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 语文知识专题训练(修改病句)

小学 语文知识专题训练(修改病句)

小学语文知识专题训练(修改病句)以下病句都用修改符号修改修改符号的种类及写法一、改正下列病句:1、妈妈常对我说起那过去的往事,要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我们从小要学会爱劳动的好习惯。

3、每个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4、出席今天会议的有工人、学生、机关干部等一百多人参加了晚会。

5、平静的河面上,有一只小船迎着风浪向岸边驶来。

6、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7、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和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8、我高兴得坐立不安。

9、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虚心而热情地帮助我。

10、我们对于生存环境太重要了,必须要保护它。

11、是从北京出发,在路上一共三天。

二、改正下面句子中指代不明之处:1、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2、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3、张文和王勤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

4 、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三、改正下面句子中搭配不当之处:1、昨天的值日生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2、“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穿着新艳的衣服和红领巾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3、城外耸立着一座小巧的房子。

4、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四、找出下面句子中归类不当的地方并改正:1、幼儿园经常给我们吃哈密瓜、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

2、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

3、奶奶家养了许多鸡、鸭、鹅、牛、马等家禽。

4、昨天,参加国庆节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小学生、解放军、青年等。

五、修改病句。

1、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2、秋天的田野里,到处能看到果实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3、今年,我们的王老师又光荣地被评为“市先进班主任”的称号。

4、我猜想他肯定是一个六年级学生。

5、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米袋压得喘不过气来。

6、看了这本书,很受教育。

7、桌子上的闹钟走了一圈,一个小时又过去了。

8、庐山瀑布、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

9、游泳运动员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记录。

10、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

11、桌子上有尺子和钢笔,这是她的,那是他的。

12、我们通过并讨论了中队计划。

13、火辣辣的阳光暖和地照射着大地。

14、我们要学习和发扬赖宁的英雄事迹。

15、一切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

16、这学期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不及格的。

17、《穷人》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

18、开完联欢会,都回家去了。

19、在抗洪抢险斗争中,许多先进人物的事迹令我一辈子终生难忘。

20、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是我国四个直辖市之一。

21、主席台上插着鲜红的彩旗。

2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

23、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无悔奉献的精神。

24、我中队全体少先队员通过并讨论了中队活动计划。

25、我的业余爱好是喜欢打乒乓球和集邮。

26、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7、在新年联欢会上,同学们演唱了许多精彩的节目。

28、我们要学习和发扬赖宁的英雄事迹。

29、一切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

30、这学期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不及格的。

31、经过老师的讲解,使同学们都明白了这个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32、近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3、我们看到的那只鸟,羽毛是那么鲜艳那么俊俏。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 公园门口挂着一盏盏五颜六色的红灯笼。

2. 天这么晚了,我断定他大概不会来了。

3. 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作文和一张图画。

4. 《海上日出》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5. 老师鼓舞我们好好学习。

6. 参加课外小组以后,我们的知识提高了。

7. 太原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城市。

8. 海里的泥沙把汹涌的波浪卷到岸边。

9. 我家门前的柿子树上结满了许多大柿子。

10. 老师布置的所有的一切的习题,他都做完了。

11. 刘老师获得了先进班主任。

12. 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

13. 听说要组织跳绳比赛,纷纷报名参赛。

14. 看到他的进步,心理特别高兴。

15. 我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16. 超市货架上摆放着西瓜、茄子、西红柿等蔬菜。

17. 参加大会的有军人、教师、科技工作者和白发苍苍的老师。

同学们在用词造句,回答问题或作文中,常常说一些不通的话或写一些有毛病的句子。

别人听了这些读了这种句子,往往不能明白意思。

所以修改病句的练习被列为我们小学阶段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

我们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我们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一、病句的基本类型1、用词不当用词造句首先要了解词语的意义。

根据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词语,如果用词不当,就会使句子表达的意思不确切。

如:我们要虚心地帮助小同学。

“虚心”是指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耐心是不急不躁、不厌烦的意思。

这个句子是讲我们帮助小同学不急不躁不厌烦的态度很好,所以“虚心”用得不恰当,应改为“耐心”。

原句应改为:我们要耐心地帮助小同学。

2、词语搭配不当一个词经常和哪些词配合使用,往往是有规律的。

比如“发挥”配合使用的词语是威力、作用、积极性等。

“发扬”经常与作风、传统等词语搭配。

因为一个词用在句子里,它同其它词在结构上发生关系,要和其它词语意义协调恰当。

如: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增加”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多。

例如:增加品种、人数增加等。

句子中的“效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只能与“提高”搭配。

原句应改为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逻辑混乱我们用词造句时,必须注意句子内容前后一致,不能有前后矛盾的现象,否则就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

