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

3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

《禽畜解剖生理》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160204 ]
课程承担单位[ ]
制定人[ ] 制定日期[2016.06.30]
审核人[ ] 审核日期[2016.07.30]
批准人[ ] 批准日期[2016.08.30]
一、适用对象
普通高考和对口高考升学学生
二、适用专业
畜牧兽医专业
三、课程性质
家畜解剖生理是畜牧兽医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研究正常畜禽机体的宏观和微观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动物机体基本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本课程是基于畜牧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一综合任务而设置的,为完成畜牧基础理论工作任务。

本课程是为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服务的,不仅是专业课的先导,还能为后期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和直观的形态学基础,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其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本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后续任务是畜牧生产中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繁殖与改良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涉及到的课程有《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病理学》、《动物药理学》、《畜牧微生物与免疫》。

四、课程目标
学生掌握畜牧兽医专业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利用实验室指导家畜、家禽基本的解剖知识等,能够更好地为后续等专业课程服务。

通过学习,学生能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家畜、家禽各系统、器官、组织的正常形态结构
2.了解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
3.掌握家畜、家禽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包括行为、各器官、各系统、细胞及其组成物质分子在内的活动变化与机制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4.掌握家畜家禽二者在形态结构以及生理功能上的异同点
(二)技能目标
1.能使用和保养显微镜
2.能在显微镜下识别动物主要器官的组织构造
3.能在活体上识别在诊断、治疗中常用的骨性、肌性标志
4.能在活体上确认动物主要器官的体表投影
5.能在活体上测定动物主要的生理常数
6.学会动物剖检技术,并在尸体上阐明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三)素质目标
1.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
2.具备责任心强、忠于职守的爱岗敬业精神
3.具备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注重工作效率
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5.具有创新创业意识,通过自我学习提高知识与技能
6.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意识
五、
六、设计思路
围绕兽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动物解剖生理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突出重点,注重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在授课中注意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注重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观念,在强化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实现高职教育的完整内涵。

1.生产过程为导向的教学中,从解释现象、分析机理、解决问题入手,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扩充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思维。

2.教学方法上,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指导、答疑和检查等启发式教学为原则,积极采用直观式、观察辨认、问题讨论、典型剖析、布置研究性课题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3.各种教学资料的准备工作。

如挂图、实物、标本、模型、专业录像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工具,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八、课程实施与建议
(一)教学建议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形式有理论课、实习课、操作课等。

内容上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概要介绍家畜各系统、器官的结构知识,采用以理论课为主,辅以必要的印证性实习,引导学生从发生、发展规律上认识家畜结构的特点和基本规律,使学生建立起家畜各个系统的基本轮廓认识;第二阶段按组成家畜的各个局部进行解剖操作,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察判断和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基本方式是在每次小课上,先放10-15分钟的录像,然后在教师作简短的提示后,学生根据教材独立进行解剖操作,以获得家畜形态和结构的知识,熟悉一般的解剖操作技巧。

每一大局部结束后,穿插必要的总结性讲课,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将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系统化、理论化,课后配有每一局部的测试题,用于检测教与
学的情况,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习兴趣,加深认识学习动物解剖生理的重要性,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材选用建议和编写建议
本课程选用教材:《动物解剖生理》,周其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

本教材在一般介绍畜禽体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牛(羊)各个系统的解剖构造和生理机能,而对猪、马、禽和经济动物,则重点介绍其特征。

以各种动物的消化、生殖、免疫系统为重点,对运动、神经系统内容作了删简。

这样,教材即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又突出知识点和技能点,具备适用、够用、实用的特点。

强调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把实验实习和技能训练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三)教学条件配备建议
为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须建立起配套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基地有多种家畜、家禽和当地生产中的主要养殖优良品种,校内生产基地应以科研、生产、示范推广为目的,校外实训基地应首选具有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的企业或私人养殖场,采用产学研结合机制,给学生创造一个实训和研究条件。

实验课教室:
1.动物解剖生理实验室 1间,满足畜牧专业学生一个班次的实验授课,教学准备室 1间(配备有关实验准备和试剂配制的设备和操作台)。

2.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室配有投影仪、计算机、解剖实验配套器械、动物生理实验常用仪器等若干套。

3.消耗性物品:动物解剖常规药品、注射器等。

4.实验动物保障:主要的实验动物为兔和鸡。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基本教学资源
完成本课程需要教学教案、授课PPT课件、动物解剖生理学实训操作规范、标准、课程试题库等资料。

2.网络教学资源
3.推荐参考书目
《动物病理解剖学》高丰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
《动物解剖学实验教程》雷治海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1-1 ;
《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李健司丽芳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9-1;
《动物解剖生理》杜护华主编,华中科技出版社,2013-7-1。

4.期刊杂志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中国畜牧兽医杂志》、《中国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报》、《畜牧与兽医杂志》。

九、考核评价建议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主要考虑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如课堂讨论与回答问题等)、做实验时的动手、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好骨学与肌学对学好解剖学的其他内容至关重要,因此骨学与肌学两部分内容安排在实验室对照标本进行考查。

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70%,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问答等。

2.考核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