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3克里特文明的重现

3.3克里特文明的重现

水系统”照片及文字的说明进行分析后,可以“克里特人装置的复杂的取水和排水系统,到近代为止,还没有谁能超过他们,那么克里特岛上其他的文明又是怎样的辉煌耀眼呢?”一句,转入到本课正文的学习。

第一目“富丽而神秘的宫殿” ──克里特建筑文明的“重现”教材首先交代了米诺斯文明早期曾经出现的城市的繁荣,阐述了这些城市毁于灾难后,富有的米诺斯人重建更加富丽堂皇宫殿的史实,然后重点介绍了幸存的克诺索斯城市宫殿建筑群的建筑结构和建筑特色,“令人产生扑朔迷离的神秘感”。

教材中一幅“米诺斯宫殿内部建筑”和一幅“王后浴室及浴盆”实景图片,更引发人们对3 000多年前的米诺斯文明产生无限的遐思。

(1)米诺斯文明早期的克里特城市克里特岛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始于公元前6000年。

至公元前2500年前后,受西亚和埃及文明的影响,克里特岛进入了青铜时代。

公元前1900年,克里特出现了最初的奴隶主城市国家,主要有克诺索斯、费斯托斯、马利亚、法埃斯特、古尔尼亚、菲拉卡斯特罗和扎克罗等。

其中以克诺索斯和法埃斯特最强盛,两者修筑有大道,拥有海港。

至公元前1700年时,一场灾难毁掉了岛上的宫殿,米诺斯人重建了更加富丽堂皇的宫殿,并由克诺索斯统一全岛。

根据希腊神话克里特岛有米诺斯王的传说,学者们称克诺索斯的王朝为米诺斯王朝,克里特文明亦名为米诺斯文明。

(2)米诺斯文明的繁荣公元前1700年至公元前1450年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时期,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朝不仅统治克里特岛,还包括基克拉迪斯群岛。

克里特首都克诺索斯有8万人口,加上海港共在10万人以上。

克诺索斯城的主体是庞大复杂的宫殿建筑群,由于陶器看,当时的手工业相当发达。

总之,王宫建筑,从克诺索斯到法埃斯特平原的驿道、青铜的冶炼、带脊的长柄铜剑、薄壳陶、称为“卡马瑞斯式”的彩绘鲜丽的陶器、初期的象形文字等的发现,都显示了当时文化发展的较高水平。

(3)关于米诺斯文明的几种推测首先,除了神话中的米诺斯,谁是这些宫殿的统治者,至今无以查考他们的姓名和业绩。

但根据考古资料,可以推测以下几点:①他们不是尚武的勇士,因为在克里特岛上没有发现防御工事,并且它的艺术中也几乎没有战争题材;②他们不像埃及或美索不达米亚的模式中的那样是神圣王,尽管很可能是由他们主持宗教仪礼,王宫似乎也是宗教生活的中心。

(米诺斯宫殿中唯一可以举行祭祀的部分是小圣堂,可见宗教大典都在宫外建造圣坛举行)另一方面,在米诺斯宫殿中有许多储藏室、作坊“公务房”,表明它不仅是国王的居所,也是行政与商业活动中心。

由于米诺斯的经济大半依赖航运与贸易(据克里特复杂的海港工程与外销埃及或其他地方的物品可以得到佐证),或许当地的统治者就是商业贵族的首领,而国王的权限及权力范围依旧有待探讨。

其次,米诺斯文明是如何迅速消亡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推测或传说:①兵败说。

在古代希腊许多作家的作品中保留了一些关于克里特文明的传说。

大体内容是:在克里特岛上称雄的克诺索斯城邦,其王米诺斯不仅统治爱琴海诸岛,迫使雅典纳贡,后来还率兵远征西西里,当地人佯做欢迎、款待,而设计把他烫死在浴池里。

他的部下也就流落在外,未能回到克里特。

不久希腊人占领了那里。

②火山喷发说。

在整个欧洲,克里特岛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历史上的几次地震使克里特岛上的宫殿几次被摧毁,但米诺斯人在其废墟上重新建造宫殿。

