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验室的组建方案11

化验室的组建方案11

化验室的组建方案
1.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如原辅材料的分析检验的项目,生产中控分
析的项目,产品质量检验的项目,为技术改造或新产品试验提供分析检验。

目标和任务是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2.一定数量的化验室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和其他辅助人员。

在技术人员中应从专业,技术层次和年龄结构等方面进行合理配置。

3.必要的化验室建筑用房,所需的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和其他设
施:如各种专业工作室,办公室,会议室,样品室,仓库保管室,气瓶间等,实验所要的化学试剂及时采购和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水,电,气,通风,采暖,废弃物处理等设施。

还有一些安全设施警报系统和环境安全及人员安全系统。

4.必要的经费:仪器设备购置,维护保养和维护经费,分析检验消
耗试剂,药品和材料经费,其他个人防护用品及办公室用品的经费。

5.有关的信息资料:管理信息资料,文件,技术标准,分析检验方
法,分析操作规程等等。

化验室仪器设备和材料管理
首先是使仪器设备的型号和性能,材料的质量达到分析检验方法或分析检验规程的要求;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促进各类仪器设备相互弥补,协同工作,发挥其最大的使用潜能;以最小的投入和运行成本,实现化验室检验系统的任务和目标。

1.范围:在仪器设备中重点加强对一般设备和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
管理,对这些仪器应列为固定财产进行专项管理。

2.任务:从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到使用,维修直至报废的整个过
程中,应加强仪器设备的计划,日常事务,技术,使用和经济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价值和投资效益。

3.仪器设备计划管理(1)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生产中控分析,产品
质量分析,技术改造,科研等所需的仪器设备,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要更新换代的仪器设备等。

由于性能下降不能满足需要或损坏,需及时补充备用仪器设备,所以仪器要有年度购置计划。

(2)仪器设备的申购,选型,论证和审批(3)仪器设备申购计划的实施。

4.仪器设备的日常事务管理(1)仪器设备的帐卡建立和定期检查
核对:凡是列入固定资产的仪器设备,按国家和企业的有关规定,进行分类,编号,登记,入账和建卡,卡片一式三份,其中企业设备管理部门一份,化验室一份,一份随仪器。

企业财务部门和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定期核对,至少半年一次,应做到账账相符。

(2)仪器设备的保管和使用:单位应派专人专职或兼职负责仪器设备的保管工作。

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度操作规程和维护使用办法,对上机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

(3)仪器设备报废:仪器设备达到使用技术寿命或经济寿命时,如确已丧失正常效能,或技术落后,
能耗较大,或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有的虽能修复,但修复费用超过新购价格的50℅,都应做报废处理。

一般仪器设备的报废,由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报废还需要经过企业主管领导审批,并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备案。

报废的仪器可以降级使用,拆零部件使用或交企业设备管理部门的回收仓库。

同时,应做好变更固定资产价值或销账撤卡工作。

(4)仪器设备损坏,丢失的赔偿处理
5.仪器的设备技术管理(1)仪器设备的验收:仪器设备的验收重
点在于对仪器设备质量的确认,此项工作一般是由仪器设备管理部门,使用单位和供货方的人员共同承担,主要从实物和技术性能俩方面进行验收。

进行实物验收时,首先去除外包装,检查仪器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生产企业,颜色,型号,规格,原配件和数量等是否与合同约定的一致;进行技术性能验收是将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好后,检验其技术指标是否与说明书标注的相符,对分析测试仪器设备还需用标准样品盒样品进行试测,从而确定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精度是否稳定,可靠且符合合同要求。

对进口仪器设备,还需增验进口许可证,免税批件和商检报告等。

验收时应做好详细记录,提交验收工作报告,经各方签字认可后作为技术档案保存。

验收工作中凡是发现仪器设备存在与合同约定不相符或破损短缺的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办理有关手续,进行退,换,补或索赔。

对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进行编号,入账和建卡。

(2)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修理:为了做好仪
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首先应根据仪器设备各自的特点制定维护保养细则;严格做到维护保养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坚持实行“三防四定”制度,即认真做到“防尘,防潮,防振”和“定人保管,定点存放,定期维护和定期检修”;将此工作纳入责任制管理范畴,从而使仪器设备整洁,润滑,安全运行,性能稳定达标。

另外仪器设备的修理也是仪器设备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所以必须培养自己的仪器设备维修人员,当无法维修仪器设备时应送相关厂商设置的产品维修网点进行维修。

(3)仪器设备性能的技术鉴定和校验:对化验室的分析测试仪器设备进行技术鉴定和校验工作,应制定专人负责管理。

在仪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的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对其性能进行技术鉴定和校验,以此确定该仪器设备时保级使用还是降级使用或者是淘汰。

与分析测试有关的计量仪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按规定期限进行计量检定,以确保其计量值传递的可靠性。

对突然出现计量性能变化较大的计量仪器,应停止使用,及时送专业检定机构进行计量检定。

加气混凝土化验室的任务
一.化验室的职责:
1.质量检验
2.质量控制
3.出厂产品的确认,验证
4.质量统计
二.化验室的任务:
1.根据上级下达的质量指标,根据国家标准和质量管理规程的要求,起草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和质量管理制度;制定质量计划,质量控制网和合理的配料方案,确定合理的检验控制项目。

2.负责原料,燃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监督管理。

取样要有代表性,检验必须及时准确,检验结果要及时通报有关生产部门和岗位,加强工序控制,提高半成品的合格率,确保出厂产品达到百分之百合格。

3. 负责进厂原料,燃料,半成品和成品堆场的管理,做好质量调度,坚持预先控制原则,使生产工序出于受控状态,避免工序质量事故。

4.负责生产岗位质量记录和检验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研究工作,及时报告厂领导及有关部门,做好质量档案的管理工作。

5.配合有关部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贯彻实施GB/T I9000—ISO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协调各单位的质量职能,建立健全质量体系,监督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

6.加强实验室内部的组织管理,做好质量教育,质量考核,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工作质量,正确贯彻检验标准,严格遵守检验制度,最大限度减少差错,不断提高检验水平。

三.化验室日常监测任务
(1)化学分析检测任务
1.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全分析
2.煤的工业分析和灰分成分全分析
3.常用试剂的配制和标准溶液的配制
4.部分研究实验项目实验(如粉煤灰活性,钾钠测定,仪器检验,
气体分析等)
(2)生产控制监测任务
1.细度,水分,(干物料和浆料)比重,有效氧化钙,消解温速度和发气量的测定。

2.混合料浆的温度,稠度(扩散度)测定。

3.常用试剂的配制。

4.原料,燃料的堆放和使用管理。

5.质量调度工作。

(3)物理检验监测任务
1.产品的外观尺寸,干密度,含水率,吸水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静力弹性模量,干燥收缩和抗冻性等常规例行性项目测定。

2.强度实验以及有关强度研究试验。

3.对试验仪器,设配一般性检定和维修。

4.定期送样受检或进行对比性试验。

加气混凝土生产企业所需检测仪器设备(必备)
80 20kg 读数显微镜 1 0.05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