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花辙典型歌曲《绒花》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歌唱发声器官等知识。
(2)了解“发花辙”韵母类别、发声要领。
(3)了解《绒花》歌曲背景,学习分析歌曲曲式结构、歌曲风格等常识。
2.技能目标
(1)通过朗诵和演唱训练,掌握“发花辙”韵母发声要领,并运用在“发花辙”歌曲演唱中。
(2)学习急吸缓呼技巧,体会用呼吸支撑歌唱的状态。
(3)学习真假声结合发声技巧,使歌声流畅、连贯、柔和。
3.情感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体验歌曲主题揭示的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精神,并将它渗透于学习和生活之中。
(2)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外学习中,观看课程网站提供电影《小花》视频,体会歌曲揭示的共产党员为国为民不惜流血的大无畏精神,感受正能量。
二、学习载体
1.“a”母音词语、儿歌朗诵
2.典型歌曲《绒花》
3.课后拓展歌曲《枉凝眉》、《打电话》
三、学习内容
(一)发花辙语音
1.发花辙韵母类别
此辙含韵母三个:a(啊)、ia(呀)、ua(哇)。
其特点是一音到底,口形始终不变,无韵尾,截气收声。
口腔形状属于横形,开口呼,在十三辙中占主体地位,是歌唱的基本口形。
韵母 a ia ua
双唇出声ba pa ma
唇齿出声fa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舌尖出声da ta na la
舌根出声ga gua ka kua ha hua
舌前出声jia qia xia
翘舌出声zha zhua cha sha shua
舌齿出声za ca sua
2.咬字发声要领
(1)“a”是一个单元音的韵母,它可自成音节“啊”,在发单元音时把嘴张大,将舌头轻轻抵住下齿背,舌与唇所构成的共鸣器官的状态自始至终不变。
(2)唱“ia”时舌位很快地由前高元音“i”降低到“a”的位置,唱ua时,舌的位置由后元音“u”变成“a”的位置,但必须有“i、u”音的色彩过程,否则易造成字音不正声音不动听。
(3)“ia、ua”两个韵母。
都是带韵头的复韵母。
“i、u”都是做为介母音出现的,不能延长,发音较短,民族唱法要求宽音竖唱,窄音宽唱以保持统一的音质和声音的圆润。
此辙属横行,为宽音,要竖唱。
3.词语、儿歌朗读训练
(1)词语朗读
爸爸妈妈爬跨沙发耷拉打架塌下哪怕扒拉
嘎巴咔嚓华夏差价恰恰发芽价码炸塌抓啥
耍诈呱嗒哈达大话
(2)儿歌朗读
小蝌蚪儿小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
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来了我来啦!
~~来了一只大青蛙。
——中国民谣《小蝌蚪找妈妈》
我的小白马,它陪我走天涯,
我扬起我的小皮鞭,一路驾驾驾。
跑过大草原,远处有座山,
我牵着我的小白马,慢慢往上爬。
翻过那座山,我坐在山脚下,
牵我的白马喝喝水,继续上路吧。
有时快快奔,有时慢慢走,
哦啦啦啦啦……
——陈蓉《我的小白马》练习要求:课外按照a母音发声状态正确朗读,注意咬字、吐字准确;设计幼儿音乐游戏,在边朗诵边游戏中,提高速度感、节奏感。
(二)歌唱知识之二
1.歌唱发声器官
歌唱发声器官:包括喉头与声带。
喉上通咽喉,下通气管,为呼吸与发声的重要器官。
声带是发声振动的源头,发音时声带向中线移动,声门闭合,肺内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而产生声波,称基因,再经咽、喉、口、鼻等共鸣作用发出悦耳的声音。
图3 歌唱发声器官:喉头
图4 歌唱发声器官:声带
2.歌唱时的喉头
歌唱时需要“打开喉咙”,即在下巴放松的基础上将喉头向下稳定于一合适的部位并松开喉咙,同时上口盖抬起打开颌关节,上口盖呈拱形,使口腔的空间增大。
微笑着“打哈欠”状态可以让我们充分体会到口腔打开、喉头下降、喉咙松开的“打开喉咙”状态。
(三)发花辙歌曲
1.练声曲
1=e1-a1 2/4
