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环境与常见的林木病害

土壤环境与常见的林木病害


病状、病症、症状:
病状:林木受病后,首先在生理上,如核糖体的合成,酶的活动, 呼吸,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代谢方面受到一系列的干扰,生理改变
的进一步持续和深化必然导致林木解剖和形态上的变化,植物生
病后所表现出来的生理、解剖上的形态特征称之为病状。 病症:在表现病状的同时,某些生物性病原经过寄主体内的生长
在许多集体病害中,往往不是表现为某种单一病变型, 而是两种或者三种病变型。
1.几种真菌的病害
⑴.白纹羽病
白纹羽病也是一类真菌病害,致病原在土壤中, 初始侵入林木须根,然后扩展到侧根、主根。病 根表面有白色或灰白色网状菌丝层或根状菌丝, 在腐朽木根部产生圆形黑色菌核。它主要危害针、 阔叶树及果树。 防治方法: 1.加强土壤管理---根本性措施。 2.适当施肥改良土壤,调节土壤酸碱度,降低 地下水位。 3.在发病早期及时喷药,进行化学防治。 4.增施有机肥在根腐病的防治上有一定的效果。
非传染性病害 (生理病害)
低温危害 高温危害
土壤与林木病害
传染性病害
1.真菌病害 2.细菌病害 3.病毒病害 4.线虫病害
三·1.常见的林木土壤致病中的非传染性病害
1.土壤中营养贫乏所致的病害
树木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不仅需要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而 且需要铁、镁、钙、硼、锰、硫、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缺一 不可,如果土壤中某种元素不足,或不能被树木吸收利用,树木就 会患缺素症。
1 2
缺铁症 缺镁症 缺硫症 缺磷症 缺硼症 缺铜症
3 4
5 6
2.土壤盐碱所致的病害
一般盐碱土中含钠盐钙盐镁盐使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增高, 就降 低了根的吸收力,使树木发生与旱害相似的病态。种子在盐碱土 中萌发迟缓或停止, 叶黄或萎蔫,幼树也极度衰弱。 在盐碱地带育苗造林,应选择抗盐树种,增施有机肥提高树木抗 盐力。此外,灌溉洗盐、松土、覆盖土表防止盐分上升、深耕、 开渠等都有助于除盐。
按是否传染分: 一、非传染性病害也叫生理病害,没有病症,系由土壤、水分、温 度、光照等不适宜,或营养失调、有毒物质污染等不利于林木生 长的环境条件所引起。这类病害不能进行再传染; 二、传染性病害,有明显的病症,系由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 类菌质体、寄生性种子植物,以及线虫和蜡类等有害生物侵害引 起。 按发病部位分: 一.地上病害,即表现在地上的茎、叶、花、果上的病害类型; 二.地下病害,即林木根部病害。 按传播途径分可分为气传病害、土传病害、种传病害、虫传病 害等。 林木的病害很大一部分都与土壤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土壤的 理化性质、有机质、其他微生物等。
◇非传染性病害的共同规律
①病害发生量大,普遍; ②病害分布往往成片,与土壤性质密切相关; ③植株间病情差异不大。
◇可采用的化学诊断方法有
化学方法 显微镜检法 组织分离法 接种试验法
四,传染性病害
可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及寄性种子植 物引起的病害等。其中,真菌病害约占林木病害的80 ℅以上。 植株受到传染性病害侵染后在解剖上发生的变化大致可以分成三 种类型: 增生型 受病后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和数量增多,这种病原反映 在形态上则表现为肿瘤及丛枝等现象; 减生型 受害部分变现为细胞的体积减小,数量减少,细胞结构 发育不充分等特点,反映在形态上往往表现为小叶、黄化等现象; 坏死型 病部细胞和组织坏死或被解体,形态上表现为坏死斑和 烂腐等现象。
◆高温引起的病害
根颈灼伤
指土表温度过高,灼伤幼苗的根颈。
5.土壤中有毒物质所致的病害
由于不正确施用农药、除草剂等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土 壤有毒物质或重金属物质过多在土壤中富集时对林木造 成的病害。在一些特定的地方发病比较明显,如化工厂 附近,被严重污染的河流附近等,这类病害对林木造成 致命的伤害。
三·2.非传染性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具体的林木细菌病害举例
杨树根癌病
