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里铁军》读书笔记

《阿里铁军》读书笔记

《阿里铁军》读书笔记
说实话,最近10年关于创业、团队管理、工作方法论的书籍看得还是蛮多的。

所以看了《铁军》这本书后略有感慨,本读后感不局限与《铁军》这本书,更多是谈谈我的理想团队观。

1.团队目标
但现实中,80%的企业赚钱成了目标,主营业务和客户成了手段,就容易因果倒置,舍本逐末,导致运营杂乱无章,业务东张西扩,一团糟。

创业,目标一定要大,必须立足于客户群体的基本需求。

哪怕一个小团队,也应该树立自己正确的目标,有目标才有方向,有方向才不会迷失。

很多企业追逐热点,东捞一笔,西捞一笔,注定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因为没有核心用户群,就没有价值积累,只有用户的持续认可才能形成实在的品牌价值。

对于铁军来说是幸福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把产品卖出去,多少人还徘徊在寻找人生目标过程中。

但马云为了怕销售过于看重销售目标,而不顾及客户真是需求和
使用价值,特别注重“修假成真”,关注团队价值观、服务意识、客户满意度等比较虚的方面,不能为钱而遗失了初衷。

从这方面来说,价值观对于团队来说确实有不可或缺的精神导向作用,目前也越来越多团队开始从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去选择合作伙伴,因为禀性难移,但是工作的技能却是可以培训提升的。

从直接导致卫哲引咎辞职的11年中供大范围诚信门事件来看,团队运营实在风险太大,难怪马化腾说天天如履薄冰。

哪怕阿里巴巴天天把诚信、客户第一挂在嘴上,也难免在经理人业绩导向影响下误入歧途,当然也让马云意识到了职业经理人的局限性,KPI导向,竭泽而渔。

所以现在很多绩效目标管理体系中,都加入了客户满意度、退货率等业务健康指标体系。

2.价值观
其实是价值观,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是“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

价值观为团队提供了行事规则和最主要的价值指标,是团队中处理很多矛盾的准绳。

比如客户第一,书里提到一个例子,某个销售员为了业绩,把房地产商也忽悠上了中国供应商,最后公司主动退款给客户了,因为阿里巴巴并不能帮客户卖房子,没有考虑用户需求。

比如诚信,2011年的中供诚信们事件,坚守诚信底线,大量老员工被辞退换血。

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重视的太晚,持续发酵,导致问题不断扩大,直到最后影响巨大。

四世同堂读后感价值观越强调什么,说明公司团队越重视这些指标,也越容易走偏,而忽视这些基本守则。

再比如阿里的月饼门事件,技术人员用脚本抢购公司低价月饼,导致被开除。

都有值得反思的方面,价值观何时该上纲上线,何时该为创新和改变让路。

没有对错,在鼓励用技术解决一切问题的公司里,或许这种行为是提倡的,团队自身的价值观和方法论非常重要。

价值观,本身就容易被小题大做,当成典型,树立样板。

改变成了越来越多企业的价值观,在阿里叫拥抱变化。

组织架构上的任何调整,员工也经常会自我打趣要拥抱变化。

人是有惰性的,所以团队成长过程中,有些改变会变得积重难返。

比如销售团队资源马太效应,物流送货员工挑肥拣瘦,技术人员也没人愿意做业务基础需求,都容易导致团队文化的恶性裂变。

一方面要靠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是拥抱变化的决心。

阿里巴巴在早期地区经理高管等经常各地轮岗轮换,做得好的去荒凉的地方开拓。

读到这感觉不可思议,其实蛮难,跟王石在《大道当然》中提到的很像,高管调动必须服从公司安排,但总有人拖家带口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