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填空(学生版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填空(学生版附答案)

必修三知识点填空第1 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 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 、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___________ 中,多细胞生物的体细胞直接生活在_______________中。

2、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

3(1)由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2)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___成正比。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和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pH 为_________。

血浆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

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_______。

1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 。

反射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神经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突起分为_______和______。

1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是_____向的;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____向的。

16、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 。

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

17、神经纤维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_部位;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部位。

18、突触是由前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与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

突触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1)由于________________只存在于___________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____________释放,然后作用于____________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_____向的。

(2)突触小泡的形成与_____ _____ _____ ( 细胞器) 有关,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_____。

20、一般来说,位于_________的低级中枢受________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21、当大脑皮层的________区受损伤,患运动性失语症。

22、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小脑、脑干和大脑中,与有关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4、人的血糖水平正常值为_______________。

25 (1 )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①__________________ 的消化、吸收;②__________________的分解;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转化。

(2)血糖的去路也有三条途径:①氧化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释放__________;②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转化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胰高血糖素是由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胰岛素是由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它们之间相互__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27、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

该调节方式对于机体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28(1)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中,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______等刺激时,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激素能作用于_____ ,使之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几乎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能起作用。

(2)甲状腺激素分泌分级调节的同时,也存在着________调节——甲状腺激素的释放________抑制________和________的工作。

29、激素调节的特点: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 运输;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体液调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学物质,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3)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共同调节。

其中___________调节是主要的。

31、人体有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

(2)第二道防线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

(3)第三道防线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

(4)第一、二道防线属___________免疫,第三道防线属___________免疫。

32、特异性免疫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

(1 )体液免疫主要靠_________________ 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___ ,产生_____________发挥作用。

(2)抗体由效应 B 细胞(浆细胞)产生,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

抗体的形成和分泌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器)有关。

(3 )细胞免疫主要靠_________________ 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___ ,接触_____________发挥作用。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_______________免疫,都依靠______________细胞发挥免疫功能,都能产生__________。

(5)淋巴 B 细胞和淋巴T 细胞都起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B 细胞在_______________中发育成熟,T 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发育成熟。

(6)效应细胞在初次免疫时来自__________细胞,二次免疫时来自__________细胞。

(7)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

33、过敏反应是指已_______________ 的机体,在__________次接受_______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

34、过敏反应的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5、免疫系统通过它的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6、艾滋病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文缩写为_______,由______( 病原体) 引起,存在于____________。

发病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症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途径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一、生长素的发现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_________,发生向光弯曲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______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______一侧,_______一侧生长较快,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化学本质:______________ 。

(2)合成部位:________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3)运输特点/方式:①极性运输:从_________________ 端运输到__________________ 端(方式: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