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ID算法的通俗讲解及调节口诀

PID算法的通俗讲解及调节口诀

PID 调节口诀1. PID 常用口诀: 参数整定找最佳,从小到大顺序查,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动差大来波动慢,微分时间应加长,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2.PID 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 各种调节系统中P.I.D 参数经验数据以下可参照:温度T: P=20~60%,T=180~600s,D=3-180压力P: P=30~70%,T=24~180s, 液位L:P=20~80%,T=60~300s, 流量L: P=40~100%,T=6~60s。

3.PID 控制的原理和特点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 控制,又称PID 调节。

PID 控制器问世至今已有近70 年历史,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

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术难以采用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这时应用PID 控制技术最为方便。

即当我们不完全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对象,或不能通过有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最适合用PID控制技术。

PID控制,实际中也有PI和PD控制。

PID控制器就是根据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进行控制的。

比例(P)控制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

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

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Steady-state error )。

积分(I)控制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关系。

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系统(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 )。

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入"积分项"。

积分项对误差取决于时间的积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积分项会增大。

这样,即便误差很小,积分项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等于零。

因此,比例+积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入稳态后无稳态误差。

微分(D)控制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微分(即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

自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

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组件(环节)或有滞后(delay)组件,具有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

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的作用的变化" 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

这就是说,在控制器中仅引入"比例"项往往是不够的,比例项的作用仅是放大误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项" ,它能预测误差变化的趋势,这样,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够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为负值,从而避免了被控量的严重超调。

所以对有较大惯性或滞后的被控对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改善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什么是PID—一种通俗易懂的讲解首先帮大家解决一下什么是PID 调节,为什么就要这样的疑惑。

PID 是比例,积分,微分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的简称。

下面举个例子说明一下PID,让大家有个感官的认识,控制模型:你控制一个人让他以PID 控制的方式走110 步后停下。

(1)P比例控制,就是让他走110步,他按照一定的步伐走到一百零几步(如108步)或100 多步(如112步)就停了。

说明:P 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

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

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Steady-state error )。

(2)PI 积分控制,就是他按照一定的步伐走到112步然后回头接着走,走到108 步位置时,然后又回头向110步位置走。

在110步位置处来回晃几次,最后停在110步的位置。

说明:在积分I 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关系。

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系统(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 )。

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入“积分项”。

积分项对误差取决于时间的积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积分项会增大。

这样,即便误差很小,积分项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等于零。

因此,比例+积分(PI )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入稳态后无稳态误差。

(3)PD微分控制,就是他按照一定的步伐走到一百零几步后,再慢慢地向110步的位置靠近,如果最后能精确停在110步的位置,就是无静差控制;如果停在110步附近(如109步或111 步位置),就是有静差控制。

说明:在微分控制D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微分(即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

自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组件(环节)或有滞后(delay )组件,具有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

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

这就是说,在控制器中仅引入“比例P'项往往是不够的,比例项的作用仅是放大误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项”,它能预测误差变化的趋势。

这样,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够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为负值,从而避免了被控量的严重超调。

所以对有较大惯性或滞后的被控对象,比例P+微分D(PD)控制器能改善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小云接到这样一个任务:一个水缸有点漏水(而且漏水的速度还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求水面高度维持在某个位置,一旦发现水面高度低于要求位置,就要往水缸里加水。

小云接到任务后就一直守在水缸旁边,时间长就觉得无聊,就跑到房里看小说了,开始每30 分钟来检查一次水面高度。

结果水漏得太快,每次小云来检查时,水都快漏完了,离要求的高度相差很远,后来小云改为每3 分钟来检查一次,结果每次来水都没怎么漏,不需要加水,来得太频繁做的是无用功。

几次试验后,他确定每10分钟来检查一次。

这个检查时间就称为采样周期。

开始小云用勺子加水,水龙头离水缸有十几米远的距离,经常要跑好几趟才加够水,于是小云又改为用桶加,一加就是一桶,跑的次数少了,加水的速度也快了,但好几次将缸给加溢出了,小云又动脑筋,我不用瓢也不用桶,最后选择可用盆,几次下来,发现刚刚好,不用跑太多次,也不会让水溢出。