要求:带着微笑、半打呵欠状态,吸好气息,打开喉头,用准确的母音(a、ya、ua)连贯地演唱练声曲。
2.教学歌曲:《绒花》
3.《绒花》演唱提示
《绒花》由凯传作词、王酩作曲。
这是电影《小花》中的插曲。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2/4拍,宫调式,歌曲音域只有九度,旋律线平稳。
歌词简练,含义深刻,映射着主人公小花美好的内心世界和坚强的性格。
第一部分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平行四句式,曲调流畅而又抒情,演唱时整段都要舒展平稳,音色、力度不要大起大落,呼吸要均匀、自然。
第二部分是歌曲情感抒发的高潮,歌词以衬词“啊”在弱起拍和三连音上开始,演唱时声音连贯而有动感,音量加强,体现主人公小花那坚忍不拔的精神。
歌曲难点及练习要点:
(1)注重发声技巧掌握。
学习软起声,即在演唱声音发出前,有微弱的气息漏出,在发声开始后声带才闭合;演唱三连音时,各音时值要均匀,声音要柔
和;乐句中一字多音的演唱声音要连贯、位置要统一,如:。
(2)注重母音状态保持。
按照横字竖咬的特点去歌唱,歌曲衬词“啊”字,在较长的行腔中要唱成“竖形”并一气呵成。
(3)注重歌曲情感表达。
突出内在情感的表现、弱拍起音和衬词“啊”的情感抒发。
速度适中,注意每个乐句气息的平稳持久,演唱音色柔美,富有感情;高潮部分的长音组合,五小节衬词“啊”演唱在打开喉咙、气息的支撑下将音量加大,把歌曲推向高潮,从而更好表现出美丽、坚强的人物形象。
歌曲适合初级程度的女声演唱,可选择一些抒情柔和、音域较窄的练声曲配合歌曲演唱。
(四)教学拓展
根据教学任务书,课外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自学发花辙歌曲《枉凝眉》、幼儿歌曲《打电话》,建议在小组学习基础上,进行小组歌唱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1-1《枉凝眉》曲谱
1-2《枉凝眉》演唱提示
《枉凝眉》由曹雪芹作词、王立平作曲,是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歌。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羽调式是宝黛爱情的主题调式,也是整个《红楼梦》音乐主题中的主题。
乐曲一开始的前奏,用钟琴的上行音阶,将人带入了一种美轮美奂的奇妙仙境之中,树立了宝、黛爱情超脱的形象,几个装饰滑音则奠定了乐曲古朴典雅的韵味。
前两乐句的旋律异常的空灵脱俗,后四句道出了宝、黛爱情的无奈,词曲结合得非常融洽,抒情、柔美略带忧伤。
歌曲的小高潮是虚词“啊”处,悲愁动人,发出了对这对苦命恋人无比同情和感怀的悲音。
乐曲渐渐发展,情绪也渐渐提升,到了“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一句达到最高潮,所有情感集中爆发,将此曲悲怨的情感推到了极致,乐曲的结尾处,又响起了女声咏叹的“啊……”这次没有了前面的悲愁,似乎回归了宁静空灵,随着熟悉的钟琴上行旋律,仿佛黛玉离尘而去,将最美的瞬间升华了。
歌曲难点及练习要点:
(1)注重发声技巧运用。
软起声、倚音、一字多音发声技巧是本歌曲演唱的重点技巧。
倚音要唱得轻巧、快速;一字多音中的各音发声位置要统一、用声要连贯。
(2)注意母音状态保持。
每一句的句尾音如: “葩”、“花”、“化”、“挂”“夏”、“瑕”等字要注意声母准确,在此基础上快速过渡到“a”韵母并保持到乐句结束。
(3)准确演唱旋律。
演唱时要求音色优美,并富有感情,声音位置高,能用连贯的气息完整地演唱每个乐句。
2-1 《打电话》曲谱
2-2 《打电话》演唱提示
《打电话》民间儿歌,汪玲曲。
此曲为三个乐句构成的单部曲式歌曲,F 宫调式,2/4拍。
歌词讲述了两个小朋友打电话的过程,贴近幼儿语言特点,旋律以小三、大二、纯五度音程为主,同时用了较多的休止符,显得简洁欢快,歌曲音域为七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演唱时注意歌曲速度适中,用中速、亲切的语气、轻快的声音来演唱。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