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米诺斯宫殿遗址与神秘的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宫殿遗址与神秘的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宫殿遗址与神秘的克里特文明在《荷马诗史·奥德赛》中描述了在爱琴海中央的克里特岛上有座迷人而令人神往的迷宫。

1900年3月,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在克里特岛北部克诺索斯的宫殿遗址上进行挖掘。

不久,他挖掘出了规模宏大的王宫,还出土了大批精美的壁画、陶器以及刻有字符的印章和泥版等。

伊文斯发现的不仅仅是一座废墟,而且是古老的克里特文明。

这一发现将古希腊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将近一千年,更主要的是它向世人展现了这些古老的神话故事中,其实也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古希腊是欧洲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又称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先驱。

克里特文明,是因交通和贸易的发展而得以繁荣的文明。

克里特出土多种精美陶器以及大量的青铜武器、金器和宝石雕刻。

克里特岛北部克诺索斯的宫殿遗址中,有多幅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的彩色壁画。

公元前1450年左右,可能由于巴尔干半岛的希腊人入侵,克里特的宫殿遭到人为破坏。

从那时起,希腊人成了克里特岛的主宰,并逐渐与原有居民相互融合,克里特文明结束了。

克里特文明和分布于希腊大陆及爱琴海诸岛的迈锡尼文明,对后来希腊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对克诺索斯的宫殿遗址挖掘过程的了解,认识克里特文明在世界古代历史中的地位,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在学习本专题时,为了全面理解教科书的内容,同学们有必要从这样几个方面了解课外的知识:希腊神话的基本内容;克里特岛的考古收获;迈锡尼文明的特征;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希腊文明—欧洲文明的历史传承关系。

一、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在深蓝色的大海中央有一座岛屿,名叫克里特,富饶而美丽,被海浪拥抱;人口众多,有99座城市。

那里语言汇杂,居住着阿卡亚人、慷慨豪放的正宗克里特人、库多尼亚人、3个多利亚人部落以及高贵的佩拉斯基人。

诸城之中,以克诺索斯最为宏伟壮观,由大神宙斯的好友、9年一任的米诺斯王统治。

”这是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诗句,诗中描述了克里特岛古老而富足,令人着迷而神往。

然而,在19世纪中期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西方文明源自古希腊文明,但是古希腊文明应从公元前776年第一次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

人们不相信荷马史诗及神话传说中所描述的古老而高度发达的文明,1.“长船”之岛《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所描述的拥有99座城市、美丽而富饶的克里特岛,位于欧洲的东南端,是爱琴海上的最大岛屿。

它东西长约250公里,南北仅有约12至60公里。

从空中俯瞰,克里特岛宛如长船,横列于希腊与北非之间的地中海上。

克里特岛林木茂密,雨水充沛,一年四季阳光充足,多石但却肥沃的土地,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岛上的平原地区以种植谷物、橄榄、葡萄为主,此外还盛产鱼、水果、橄榄油。

而且克里特以出产葡萄酒与橄榄油而闻名。

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上,四周由海水环绕,海运便利。

从克里特岛出发的水手,向被可达希腊大陆和黑海,向东可到小亚西亚,向南可抵达埃及,向西可至地中海中部和西部的岛屿及沿海地区。

便利的交通环境,对商业贸易的繁荣极为有利。

古老的克里特岛上人口众多,居民复杂,不仅有正宗的克里特人,还有来自欧洲内陆的阿卡亚人,小亚西亚和叙利亚的外来移民。

后来,也有埃及移民的加入。

克里特文明的最大特征是宫殿的修筑,每座城市以宫殿为中心逐渐形成。

由于克里特岛容易发生地震,宫殿经常遭到地震的破坏,然后又重新修建。

现代学者根据这一特点,将克里特文明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前王宫时期:约前3000--前2000年;古王宫时期:约前2000--前1700年;新王宫时期:约前1700--前1450或前1380年;后王宫时期:约前1450或前1380年—前1100年。