但是公元前1470年前后,距克里特岛130公里的爱琴海上的岛屿──桑托林岛上的火山(海拔584米)大爆发,喷出物质625亿立方米,触发了一次后来所未见的骇人听闻的大海啸,50米高的巨浪横扫半个地中海,希腊沿海及其岛屿的居民点均遭摧毁,曾经兴盛的米诺斯文明和统治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王国及其米诺斯无敌的舰队顷刻间化为乌有,城市和宫殿的废墟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地被泥沙掩埋自然的感觉……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自信、神秘、静谧、和平,被认为是米诺斯灿烂文化的代表之作。

雕塑是米诺斯艺术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主要限于小型雕塑,如在克诺索斯发现的两个公元前1600年的陶像,其中一个是手臂上、身体上和头上环绕着长蛇的女祭司像,身体明显的圆锥形造型,大眼睛和弯而浓的眉毛,可能与西亚艺术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又如出土的蛇纹石雕角杯(角饮器)精彩而确切。

阴线刻出的鬃毛、着色的水晶作眼,贝壳镶嵌的鼻唇,塑造了极端生动的形象,显得精美绝伦。

这些雕塑的较大的作品当属位于迷宫核心的国王觐见室里的石膏座椅,教材中有其照片与简要文字说明。

这个石膏造的御座相当完整,它同现代常见的高背椅相差无几,是欧洲3 000年来的最古老的御座。

在错综复杂的王宫里,在严谨考究的壁画艺术的映衬下,这张御座尽管没有中国古代帝王御座那样华丽精致,但已足够威严。

据说,海牙国际法庭为了显示其权威,首席法官的座位就是照此御座仿制的。

各个宫室和廊道上为数众多的壁画,集中代表了米诺斯艺术的水平,使整座王宫建筑更加光彩夺目。

国王觐见室内壁画有三只鹰头狮身、带有翅膀和蛇尾的怪兽,伏在芦苇中眈眈恶视。

据说此怪的头、身、尾分别代表天上、地面、地下的神灵,是克里特人膜拜的图腾。

壁画画面款式奇特、色彩鲜艳,形象生动,与御座一起显示了集政权和神权为一体的专制国王的威严。

王后寝宫里的那幅“海豚戏水图”,描述一群海豚在大海中遨游,构图简单而生动流畅,极富装饰效果;海豚蓝色的基调,与窗外蓝色的海洋和蓝色的天空构成极其和谐的整体。

教材中的那幅三名青年男女“斗牛”的壁画,在米诺斯艺术中规模最大,最有力度,描写的是米诺斯人宗教典礼的场面:占去绝大部分画面的黄牛正向前猛冲,两个肤色较浅的细腰女孩,一个在前按住了牛头,一个则将一名举行典礼的肤色较深但体态轻盈、身着红装的少男抛向牛背,少年在空中做完空翻动作后,稳稳地倒立在牛背上。

关于“富丽而神秘的宫殿”这一目的教学。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克里特文明(米诺斯文明)以及几个与之相关联的概念,如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米诺斯人等。

爱琴文明是指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文明,以克里特岛和希腊的迈锡尼两地为主,亦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按希腊神话克里特岛有米诺斯王的传说,学者们遂称克诺索斯的王朝为米诺斯王朝,克里特文化亦称米诺斯文明。

创造米诺斯文明的克里特人称之为米诺斯人。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明确米诺斯文明的形成、发展、繁荣、衰落的时间、空间概念及城市和宫殿的兴衰轨迹。

克里特岛位于爱琴海南部(或者说位于地中海东部的中心),它如长船般横列于希腊与北非之间,东西长约250公里,南北12~60公里。

克里特岛位置优越,海运方便,成为南连埃及、北通希腊的枢纽。

米诺斯文明的早期(古王宫时期,约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700年),克里特岛出现了一批相当规模的城市,如克诺索斯、费斯托斯、马利亚等。

约公元前1700年~公元前1450年是米诺斯文明的繁荣时期(新王宫时期),这时他们建造了比原来更加富丽堂皇的新宫殿。

约公元前1450年~公元前1100年(后王宫时期),大陆上的希腊人占领了克诺索斯王宫,并统治克里特岛,标志着米诺斯文明的衰落。

在此,为加深对米诺斯文明的了解,设计了几个问题。

(1)米诺斯文明与中国的什么文明时间大致相同?夏商文明。

(2)为什么克里特岛的宫殿和城市会屡毁屡建?主要原因是克里特岛位于火山多发地带。

同时,米诺斯人比较富有且无所畏惧。

第三,关于克诺索斯城宫殿。

一是主要借助于计算机提供的图片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宫殿的基本状况(具体内容见教学案例1)。

