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教育史试卷(课程代码0040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提出者是(B)A.勾践B.孔子 C. 孟子D.韩非子2.宋代问世的经典蒙学读物是(B)A.《千字文》B.《三字经》C.《文字蒙求》D.《幼训》3.“拼图”属于古代幼儿启蒙活动的(D)A.娱乐游戏B.戏弄游戏C.生活游戏D.智力游戏4.清末《癸卯学制》明确指出,蒙养院的宗旨是(D)A.蒙养院和家庭教育并重B.以蒙养院代替家庭教育C.家庭教育辅助蒙养院D.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5.五四运动以后幼稚园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是杜威对中国儿童教育影响的核心是(D)A.教育即生活B.教育即生长C.学校即社会D.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6.倡导采用“艺友制”开展师范教育的是(A)A.陶行知B.张雪门C.蔡元培D.陈鹤琴7.由陈鹤琴倡办的幼稚园是(B)A.南京燕子矶幼稚园B.南京鼓楼幼稚园C.北平平民幼稚园D.北京香山慈幼院8.在耋耄之年,眼睛几近失明、手脚失灵、耳朵失聪,还以坚强的意志写下了十余部专著的幼儿教育家是(A)A.张雪门B.张宗麟C.陈鹤琴D.陶行知9.《幼儿园管理条例》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正式的幼儿园教育行政法规,它颁布的时间是(B)A.1981年B.1989年 C .2001年D.2010年10.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目标的是(A)A.《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g010—2020年)》B.《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C.《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1.学前教育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B)A.古希伯来B.古印度C.古希腊D.古罗马12.反对儿童教育中的体罚现象,认为“对于如此纤弱,如此无力抗拒虐待的幼年,任何人都不允许滥用权威”的教育家是(D)A.苏格拉底B.柏拉图C.巴亚里斯多德D.昆体良13.下列属于伊拉斯谟斯撰写的教育专著是(B)A.《爱弥儿》B.《幼儿教育论》C.《儿童教育论》D.《母育学校》14.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律来发展学前教育,制订了“打算10年内实现学前教育全部免费,并扩大5岁以下儿童的教育”的是(D)A.《哈多报告》B.《普洛登报告书》C.《巴特勒法案》D.《教育白皮书》15.“母育学校”这个名称最早的提出者是(B)A.麦克伦姐妹B.卡尔诺C.巴福禄培尔D.巴乌利美16.威斯康星大学皮亚杰“学前教育实验方案”属于(A)A.幼儿智力开发运动B.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C.保育学校运动D.日托所运动17.1837年,福禄培尔开办了一所学龄儿童教育机构——“儿童活动学校”,创办地在(A)A.勃兰根堡B.柏林C.巴登一符腾堡D.萨尔18.《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作者是(C)A.皮尔斯B.詹姆土C.杜威D.卢梭19.蒙台梭利创办的“幼儿之家”最显著的特色是重视幼儿的(B)A.初步文化知识培养B.感官训练C.日常生活练D.肌肉训练20.20世80年代以后,为保证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采取了中央、省和市镇三级政府分摊经费办法的国家是(A)A.法国B.德国C.美国D.英国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1.《千字文》:周兴嗣的《千字文》与后来在宋代问世的《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是中因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经典蒙学读物。
(2分)《千字文》拓取王義之遗书不同的一千个字,编为四言韵语,介绍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2分)儿童不仅可以习字认字,还可以学到-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
(1分)22.“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的教学理论,是对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改造。
(1分)他说: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做。
(1分)在教学做三者中,他强调“做”是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他反复强调“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不能分开,亦不能写成“教、学、做”。
(2分)23.1952年《幼儿园暂行规程》:1952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为我国幼儿教育正规化发展提供了纲领性的依据。
(2分)《暂行规程》共8章,包括总则、学制、设置、领导、教养原则、教养活动项目、入园、结业组织、编制、会议制度、经费、设备及附则等,规定幼儿园应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全面发展的教养工作。