2.克诺索斯城在古希腊神话中,天神宙斯就诞生在克里特岛艾达山上的一个山洞里,他的母亲是大地神瑞亚。

宙斯长大后,云游至腓尼基,看到腓尼基国王的爱女欧罗芭与姐妹们在海边嬉戏,就化作一头健壮、美丽的牛,慢慢靠近公主。

公主很喜欢它那温顺可人的样子,便骑上了牛背。

不料牛像发了狂一样地冲进大海,欧罗芭惊恐万分,一边抓紧牛角,一边回头呼号。

奇怪的是,这头体格庞大的牛在海里像大船一样平稳。

宙斯把欧罗芭带到克里特,在那里度过了美好时光。

欧罗芭与宙斯结合后,生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位米诺斯国王,统治着克里特岛上最为宏伟壮观的城市--克诺索斯城。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荷马史诗》中所描写的克诺索斯城,一直是个神话传说中的地方。

人们除了遐想外,很难把它同真实的历史联系在一起。

而且许多学者怀疑《荷马史诗》的真实性,不相信克诺索斯城的存在。

然而,近代的考古发掘证明,克诺索斯城的米诺斯宫殿是真实存在的。

在综合其他历史传说的基础上,学者们将克诺索斯的王朝称为米诺斯王朝,克里特文明亦名米诺斯文明。

大约前1700年,米诺斯王朝统一了全岛。

首都克诺索斯城,最强盛时至少有8万人口,是爱琴海上最大的城市。

城中有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它是米诺斯文明的中心。

宫殿里的人们过着舒适而富足的生活,足以与同时期古埃及的都市相媲美,达到很高的文明程度。

3.“米诺陶洛斯”与“迷宫”根据希腊神话,宙斯的儿子米诺斯统一了克里特岛,成为上势力最强大的国王之后,狂妄自大,不再对诸神顶礼膜拜。

海神波赛东为了警告他,设法使他的王后帕西淮与公牛私通,生下一个牛头人身的怪物。

这个怪物名叫“米诺诺陶洛斯”,力大无比而且凶狠残忍。

米诺斯既羞愧又恐惧,便把著名的能工巧匠戴达罗斯请来,修建了一座回廊交错、曲径通幽、好进难出的迷宫,将米诺牛安置在里面,等待看门人把人牲送来吞食。

这座宫殿结构复杂,千门百室,迂回曲折,不仅牛怪难以出来,就是人进入其中,也难以出来。

所以,米诺斯宫殿又被称为“迷宫”。

米诺斯的爱子安得洛勾斯前往雅典参加运动会,结果被雅典国王埃勾斯杀死。

盛怒之中的米诺斯率军前往雅典为儿子报仇。

遮云蔽日的克里特战舰将雅典团团围住,雅典人不得已接受了屈辱的条件:每九年向克里特进贡童男童女各七名,扔到“迷宫”里供米诺牛食用。

十八年间,已经有二十八名雅典孩童成为米诺牛的腹中物。

第三个九年到了,又该抽签决定谁家的孩子要成为贡品。

这时,雅典王子忒修斯从伯罗奔尼撒回到祖国,他目睹了儿哭母泣生离死别的悲惨场面,决定冒充“人牲”,伺机杀死克里特岛上的怪物。

忒修斯来到岛上,米诺斯的女儿阿里阿德涅公主对他一见钟情,并向雅典王子表达了爱慕之情。

忒修斯进入“迷宫”时,公主把一个线团交给他。

忒修斯把线头拴在入口处,然后一边展开线团,一边往里走。

走到“迷宫”深处,米诺牛猛扑过来,忒修斯奋力搏击,终于杀死了这头怪物,然后循着线从原路走出“迷宫”。

在公主的接应下,雅典王子带领他的同胞们返回了故乡。

〖历史纵横〗传说,忒修斯王子临行前与父亲约定,如果他能将怪物杀死,平安归来,在回来的船上将悬挂白帆。

如果,他没有杀死牛怪,被牛怪吞食,就悬挂黑帆。

然而在回国的途中,粗心的王子忘记了将黑帆及时换成白帆。

在岸边,望眼欲穿的老国王看到远处飘近的黑帆,认为儿子被牛怪吞食,便纵身跳入大海。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民如子、爱子情深的国王,将这片海域城为“爱琴海”。