如:你的建议我完全赞成,只有一点不同意。

这个句子前面讲你的建议我完全赞成,“完全赞成”就是全都赞成,但是后面又讲“只有一点不同意”,句子内容前后矛盾,所以原句应改为:你的建议我基本赞成,只有一点不同意。

4、缺少成分我们说话或作文,是通过一句一句完整的话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

一般的句子分成前后两部分。

前一部分指明所要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后一部分说明前一部分“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比如:“鲜花盛开。

”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前一部分“鲜花”是要说的事物。

后一部分“盛开”说明鲜花怎么样。

如果在一个句子中缺少一部分就是句子成分残缺,意思不完整的病句。

如: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这个句子只讲后一部分,“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说明了做什么,但是没能指明所要说的是什么人,是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这个句子缺少前一部分。

原句应该改为:我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如:我们要养成认真思考。

这个句子讲了前一部分,指明了所要说的是“我们”,也讲了后一部分说明我们要怎么样,即“养成”,但是“养成”后面需要加上表示“养成”要涉及的事物回答养成什么,这样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所以原句应该改为:我们要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5、重复罗嗦每一个完整的句子都有不可缺少的成分,如果缺少这些成分就是成分残缺病句。

但是有些病句是因为有的人不恰当地使用形容词,有的堆砌了一些不必要的成分,造成句子重复罗嗦。

如: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

这个句子是要讲困难吓不倒我们。

为了表示强调,可以在困难前面加上“一切”这个附加成分。

但是如果再加上“任何”,就与“一切”重复,二者中选一个就可以了。

原句应该改为:任何困难都吓不倒我们。

或一切困难都吓不倒我们。

6、词序颠倒一个句子在词语排列上有一定的次序,表达一定意思,如果词序变了,句子的意思就会改变,甚至不能表达意思。

我们在说话写作时,要避免词序混乱的现象。

如: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必须先收听然后再记录,如果不先收听预报去记录什么呢?这个句子应该改为: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收听并记录当天的天气预报。

7、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有些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常常要在句子中使用一些关联词语。

但是如果误用、滥用或者把关联词语安排得位置不当,就要出现句子不通或者意思表达不明确的情况,造成病句。

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这句话的毛病是滥用关联词语,“如果”表示假设某种情况,假设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容易让人误解为生活不富裕就可以浪费。

根据句子的实际情况,应该换成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即使……也”,才能清楚地表达就是在生活富裕的条件下也不应该浪费的意思。

原句应该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8、指代不明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有时为了避免重复,可以使用一些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语,或用来区别人或事物的词语。

如你、我、他、你们、我们、他们、这、那、这个……。

同学们在运用这些词语时要注意使用恰当,以免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

如:小林和小明边走边聊天,他告诉他作业已经写完了。

这句话中写了两个人,小林和小明。

“他告诉他”就指代不清楚。

别人看了这个句子不知道第一个“他”指的是谁,第二个“他”指的又是谁。

所以这个句子应该改为:小林和小明边走边聊天,小明告诉小林,他的作业已经写完了。

9、褒贬不当有些词语除表示一定的意义外,还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表示肯定、赞评意思的叫褒义词。

表示憎恨、鄙视一类感情的词语叫贬义词。

对于这类有褒贬色彩的词语,使用时要细心辨别,认真加以选择。

如:顽强的敌人终于被消灭了。

“顽强”表示坚强、强硬的意思。

这个词是褒义词,用来修饰敌人就不恰当了,应把“顽强”改为“顽固”这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

原句应改为:顽固的敌人终于被消灭了。

10、不合事理用词造句时,不仅要注意选用的词语,还必须使句子的内容和实际情况一致。

否则会出现句子内容不合情理的毛病。

如:农贸市场里有黄瓜、豆角、圆白菜、西瓜、西红柿等蔬菜。

很明显造成这样病句的原因是由于有的同学缺乏知识或疏忽大意。

西瓜是水果,怎么能属于蔬菜的范畴呢?所以原句应该改为:农贸市场里有黄瓜、豆角、圆白菜、西红柿等蔬菜。

二、修改病句的方法第一读,要认真读懂句子原意,要明白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也可以说是审题。

第二找,要仔细分析病情,找出病因,病句的种类很多,一定要仔细分析出它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病句,找出它的病因。

这是修改病句最关键的一步。

第三改,对症下药,改正病句。

分析出病因后,就要根据病句出现的问题改正它,一把钥匙只能打开一把锁。

第四查,查一查。

改完病句后要做到三查:一查自己找的病因对不对;二查自己修改的准不准;三查改完病句后,改变了句子的原意没有。

认真读句是基础;寻找病因是关键;动笔修改要守原则;改后检查要耐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