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物质的量

2019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物质的量

2019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物质的量1.[2018·江苏化学卷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B.常温常压下,18g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C.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D.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B解析:此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中一些常见问题和考前须知。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A,因为Cl2溶于水不可实现完全与水反应。

C.标准状况下CH3CH2OH为液态,无法计算。

D.常温常压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不好计算,非标准状况。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各种知识,尤其基本概念与理论中元素守恒、化学键问题、晶体结构问题、氧化还原中电子转移问题、可逆反应问题及物质的量计算中一些特殊物质的状态等。

2.[2018·海南化学卷6]将0.195g锌粉加入到200mL的0.100mol·L-1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那么还原产物可能是A.MB.M2+C、M3+D.MO2+B【解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计算:0.195g锌粉(0.003mol)失去的电子为0.006mol;MO2+中M的化合价为+5,设其降低为+x价,那么有:(5-x)×0.02×0.1=0.006,解得x=2,故B 选项正确。

3.[2018·海南化学卷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l.5mol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B、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 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C、1.0L的0.1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NAD、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B【解析】因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A选项错;2.3g钠(0.1mol)不论生成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都生成+1价的Na+,都会失去0.1mol电子,B选项正确;因S2-离子会水解,使其数目小于0.1NA,C选项错;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态,不能应用标准状况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D选项错。

4.[2018·福建理综化学卷1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0.5molO3与11.2L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B、25℃与60℃时,水的pH相等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NaOH)相等D、2SO2〔g〕+O2〔g〕=2SO3〔g〕和4SO2〔g〕+2O2〔g〕=4SO3〔g〕的△H相等C解析:A选项中没有指明标况下,11.2L氧气不一定是0.5mol。

B选项中,水的电离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同,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不同,pH也不同。

D选项中△H数值是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有关。

这题考查知识比较基础简单,但知识覆盖面比较广。

5.[2018·浙江理综化学卷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

:甲+乙=丁+己,甲+丙=戊+己;0.1mol·L-1丁溶液的pH为13〔25℃〕。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原子半径:W>Z>Y>X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C、1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1mol电子D、1.0L0.1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C解析:根据题给的信息: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

:甲+乙=丁+己,甲+丙=戊+己;0.1mol·L-1丁溶液的pH为13〔25℃〕。

可以推知甲为Na2O2、乙为CO2、丙为H2O、丁为NaOH、戊为Na2CO3、己为O2。

由此可推出X为H、Y为C、Z为O、W为Na。

6.[2018·浙江理综化学卷10]电极上每通过96500C的电量就会有1mol电子发生转移。

精确测量金属离子在惰性电极上以镀层形式沉积的金属质量,可以确定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

实际测量中,常用银电量计,如下图。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电量计中的银棒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铂坩埚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g++e-=AgB、称量电解前后铂坩埚的质量变化,得金属银的沉积量为108.0mg,那么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96.5CC、实验中,为了避免银溶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金属颗粒掉进铂坩埚而导致测量误差,常在银电极附近增加一个收集网袋。

假设没有收集网袋,测量结果会偏高。

D、假设要测定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通过的电量,可将该银电量计中的银棒与待测电解池的阳极相连,铂坩埚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D解析:电量计中的银棒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银棒作阳极,假设要测定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通过的电量,该银电量计中的银棒应与待测电解池的阴极相连〔见下图〕,D选项错。

7.[2018·广东理综化学卷11]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常温下,4gCH4含有nA个C-H共价键B1molFe与过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nA个电子L NaHCO3液含有0.1nA个HCO3—C1L0.1mol·1D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和CO2合气体含有2nA个O原子解析:B应该是转移3nA个电子。

C应该是小于0.1nA个HCO3—。

D条件错误,应为标准状况。

8.[2018·四川理综化学卷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标准状态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B.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红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C.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支的数目为0.46NA。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B【解析】此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

HF的沸点19.54℃,在标况下是气态,A项错误;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都是CH2,故7.0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含有n(CH2)=0.5mol,那么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B项正确;浓硫酸与Cu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变稀,就与Cu不反应了,故生成的SO2分子数目小于0.46NA,C项错误;N2与H2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D项错误。

【易错警示】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试题常设置的陷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标准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出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等;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考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如HF、H2O、CHCl3等;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的结构及化学键的数目;④氧化还原反应:常设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得失)数目方面的陷阱;⑤电解、水解:考查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数目或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方面的知识;⑥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如1mol铁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胶粒数远小于NA。

9.[2018·四川理综化学卷13]向27.2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

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B【解析】此题考查化学计算。

根据题意知最后得到的沉淀是Cu(OH)2,其质量是39.2g,那么n(Cu(OH)2)=0.4mol,n(Cu)=0.4mol,即原化合物中的n(Cu)等于0.4mol,设原化合物中的Cu和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那么有x+2y=0.4mol,64x+144y=27.2g,解得x=0.2mol,y=0.1mol,物质的量之比等于2:1,A正确;反应后得到溶质是NaNO3,那么表现酸性的硝酸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即1mol,0.2molCu和0.1molCu2O被硝酸氧化时共失去(0.4+0.2)mole-,那么有0.2mol的硝酸被还原为NO,所以硝酸的总物质的量是1.2mol,浓度是2.4mol/L,B错;产生的NO为0.2mol,标准状况下体积是4.48L,C正确;原混合物与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Cu)=0.4mol,所以n(NO3-)=0.8mol,被还原的硝酸是0.2mol,硝酸的总物质的量是1.2mol,所以剩余硝酸0.2mol,D正确。

【技巧点拨】“守恒法”就是利用物质变化中的某些守恒关系为解题依据,直接列关系式解题。

运用守恒法解题易于形成解题思路,同时可避免书写繁琐的解题过程,大大提高了解题的效率,是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方法。

10.[2018·全国大纲理综化学卷12]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2O,Fe(OH)3,NH4HCO3,Na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选项是A.V3>V2>V4>V1B.V3>V4>V2>V1C.V3>V2>V1>V4D.V2>V3>V1>V4B【解析】常压和500℃条件下,水是气体,等物质的量的Ag2O,Fe(OH)3,NH4HCO3,NaHCO3完全分解,根据分解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气体体积大小顺序为V3>V4>V2>V1。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但素材来自教学一线,以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载体的综合考查,包括物质性质及反应方程式的处理。

11.[2018·新课程理综化学卷9]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于足量的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D【解析】:D项,非标准状况,无法确定22.4L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故无法判断电子转移数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