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癌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胃癌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Ⅱ、Ⅲ型AEG原则上应按照胃上部癌的治疗原则进行手术。近端胃切除 术可能会影响根治手术的彻底性,并现,与全胃切除相比,近端胃切除术后返流性食管 炎和食管胃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可能对病人术后饮食、营 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影响更大。鉴于此,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心倾向于选择 全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
•在早期胃癌病例较多的地区,这种早期胃癌的缩小手 术与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的研究同样重要。
•总结淋巴结转移的结果与规律发现,早期胃癌出现的 淋巴结转移不超过20%,且极少出现远处转移,合理地 缩小胃周淋巴结的清扫范围就成为胃癌缩小手术研究的 主要内容之一。
3 胃癌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
•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是对早 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高度概括, 是多年来人们对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 探索过程的升华。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node)是指 最先接受来自肿瘤淋巴回流液的淋巴 结。 •以前哨淋巴结的病理状态确认有无 淋巴结转移,并以此为据进一步选择 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即称为前哨淋 巴结导航(Sentinel node navigati on)。 •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技术, 就是在 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无疑有着重要的 临床意义。
3 胃癌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 ( sentinel node navigation surgery SNNS)
3
胃癌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 ( sentinel node navigation surgery SNNS)
•半个多世纪以来,以规范性手术治疗早期胃癌获得了 满意的效果,怎样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地 缩小手术范围,降低手术创伤,保留部分脏器的功能就 成为胃癌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
我们处理食管胃结合部肿瘤 的临床经验:
5
胃癌肝转移的处理
5
胃癌肝转移的处理
•肝脏是胃癌远处转移的最常见靶器官
。5
•术前已明确或术中发现的肝转移占胃 癌病例的2.0%—9.9%。
•此外,在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胃癌病 人中13.0%—30.0%将最终出现肝转移。
•胃癌肝转移(gastric cancer with l iver metastasis,GCLM)不仅预后差
•理想的手术径路应该能保证肿瘤病灶的根治性切除,同时有利于彻 底清扫引流区域的淋巴结,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为此。对手术 入路的考量应该基于切除长度和淋巴结清扫两个方面。
•I 型AEG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较高,采用经胸径路手术有利于纵隔淋巴 结的彻底清扫,理论上可能有益生存。
•Ⅱ、Ⅲ型AEG未侵及食管者通常无需切开食管裂孔,单纯经腹手术即 可。
3 胃癌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
•检测的结果,也体现出了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许多不同于乳癌、结肠癌 的复杂性。 •几乎所有的报告均提示胃癌的前哨淋巴结是多个,而非单个,这也说 明了在细密的网格状淋巴回流系统里,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多向性与随 机性是以单个淋巴结不可能概括的。 •另外,前哨淋巴结并非都出现在原发灶周围,有时直接显示在第2站 淋巴结,有的甚至为第3站淋巴结,这与胃癌淋巴结的部分“跳跃转移” 现象相符合。
3 胃癌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是非常复杂的, 不易掌握其规律,难以用简单的 方法笼统地概括,而前哨淋巴结 导航外科又试图以简单的、个别 淋巴结的快速活检来概括淋巴结 转移状态。 •显然,前哨淋巴结导航并不太适 合无固定淋巴结转移模式可循的 进展期胃癌,而只适合于淋巴结 转移发生率较低,规律较易掌握 的早期胃癌的治疗。 •目前寻找前哨淋巴结多采取示踪 法。常用示踪剂如纳米活性炭、 亚甲蓝等。
4 胃食管结合部肿瘤研究热点与争论
•第7版分期中,对于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分期也进 行了修订:根据肿瘤侵犯深度(T),淋巴结情况(N), 远处转移(M)和肿瘤分化级别(G)进行综合分期。 •2011版NCCN胃癌指南提出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鳞 癌和胃癌的化疗方案可以通用。但这一观点,国内部分专 家并不完全同意。
(5年存活率<10%),还是其最常见的
死亡相关原因。
5 胃癌肝转移的处理
•GCLM的“治愈性”手术意味着实施针对原发癌灶的D2胃癌切除联合肝转 移灶切除。 •首先应需区分同时性和异时性GCLM。当前针对两者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 Hwang等将同时性GCLM 定义为术前及术中发现的肝转移,或胃癌术后1年 内发生的肝转移,而Thelen等则将同时性GCLM定义为胃癌术后6个月。异 时性肝转移通常发生在胃癌术后2年内。 •此外,GCLM还可按肝转移灶的数量及分布被定义为:H1,转移灶局限于1 个肝叶;H2,两个肝叶可见数个散在转移灶;H3,两个肝叶可见多量、散 在转移灶。 •影响接受“治愈性”手术的GCLM病人预后的因素包括: (1)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2)肝转移灶的数量及分布; (3)肝转移灶切除的时机;(4)手术切缘(包括原发灶及转
