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兽医学)培养方案

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兽医学)培养方案

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兽医学)培养方案一、总体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能从事动物医学——临床兽医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总体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具有较强的自我继续教育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

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和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兽医管理部门、动物医院和动物生产、科研、教学等单位及相关部门,从事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动物保健及动物药品生产和使用等工作的临床兽医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爱岗敬业,有为畜牧兽医事业发展努力工作的奉献精神。

2、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做好动物保健和动物疾病治疗。

3、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兽医生产、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单位和部门沟通,相互学习,善于合作。

4、树立终生学习观念,追求卓越,并具备在临床兽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5、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较强的创新意识、适应能力及分析批判的精神。

6、遵纪守法,努力学习动物疾病诊疗、动物药品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到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不谋私利。

专业知识要求:1、掌握临床兽医学相关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

2、掌握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兽医实践。

3、掌握动物机体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

4、掌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基本规律,疾病状态下动物机体形态与机能的常见变化及变化规律。

5、掌握动物疾病诊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兽医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及临床药物使用与管理的原则。

6、掌握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断及综合防治的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

7、掌握动物普通病防治的基本理论知识。

8、掌握中兽医的基本知识。

9、了解动物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

10、了解动物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免疫学原理,了解动物疫病防治的基本知识。

专业技能要求:1、具有兽医临床诊疗的基本能力。

包括:(1)兽医临床诊断技术;(2)兽医外科手术技术;(3)兽医临床治疗技术;(4)中兽医诊疗技术;(5)兽医药品管理和使用技术。

2、具有常见动物普通病的诊断、治疗及综合防治的能力。

3、具有兽医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和兽医免疫学的基本诊断技术。

4、熟悉国内外兽医学发展动态和最新兽医学科技成果。

5、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科学研究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6、掌握一门外语,可以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农学学士四、主干学科与学位课程主干学科: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学位课程: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药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家畜内科学、兽医寄生虫学、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外科学、中兽医学、小动物疾病学五、课程设置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一)必修课课程必修课35门、总学时2374学时;其中,通识课8门,816学时,占总学时的34.4%;学科基础课16门,932学时,占总学时的39.3%;专业课11门,626学时,占总学时的26.4%;理论与实践的比例1:0.85。

通识课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4学时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108学时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6学时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4学时6、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96学时7、体育 144学时8、军事理论课 36学时学科基础课9、高等数学 48学时10、普通化学 54学时11、有机化学 54学时12 、分析化学 36学时13、动物解剖学 64学时14、动物组织胚胎学 54学时15、动物生理学 72学时16、动物生物化学 72学时17、兽医微生物学 72学时18、兽医药理学 72学时19、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 54学时20、兽医免疫学 54学时21、兽医病理学 72学时22、兽医临床诊断学 64学时23、动物营养学 54学时24、家畜环境卫生学 36学时专业课25、家畜内科学 72学时26、兽医寄生虫学 64学时27、家畜传染病学 108学时28、动物卫生法学 28学时29、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54学时30、兽医外科手术学 28学时31、家畜外科学 36学时33、中兽医学 64学时34、小动物疾病学 46学时35、动物生产学 90学时(二)选修课课程限定、任意选修课总学分应达到20分以上,18学时计1学分。

限定选修课1、动物医学专业外语 18学时2、病毒培养技术 18学时3、兽药研制与开发 18学时4、动物临床生化检验 18学时5、文献检索 10学时6、心理健康教育 18学时7、就业指导 18学时8、形势与政策 28学时任意选修课:见每学年的“选修课指南”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项目内容学期周数军训军事训练,军事理论 1 2专业综合实习动物普通病防治技术7 2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7 3 小动物疾病诊疗技术7 1 动物防疫检疫技术7 1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生产现场实践教学7、8 30 论文答辩8 2七、课外指导课程1、学术讲座每学期不少于2次,学生累计听讲座5次计1个学分,不计入总学时。

2、创新学分:学生通过参加教学指导教师的课题研究或自由进行课外科技活动获得成果,通过《xx医学院创新学分实施细则》予以认定。

创新学分可抵选修课学分,但最高不超过10学分(含)。

3、学年论文学分:二年级学生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或论文一篇(3000字)记1学分,三年级学生完成学年论文一篇(4000字)记1学分。

八、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学年教学周一二三四合计内容入学教育军训 2 2 毕业教育 1 1 教学33 36 36 105 专业综合实习7 7 考试 4 4 4 12 论文写作 4 4论文毕业答辩 2 2 毕业实习26 26 假期12 12 12 6 42 合计51 52 52 46 201 九、成绩考核、毕业和学位授予成绩考核分为课程考试和毕业考试。

课程考试包括在校学习期间所要求的所有必修课的考试与考查、选修课的考核。

学生修完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达到《xx医学院学生管理规定》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xx医学院学位授予条例》规定者,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十、课程体系(附后)十一、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附后)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兽医)课程体系平台模块课程课程类别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必修课限选课通识平台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社会调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科学素质工具性学科基础课程上机听力检索训练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文献检索身心素质军事与体育学科基础课程体育训练军事训练体育军事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基础平台专业素质公共基础课程实验社会实践高等数学有机化学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病毒培养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药理学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兽医免疫学兽医病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动物营养学家畜环境卫生学专业外语专业平台专业课程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论文答辩家畜内科学家畜外科学兽医寄生虫学家畜传染病学动物卫生法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兽医外科手术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小动物疾病学动物生产学兽药研制与开发动物临床生化检验拓展平台综合素质专业任选课程模块公共任选课程模块各类竞赛、社团活动、学术讲座、文化沙龙、学生科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