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制定小课题研究的方案

如何制定小课题研究的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
如何制定小课题研究的方案
如何制定小课题研究的方案?小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哪些?(9.6)烟台市牟平区观水中学 1346888112 作者:丁彩琴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小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小型课题的设计方案没有固定的格式,但要尽可能地把一些基本内容讲清楚:
一、提出问题(即说明要研究的问题)针对什么实际问题确立了小课题?研究这个小课题有什么实际意义? 1. 问题描述:即描述遇到的问题及课题产生的过程,并由问题提炼出课题名称。

在描述时,一般都是采用白描的手法叙述此课题产生的过程,即我遇到的什么问题。

同时,在阐述问题时一定要观点简洁、言简义赅、点到为止。

2. 课题界定:
即对课题关键词、核心语进行诠释,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关键词要从两个方面定义,一是从内涵上定义,二是从外延上定义。

同时,还要对课题进行任务分解,分解出来的任务就是研究的内容。

3. 研究概况:
即在开展研究前,了解一下省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情况及主要成果。

1 / 7
了解研究概况有利于研究者知己知彼、少走弯路,同时还有利于整合、借鉴、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二、研究内容(明确研究的内容)也就是界定题目中的关键词,也就是研究的内容、重点、范围、对象等。

三、研究实施(怎样实施研究) 1、起止时间的规划。

即本课题研究需要多长时间,每步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等。

最好安排到周次,明确结束的时间; 2、明确每段时间内要完成的研究任务,分别采取什么方法。

即本课题研究计划分几步完成,每一步做些什么,在研究中准备采取哪些具体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做法。

把本课题能用到的诸如课例描述法、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列举出来。

比如,先调查(调查法)然后反思设计(思辨法)接着实践行动(故事)总结反思(经验总结)四、成果及形式预期成果:即该研究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和要求。

1、过程性成果,课例、案例反思、故事;
2、最终成果,最好形成《研究报告》研究成果报告和论文是小课题的两种成果表现形式。

研究成果中涵盖着教学日记、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学生作业作品、个案、谈话记录、教学案例、研究报告、发表或交流的文章等各种资料。

当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课题,选择其中的部分形式作为成
---------------------------------------------------------------最新资料推荐------------------------------------------------------ 果形式。

小课题研究基本方法从研究方法看,小课题主要采用基本的、教师易于把握和实施的经验总结、叙事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行动研究的方法。

1、经验总结:
通俗讲就是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梳理、归纳、提炼出成熟、典型、理性的做法。

以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为对象,对其进行科学的筛选分析、核实、验证,从而使人们对相关事物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研究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

2、叙事研究叙就是叙述,事就是事件。

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追述、还原自己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的意义性的教育事件,表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理论的感悟。

在叙述的过程中,自己的经验性教学往往就转变成了反思性教学、研究性教学。

教育叙事应体现以下两个基本特点:
①真实情节性所叙述的是已经发生过的、基于实践的、真实可信的教育事件(不是还没有发生的设计、杜撰甚至虚构的)。

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
3 / 7
事,要有相关的人物和情节,叙述者既是说事人,也是其中的角色。

叙述者要以自己的视角对所叙事件、角色行为或心理做出客观的描述,做到叙述具体生动,文笔清新优美。

②意义感悟性所叙故事必须蕴含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学理念,而通过透析教育故事获得对教育信念或教学理念的理解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也就是说感悟是从具体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而不是将某一理论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一则故事作为例证。

感悟是情与理的呈现,可以隐含于字里行间,也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一段话,但无论明暗、无论短长,必须真切、深刻、精炼,不能无病呻吟,不能夸大其词,不能喧宾夺主。

莱州朱桥小学杨伟丽老师的教学故事大意介绍:
在课堂上,学生对于新学习的 12 个月份的英语单词的识记效果不是太理想。

教师采取了多维诱导教学方法,并辅之个性驱动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积极地合作识记巩固新单词。

多维诱导、个性驱动,就是结合不同学生对于不同月份的认识视角,让他们先记忆自己感兴趣的,教师从多个角度进行引领:自己生日所在的月份,家人生日所在月份,自己喜欢的月份,不喜欢的月份最后,学生不仅有效识记了单词,而且还有学习的增值发现了12 个单词在书写上(或拼读上)都有相同的后缀。

(案例略)老师的感悟是:
---------------------------------------------------------------最新资料推荐------------------------------------------------------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生长的过程,这一生长的过程又会因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速度、态势和需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上进心,每个孩子也都有上进的潜能,包括学困生在内。

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情态,读懂他们在学习进程中生成的不同需求,给他们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展示平台,让他们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存在,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愉悦,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所在;善于从学生的学习表现中发掘亮点,给他们更多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老师的期待,最终从一个个小的进步起步,信心十足地朝着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方向去争取更好,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生动所在。

3、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法又称实地调查研究法,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通过现场考察、观察、调查、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收集资料,从而对现状作出科学分析,得出规律性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种方法。

它是最适合于教师做的一种小课题研究方法。

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不妨做个小型的专题调查:
问卷式的调查,或者谈话式的调查。

通过汇总,用一定形式的数字(百分率,或者程度等级,或
5 / 7
者分值)呈现学生的需求,呈现某一现象或行为的严重性,之后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反思,查找原因,提出对策,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4、个案研究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把个体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查了解其发展变化的某些线索特点,并据此设计和实施相应措施,促进其发展变化,然后把对这些条件、措施与结果之间联系的认识和结论推广到一般上去。

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

【案例】山东省创新班主任、临沂八中班主任王立华提出了科研立题的新思路: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课题,这就是对学生个人的个案研究。

5、观察法研究者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对自然发生条件下的自然现象和社会论述进行直接、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科研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观察 3700 名学生,并做好详细记录;陈鹤琴用文字和摄影像的方法记录下 808 天的孩子儿童心理) 6、文献法对文献进行查询、鉴别、整理、分析,从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等。

---------------------------------------------------------------最新资料推荐------------------------------------------------------ 7、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教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揭示其异同,找出教育现象的普遍规律及主要对象的特殊规律,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或具体作法。

8、统计法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分析解释和统计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9、对行动研究的特别说明定义:
行动研究就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相结合,创造性地应用教育理论去研究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或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提升,形成可推广的经验,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一种研究活动。

适用问题解决思维模式: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假设-验证假设定位:
行动研究是对于理论研究而言的。

从严格意义上说它包括:
调查研究、叙事研究、经验总结、个案研究等方法的一种方式。

7 /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