症状本病主要发生在幼树的根颈处,发病初期病部出现 瘤状物,以后瘤渐增大,肿瘤大小不等,数量不定。由 于根系受到破坏,重则引起全株死亡,发病轻的造成植 株生长缓慢或停止,叶色不正。 发病规律根癌病菌主要存活于癌瘤的表层和土壤中,病 原细菌从伤口入侵,经数周或1年以上可出现症状。细 菌侵入寄主后主要在皮层细胞中定植,其致病因子Ti质 粒部分整合到寄主细胞的DNA上,致使皮层细胞迅速大 量增殖。沙壤土偏碱且湿度大利于发病,连作苗圃发病 重。苗木根部伤口多利于发病。
3.涝旱所致的病害
树木的正常生理活动需要在体内水分饱和的状态下进行。 急剧 干旱时,幼苗常发生萎蔫或死亡, 叶枯的特点是从叶尖、叶缘开 始枯黄。林木长期处于水分不足, 虽不萎蔫,但一般植株瘦弱矮 小。
相反,土壤中的水分过多时,氧气缺乏,氮素流失,而嫌气细菌 活跃,产生有机酸等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林木根部,产生腐烂,地 上部分也随之枯萎。
4.温度不正常引起的病害
◆低温引起的病害
⑴.寒害 指气温降至0℃以上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寒害的 原因是低温造成植物代谢紊乱,膜性改变和根系吸收力降低等。 ⑵.冻害 指温度降至冰点以下,植物组织发生冰冻而引起 的伤害。 ⑶.冻举 间接地低温危害,指土壤反复、快速冻结和融化 引起的伤害。 ⑷.生理干旱 冬季或者早春土壤冻结时,树木根系不活 动,这时如果气温过暖,地上部分进行蒸腾,不断失水,而根系不 能及时加以补充,时间久了就会枝叶干枯或死亡。
防治方法:
1、 加强检疫;
2、育苗前对苗床用氯化苦熏蒸消毒;
3、生物防治。
杨树根癌病
3.病毒和类菌质体所致的病害
由病毒、类病毒、类菌质体、类立克次体引起的林木病 害统称为林木病毒病害。这类病害主要为害阔叶树,很 少为害针叶树。可通过土壤生物及土壤传播。 病毒是活细胞内寄生物,离开活体不能繁殖,在人工培养 基上不能生长。病毒以复制的方式繁殖,即改变寄主的 代谢途径,在寄主细胞中合成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从而 形成新的病毒。 类菌质体在形态结构上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与病毒不 同,菌质体通过裂殖和芽殖方式繁殖,对四环素类抗菌 素特殊敏感,有的类菌质体可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枣疯病 防治方法:
1、引进苗木严格检疫。
2、铲除病株,避免交叉感染。 3、加强土壤水肥管理。
பைடு நூலகம் ⑵.根腐病
根腐病是由病原菌的菌丝体和菌核潜伏在土壤内, 属真菌病害,当环境适宜时,产生菌丝,使林木根 部接触后被浸染。染病林木的病根表面呈紫色或红 色,病株叶簇萎蔫、卷缩,叶片失水青干,枝条干 枯,皮层坏死易剥离,最后全株枯萎死亡。多种林 木树种均有被侵染的可能。
防治方法:
1.种子、插穗消毒。
2.苗床土壤消毒。
发育后,也可能在植物的外表显现出黄粉、白粉、霉层等特征,
我们把这些有病原物表现出来的特征称之为病症。
以上两者合称为症状。
1.土壤营养缺 乏所致的病害 2.土壤盐碱所 致的病害 3.涝旱所致的 病害 4.温度不正常 所致的病害 5.土壤中有毒 物质所致的病 害
缺铁症 缺镁症 缺硫症 缺磷症 缺硼症 缺铜症…
3 .药剂防治。 4.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的危害。
2.细菌及其所致的病害
林木病原细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多数为土壤习居
菌。细菌不能穿透树木表皮侵入,只能通过自然孔口 (气孔、皮孔等)或伤口侵入。感病植株、病株残体 及土壤是林木病原菌的初侵染源。林木受害后表现斑 点、腐烂、枯萎、畸形等症状。 杨树根癌病、苹果毛根病都是 危害较大的细菌病害。
______
姓名: 专业: 学号:
201x 年 12 月
一、林木病害的概念
林木病害就是树木受有害生物侵害和不良环境条件影响,使正 常的生理程序遭到干扰,细胞、组织、器官受到破坏,生长 发育受阻,有生理上和形态上发生一系列失常的现象。
苹果缺铁症
杉木黄化病
杨树白纹羽病
柑橘黄龙病
紫荆黄化病
怎么分类?
二、林木病害的分类
具体的林木病毒病害举例
枣疯病
枣疯病是一类病毒类病害,主要通过各种嫁接、 分根传染。病原物侵入后,首先运转到根部,经增 殖后再由根部向上运行,引起地上部发病。 主要表现: 花变成叶,花器退化,花柄延长,萼片、花瓣、 雄蕊均变成小叶,雌蕊转化为小枝。 芽不正常萌发,逐级生枝,病枝纤细,节间缩 短,叶片小而萎黄。 果实病变,病花一般不能结果。 根部病变,同一条根上可出现多丛疯根。后期 病根皮层腐烂,严重者全株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