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纬线以及经纬度划分的方法。理解经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实质及东西半球的划分。
2.合作探究,学会运用图表、数据熟练判读经纬度及东、南、西、北半球;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计算距离。
导学建议
重点
难点
1.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根据经度差或纬度差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
分好小组合作探究金太阳思维探究与创新内容。小组内部小组长要做好工作的协调和分配。探究内容均衡分配给各组,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老师要及时进行纪律的规范和探究内容的指导工作,分配好展示任务。展示部分建议口头展示和展区展示相结合。
学生独立完成,与同伴互查,疑难问题交与小组讨论。对于错误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结构性预习,达到预想的预习效果。
1.经纬网定方位
2.经纬网定距离
3.定位置
4.对趾点
PPT展示经纬网的相关应用。
第三层级
知识
运用
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
抢答的方式与点将的方式相结合。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回顾导学案上“课程达标训练”相关试题。
PPT展示相关分析及参考答案。
第四层级
思维
建模
本节课关键词: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经纬线、经纬度、经纬网。
1.1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
1.形状
2.大小
2、地球仪
1.地轴
2.两极
3.经纬线
4.经纬度
5.经纬网
拿出地球仪观察5—10分钟,通读教材,自主完成知识梳理。
多媒体展示经纬线板图。
第一层级
预习情况检查
分小组让学生对预习部分中的教材知识回顾及自主预习检测进行检查;看各小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交叉检查预学部分的情况,并进行得分统计,供教师评价参考。
PPT展示知识梳理参考答案。
第二层级
环节一探究经纬线、经纬网、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
学生准பைடு நூலகம்:
1.准备一个地球仪,认真观察地球仪,预习教材内容。
2.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供在课堂上与同学老师讨论。
导 学 过 程 设 计
程序
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预设)
媒体
运用
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
新课
导入
【旁白】相信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生活在一颗即美丽又特殊的星球上,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你们对她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地球仪的转动来了解她。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地球仪,认识和领会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等基本点及线的重要性,辨认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低中高纬度、东西经,在地球仪的经纬网上确定方向和任何一点的位置。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1.《导学案》、《预学案》、《固学案》。
2.准备一个地球仪、世界地图、经纬线板图。结合教学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
环节二 对学案探究内容分析整合
探究点拔一
1.经纬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2.利用经纬度的递增、递减规律判断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
探究点拨二
先根据经纬度变化情况,确定东西经、南北纬主要应用在空间定位、方向判断、距离推算等方面。
以小组为单位口头展示或黑板展示预习情况,小组间相互点评、质疑、补充、纠正等。本节课的展区板书展示主要应该有以下内容:
学生归纳本节知识点和学习方法。小组间完成思维导图,并相互交流。
PPT展示思维导图构建过程。
总结概括提升
创设
总结
情境
【旁白】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经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划分及半球的划分。这些知识都有利于我们观察地图。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完成固学案习题,并预习下节内容。
学生认真倾听,表现出积极的情感体验。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