(2分)《暂行规程》适应新中国成立初期幼儿教育的需要,在实践中起了指导作用,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学前教育方针。
(1分)24.希尔积木:这是美国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中希尔设计发明的一组大型积木玩具,被成为“希尔积木”。
(2分)幼儿可利用这些积木建房屋、开商店、办邮局、做各种游戏等。
(2分)希尔积木被各地幼儿园广泛采用。
(1分)25.多元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学者霍华德·加德纳首创,1983 年他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智能”的定义。
(2分)他认为"智能”就是人类在解决疑难问题或创造产品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
他认为智能不是-.种能力而是多种能力:智能不是以整合方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多元智能结构方式存在。
(1分)他把智能结构划定为八种: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一数学智能、身体一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2分)26.《学前教育构想》: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针对苏联学前教育的一-些主要特点或缺点,苏联于1989年制度了《学前教育构想》,1990年以国家教育委员会公报名义予以颁布。
(2分)该构想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
(2分)由于1991年苏联解体,有关构想未能完全拟定出来或者付诸实施。
(1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7.简述王充的“在活动中学习”的观点。
答:(1)王充认为儿童的认识是在活动中产生的。
(2分)(2)王充强调手脑并用,认识到手脑应用的重要性。
(2分)(3)提出了活动越广泛,认识就越全面越深入的观点。
(2分)28.老解放区教育机构婴幼儿保健的主要经验。
答:老解放区婴幼儿保健的主要方针是“保育为主,教育为辅”。
(2分)具体为:(1)保证必要的营养。
(1分)(2)严格生活管理制度。
(1分)(3)疾病的防治。
(1分)(4)身体锻炼。
(1分)29.简述法国19世纪末母育学校的保育内容。
答:母育学校是由法国教育部长卡尔诺提出来的。
(1分)具体内容包括:(1)初步的道德教育。
(1分)(2)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知识。
(1分)(3)唱歌、绘画、书法、初步阅读、语言练习、儿童练习、儿童故事、博物和地理的基础概念等。
(1分)(4)手工作业的训练。
(1分)(5)按年龄阶段进行的身体锻炼。
(1分)30.简述克鲁普斯卡娅论幼儿教育的内容。
答:(1)克鲁普斯卡娅把幼儿的身体健康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2分)(2)克鲁普斯卡娅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也十分重视。
(1分)(3)克鲁普斯卡娅还强调幼儿智力的发展。
(1分)(4)克鲁普斯卡娅认为在幼儿全面发展中还应该包括美育,即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1分)(5)克鲁普斯卡娅把幼儿教育中的游戏和玩具提到什么重要的位置。
(1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1.试评述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的观点及对现实的启示。
答:一、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的观点:1、认识儿童的创造力。
(3分)2、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
(4分)3、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建立良好的习惯和发扬民主。
(3分)二、对现实的启示。
(3分)请结合实际阐述,合理即可。
32.试评述福禄培尔“恩物”。
答:什么是“福禄培尔的恩物”?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设计的不用书木而能加速教育进程的游戏材料和设备,称之为“恩物”。
“恩物”即“恩赐之物”的意思,表示是偕上帝之恩典由父母赠予心爱的孩子玩弄的、实现自我活动的工具。
(3分)目的是:福禄培尔通过各种“恩物”,将自然界所属的一切性质、形状、法则等象征化,从而使幼儿认识世界、了解真理。
(1分)具体六种恩物:(1)恩物是用红、绿、青、黄、橙、紫色的线组制成网套,套着六个软球。
(1分)(2)恩物是木制的小球体、立方体和圆柱。
(1分)(3)恩物是放在一个立方形木盒子里面的。
(1分)(4)恩物是一个立方体,奉承二十七个相等的小立方体,其中三个再分成一半,另三个分成四等份。
(1分)(5)恩物还是一个立方体,可以分成二十七个小立方体,其中许多小立方体再分成更小的部分,如平板、斜角等。
(1分)(6)恩物是在一个盒子里在装有以上所有的形体。
(1分)评析:福禄培尔设计的恩物至今仍被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作为玩具广泛地利用并加以发展、充实和改进。
不足之处是他设计的“恩物”也是抽象的、脱离生活实际的,并有神秘注意的缺点。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