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6章 反比例函数复习教案

第26章 反比例函数复习教案

第26章反比例函数复习(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和解析式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2.反思在具体问题中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领会反比例函数作为一种教学模型的意义.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二、重难点
1.重点:掌握反比例函数概念、图象和主要性质.2.难点:应用反比例函数、结合几何、代数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学法解析
1.认知起点: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重温,•回顾.
2.知识线索:
3.学习方式:采取综合学习,分类归纳的方式,借助投影仪,•结合数形思想进行深入探究.
(二)回顾交流,反思提炼
①问题提出:
1.反比例函数有哪些概念?试举例说明. 2.谈谈函数y=3x
与y=-3x
的图象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活动:归纳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y=k x
(k 为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
教师引导:(1)反比例函数的等价形式为y= k x
⇔y=kx -1(k ≠0) xy=k (k ≠0)⇔变量y 与x 成反比例,比例系数为k .
(2)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是反比例函数关系有两种方法: 方法1,按照反比例函数定义判断; 方法2,看两个变量的乘积是否为定值. 3.课堂演练:
(1)矩形面积是60cm 2,这时底ycm 和高xcm 之间的关系是反比例函数吗?[是,y=
60
x
]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s 、时间t 、速度v 三者之间当路程s 一定时,•时间t 与速度v 的关系是怎样的关系?[反比例函数关系,t=s v
(s 是常数)]
(3)下列函数中,反比例函数是(B ). A .y=-9
.3
4x
B y x
=-
C .y=-x+7
D .y=-x 2-1 (4)设菱形的面积为48cm 2,两条对角线分别为xcm 和ycm , ①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
96
x
) ②求当其中一条对角线x=6cm ,另一条对角线y 的长.
②问题提出:
1.观察上述反比例函数(y=-3x ,y=3x
)的图象,回答下面问题:
(1)反比例函数图象是怎样的曲线?(双曲线) (2)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应注意什么?
[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是直线,“两点法”是不能画的;•②点选的越多画图越精确;③画图注意对称性、无限延伸] (3)反比例函数具有哪些性质? 2.课堂演练.
(1)在函数y=21m x
--(m 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点(-1,y 1),
(-14,y 2),(12
,y 3),则函数值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D ). A .y 2<y 3<y 1 B .y 3<y 2<y 1 C .y 1<y 3<y 2 D .y 3<y 1<y 2 (2)如图,A ,B 是函数y=1x
的图象上交于原点O 对称的任意两点,AC ∥y 轴,BC•∥x 轴,△ABC 的面积S ,则选(C ). A .S=1 B .1<S<2 C .S=2 D .S>2 (三)综合应用,提升能力
1.已知y=y 1+y 2,y 1与x+1成正比例,y 2与x 2成反比例,并且x=1时,y=1;x=3时,y 2=23+1,•求x=13
时y 的值.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2.如图,过双曲线y=2
x
上两点A 、B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若矩形ADOC•与矩形BFOE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则S 1与S 2的关系是什么? (五)小结:谈谈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