二是在掌握宫殿的概况后,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宫殿的特点。

设问:克诺索斯王宫有什么特点?可让学生分3组进行讨论,在交流各组结论后,由教师或同学归纳米诺斯宫殿的特点。

特点1:宫殿没有坚固的围墙和城堡。

(为什么克里特岛的宫殿和城市不同于其他文明国家的城市而不设城墙?一是因为克里特岛周围的海洋形成了天然屏障,敌人不易攻击岛屿,二是克里特人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足以从海上保卫岛屿。

)特点2:宫殿建筑结构复杂,有“迷宫”之称。

特点3:注意内部装饰精美和舒适,不求建筑外表美观。

例如,双斧大厅分内外两室,以折叠门扇相隔,冬可保暖,夏可通风,显示出米诺斯建筑的灵巧。

双斧大厅厅旁的王后寝宫则是一套典型的米诺斯豪华住房,王后寝室绘有海豚戏水的壁画,优美雅致,相连小间有浴室和冲水厕所,这种卫浴设备在古代是独一无二的。

特点4:宫殿功能的多样性。

宫殿不仅是米诺斯王朝的政治中心、宗教中心,而且是经济中心。

宫中有众多的库房,存放经济档案的办公室,征收税款的机关,还有众多的手工作坊。

关于“精美的艺术品”这一目的教学。

首先,要求学生了解米诺斯艺术中代表性的作品种类有哪些?(具体教学方法可参照后面的教学设计·案例2)其次,如何理解和把握米诺斯艺术作品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解读米诺斯艺术的代表作品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后归纳出米诺斯艺术作品的特点。

特点1:雅致。

米诺斯的艺术家和艺人们,不是替统治阶层歌功颂德,也不为某种宗教宣传教义,所以其作品没有古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宏大,也没有用以衬托芸芸众生渺小的雄伟神像,它少了豪奢,多了雅致。

特点2:自然。

米诺斯艺术崇尚自然,热爱自然,而不是服务于政治,歌颂独裁者,颂扬军功。

特点3:写实。

米诺斯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注重今世的生活。

所以他们的艺术作品总是描绘鲜花盛开、鱼翔鸟鸣的自然风光,喜气洋洋的节日场面,扣人心弦的竞技表演以及诸如此类的自由自在和安居乐业的情景。

第三,通过对米诺斯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对米诺斯艺术特点的分析,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关于米诺艺术和艺术家所包含的素质:富于才华,敏于感受,优雅,快乐。

最后一个问题:米诺斯人为什么能留给我们色彩依旧艳丽的艺术作品?教材已有明确的答案,它显示出米诺斯人高超的彩绘保存技术。

关于“活跃的对外贸易”这一目的教学。

教师首先可以分析米诺斯经济的特点,主要是依靠贸易。

繁荣的对外贸易的表现,一是对外贸易的商品种类多,出口有橄榄油、葡萄酒、木材、羊毛、珠宝、印石、刀具、香水及药品,进口以粮食和金属制品为主。

二是贸易的区域广大,它与希腊、小亚细亚、西西里岛、地中海东岸、两河流域等都有频繁的贸易往来。

另外,应充分利用课本插图的《高达6英尺的大型坛罐》,设问:在米诺斯宫发掘出大批量的大型坛罐,这一现象可以说明什么问题?继而,要求学生讨论:为什么米诺斯有繁荣的对外贸易?教师可以从克里特岛的地理位置、米诺斯的经济、米诺斯的开放意识、海上安全保障诸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1)克里特岛地处地中海东部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海运方便,是南连埃及,北通希腊的交通枢纽,这对商业贸易极为理想。

(2)发达的手工业是对外贸易的基础,由于相对狭小的土地使得克里特岛的农业发展难以满足日益繁殖的人口,在寻求新的谋生手段时,就发展起以对外销售为主要目的的手工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