胃癌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寿光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 郭冀鲁
1 概述 2 第七版胃癌分期及指南新观点解读 3 胃癌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 4 胃食管结合部肿瘤研究热点与争论 5 胃癌肝转移的处理 6 胃癌的微创治疗进展 7 结语
1
概述
1
概述
胃癌为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居我国 各种恶性肿瘤之首位,在男性为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 女性居第四位;男:女比例约2∶1,发病年龄高峰为50 岁~60岁。
时至今日,日本的第14版“规约”与第7版UICC/TNM 分期殊途同归,形成今天世界上统一的共用的临床分期。
两大分期体系经历半个世纪的演进,逐渐成为精确、 科学的体系。
2 第七版胃癌分期及指南新观点解读
2 第七版胃癌分期及指南新观点解读
2 区分浆膜下层(SS)的意义所在
•近年研究发现,胃癌浆膜受侵,浆膜已有缺损、脱落,实 际上癌细胞已破坏浆膜,癌已暴露于腹腔。 •脱落癌细胞(exfoliated cancer cell,ECC)阳性是影响 胃癌腹膜转移与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术中肉眼判定癌是否穿破浆膜有时甚难。胃癌增殖 生长方式有明显不同。癌灶浸润增殖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者多为浸润型胃癌,术中肉眼多判定为SS,但病理学观察 多数已达浆膜、ECC(+),预后明显不良。
3 胃癌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
•同时,示踪剂可以作为化疗药物载体携带化疗药物,进行淋 巴结或腹腔靶向化疗,提高患者疗效,降低化疗副作用。 •未来,随着检测方法准确性的提高,对前哨淋巴结研究的深 入,前哨淋巴结导航在胃癌的治疗中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4 胃食管结合部肿瘤研究热点与争论
4
胃食管结合部肿瘤研究热点与争论
•近20年来,AEG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 注。AEG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且5年存活率较低。
•因此,2000年的WHO肿瘤分类中已将AEG作为一类疾病 单独列出。
4 胃食管结合部肿瘤研究热点与争论
4 胃食管结合部肿瘤研究热点与争论
手术路径:
•AEG的手术径路可分为经胸和经腹两大类,前者包括左胸切口、左胸 腹联合切口以及右胸腹两切口(Ivor-Lewis径路)三种径路,后者则 主要采用经腹食管裂孔径路(abdominal-transhiatal approach,简 称TH径路)。
2 第七版胃癌分期及指南新观点解读
•不建议将PET/CT作为常规检 查手段,但是对于怀疑有远 处转移有无明显影像学证据 的病例,可行PET/CT检查。 •PET/CT对肿瘤细胞浸润胃壁 深度和病灶周围区域淋巴结 转移显示不佳,因此,其对 于T分期和N分期准确率低于 增强CT,但是对进展期胃癌 的远处转移,如肝、肺、腹 膜和骨转移的准确率则明显 增高。
2 第七版胃癌分期及指南新观点解读
•建议对不能切除的局部进展期 胃癌、复发或转移性胃或胃和 食管结合部腺癌,考虑使用曲 妥珠单抗治疗,同时,研究发 现:对于HER2免疫组化为(++ +)/(++)的患者,曲妥珠单 抗效果更好。 •因此,指南中强调胃癌术后病 理学标本推荐采用免疫组化的 方法来检测HRE2的表达情况。
移灶切缘)。 •GCLM病人“治愈性”手术适应证应把握以下几点: (1)无腹腔种植或其他肝外转移;(2)原发灶具备D2胃癌切除可能; (3)肝转移灶技术上可切除,残肝贮备有保障。
5 胃癌肝转移的处理
•如果转移灶不可切除,理论及实验依据支持为无梗阻、穿孔、 出血并发症的GCLM病人实施胃癌姑息性切除术。这些依据包 括: (1)消除发生上述合并症的风险或延缓其出现; (2)降低机体肿瘤负荷; (3)降低肿瘤的代谢需求; (4)癌瘤分泌抑制免疫的细胞因子,胃癌姑息性切除对机体
病理分型: 早期胃癌 病变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不论大小及 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 几个概念:【小胃癌】直径<10mm;【微小胃癌】直径< 5mm;【一点癌】病变更小,仅活检为癌。 进展期胃癌 病变超出粘膜下层而侵入肌层(中期胃 癌),侵出浆膜达邻近脏器或有转移(晚期胃癌)
1 概述--胃的淋巴结分组(16组)
3 胃癌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
•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是 对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 高度概括,是多年来人们对胃 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探索过程的 升华。 •胃的复杂的淋巴回流系统必须 用比较细致的淋巴结分组才能 够详细地加以描述,临床应用 虽感繁琐、不便,但在研究、 揭示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上却 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第七版胃癌分期及指南新观点解读
2
第七版胃癌分期及指南新观点解读
日本胃癌学会于2010年3月发行了修订后的第14版 《胃癌处理规约》。
与其前的13版“规约”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在胃癌的临 床分期方面做了重大的变更,废弃了解剖学的转移淋巴结 站的N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分期的以淋巴 结转移个数分期的N分期,从而完成了日本胃癌临床分期 与UICC的TNM分期整合。
⑴贲门右淋巴结。 ⑵贲门左淋巴结。 ⑶胃小弯淋巴结。 ⑷胃大弯淋巴结。 ⑸幽门上淋巴结。 ⑹幽门下淋巴结。 ⑺胃左动脉干淋巴结 ⑻肝总动脉干淋巴结 ⑼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 ⑽脾门淋巴结。 ⑾脾动脉干淋巴结。 ⑿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 ⒀胰头后淋巴结。 ⒁肠系膜根部淋巴结。 ⒂结肠中动脉周围淋巴结。 ⒃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