这个加水工具的大小就称为比例系数。

小云又发现水虽然不会加过量溢出了,有时会高过要求位置比较多,还是有溢出的可能。

于是他又想了个办法,在水缸上装一个漏斗,每次加水不直接倒进水缸,而是倒进漏斗让它慢慢加。

这样溢出的问题解决了,但加水的速度又慢了,有时还赶不上漏水的速度。

于是他试着变换不同大小口径的漏斗来控制加水的速度,最终找到了满意的漏斗。

漏斗的时间就称为积分时间。

小云终于喘了一口气,但任务的要求突然严格了,水位控制的及时性要求大大提高,一旦水位过低,必须立即将水加到要求位置,而且不能高出太多,否则不给工钱。

小云又为难了!于是他又开动脑筋,终于让它想到一个办法,常放一盆备用水在旁边,一发现水位低了,不经过漏斗就是一盆水下去,这样及时性是保证了,但水位有时会高很多。

他又在要求水面位置上面一点将水缸凿一孔,再接一根管子到下面的备用桶里,这样多出的水会从上面的孔里漏出来。

这个水漏出的快慢就称为微分时间。

好了,故事讲完了,下面是关于应用增量式PID算法。

其实PID的算法可以做很深,但没必要,一般入门级的算法已经在很多场合够用了,这里之所以选用增量式PID算法(另外还有位置式PID等等),因为增量式PID算法运算量少,非常适合单片机的应用。

显然要想给单片机运算,就必须是数字量,而上述的PID是模拟PID,我们要将他数字化,离散化。

其中积分在上面说到的,他的几何意义就是求e(t )与时间轴t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将这个面积分成T等分,T=0到T=1跟e( t )围成的面积加上T=1到T=2跟e(t)围成的面积一直累加。

直到T-1到T跟e(t)围成的面积刚好就是整个e(t )与t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刚刚好是e( t )对t的积分,如果T无限大,那么就可以分割成无限个小图形那么这个图形的面积就可以用T[e (1) +e(2)+ .............. +e(T-1)+e(T)]来代替积分效果,而这个T等分就是AD在整个时间轴t中采样的点,显然越快的AD在相同的时间t里面采样的点越多,换句话说就是T更接近无限大。

因此积分可以用累和代替。

下面为积分的专业的解释定义设函数f(x)在[a,b]上有界,在[a , b]中任意插入若干个分点a=xO<x1<...<x n-1<x n=b把区间[a , b]分成n个小区间[x0 , x1], ...[xn-1 , xn]。

在每个小区间[xi-1 , xi]上任取一点E i(xi- 1< E i <xi),作函数值f( E i)与小区间长度的乘积f( E i) △ xi,并作出和ns =》f(E)A 心i=i如果不论对[a,b]怎样分法,也不论在小区间上的点 E i怎样取法,只要当区间的长度趋于零时,和S总趋于确定的极限I ,这时我们称这个极限I为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定积分,记作f(x)dx微分用差分代替,先说明一下微分的几何意义气分的几何意义I守墨阴淒粲①妄溟总牡會盅技OP = MQ * tan a =Ax/(Xo) =dydy就是切线纵坐标对应的增量.当|zU|很小时,在点M的附近,切线段MP可近似代替曲线段MN.我们可以想象把上图中的 f (x)换成e (t), x轴换成t轴,把△ x换成△ t,当△ t非常小的时候曲线MN等价于直线MN △ y就等于dy,所以可以用Td*[e (t)-e (t-1)]/ △ t,同样△ t就是采样时间~因此得到一个增量越小越好。

因此模拟PID离散化得到在k-1时刻的输出TTAu k =U k -U k-1 = - %! +亍% EC 二 Kp : T其中的T 为采样时间 ,如果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恒定的采样周期T , 一旦确定A 、B 、C (系数的选取是PID 的关键这里不做讨论) 增量式PID 控制算法与位置式PID 算法相比,计算量小得多,因此在实际中得 到广泛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