公元前1450年左右,克里特岛遭受了致命的重创,克诺索斯等繁华无比的城市全部化为废墟,米诺斯王宫毁于一旦,辉煌了数百年的克里特文明在风雨飘摇中走向衰亡。

公元前9世纪,希腊人重新修建了克诺索斯城。

然而,发生在4世纪中期的地震再度摧毁了这座城市。

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将这些动人的故事与历史事实联系起来。

毕竟,神话与传说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而历史讲求的是真实。

然而,一些史学家对有关米诺斯的传说,做过记载,并发表了自己的评论。

以严谨而著称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将克里特传说当作历史记录,认为它具有真实的成分。

但是,19世纪的格罗特则认为,相信有个米诺斯王曾经统治过克里特,是愚蠢的想法,认为这些传说是希腊人创造出来的,出自于他们永不枯竭的想像力。

后来的考古发现,证实修昔底德的观点是正确的。

人们在在克诺琐斯城王宫中确实找到了人祭的证据,这就说明牛怪吃人的传说具有一定真实的成分。

另外,古希腊语“Minotauros”音译为“米诺陶洛斯”,即“米诺斯牛”,Mino显然是米诺斯,tauros在希腊语中指的是公牛。

而且克诺琐斯遗址中出土的雕像及壁画只,可以看出克里特人对公牛的崇拜。

荷马史诗中对克里特有怎样的描述?野蛮时代高级阶段的全盛时期,我们在荷马的诗中,特别是在《伊利亚特》中可以看到。

发达的铁制工具、风箱、手磨、陶工的辘轳、榨油和酿酒、成为手工艺的发达的金属加工、货车和战车、用方木和木板造船、作为艺术的建筑术的萌芽、由设塔楼和雉堞的城墙围绕起来的城市、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有关克里特文明的神话吗?神话破译和历史发现自从人类意识到自己具有创造神话的能力以来,就被这样一个思想深深地吸引住了,即认为神话是谜。

而这个谜一旦破解,人类就可能在其他诸领域(历史、人类学、考古学)做出发现。

詹姆斯?弗雷泽在1890年出版了《金枝》之后的年代里,对神话的这种态度达到了顶峰。

——〔美〕戴维?利明、埃德温?贝尔德著,李培茱等译:《神话学》强大的米诺斯王荷马在《奥德赛》中是这样描述克里特的:“在深蓝色的大海中央有一座岛屿,名叫克里特,富饶而美丽,被海浪拥抱;人口众多,有99座城市。

那里语言汇杂,居住着阿卡亚人、慷慨豪放的正宗克里特人、库多尼亚人、3个多利亚人部落以及高贵的佩拉斯基人。

诸城之中,以克诺索斯最为宏伟壮观,由大神宙斯的好友、9年一任的米诺斯王统治。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追述古代历史时也曾经写道:“古时候,卡里亚人是国王米诺斯的臣属,他们当时被称做勒勒吉人,居住在海岛上。

从据我所知的最久远的年代起,他们未曾向任何人纳贡;他们只是在米诺斯国王需要时向他提供船只和水手。

”现在的历史学家认为,“米诺斯”可能是克里特统治者通用的尊称,就像埃及的“法老”一样。

他们发现,有迹象表明,曾经有几任克里特统治者共用“米诺斯”这一名称。

机杀死克里特岛上的怪物。

忒修斯来到岛上,米诺斯公主阿里阿德涅对他一见钟情,并向雅典王子表达了爱慕之情。

忒修斯进入“迷宫”时,公主把一个线团交给他。

忒修斯把线头拴在入口处,然后一边展开线团,一边往里走。

走到“迷宫”深处,米诺牛猛扑过来,忒修斯奋力搏击,终于杀死了这头怪物,然后循着线从原路走出“迷宫”。

在公主的接应下,雅典王子带领他的同胞们返回了故乡。

由于缺乏文献记载与考古实据,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将这些动人的故事与历史事实联系起来。

毕竟,神话与传说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而历史讲求的是真实。

荷马史诗中对克里特有怎样的描述?野蛮时代高级阶段的全盛时期,我们在荷马的诗中,特别是在《伊利亚特》中可以看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