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级科技文体活动课教案
1 讲究卫生及珍惜粮食
执教教师:xxx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激发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2、引导学生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猜谜语。
黄袍加身,金屋藏娇,粒粒皆辛苦,颗颗宝中宝。
(稻谷)2、表演《一粒米的自述》。
(揭示课题)(我是一粒米,别把我看不起,农民伯伯冒着风雨来种我,忙呀,忙呀忙,费了多少力。
我呀来得不呀不容易。
)3、结合小表演引导学生讨论粮食的生产过程。
(出示图片)(翻地、打垄、播种、浇水、锄草、施肥、除害虫、收割、脱粒、晾晒)4、朗读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结合学校营养午餐实施,让学生知道国家党委对我们农村学校学生的关心,每天每位学生支助3元人民币,全国每天就需要元?人民币。
因此同学们要粮食珍惜,加餐能吃多少就盛多少,不准谁盛乱倒、乱扔。
如果乱倒、乱扔大大影响校园及教室环境卫生。
6、要注意个人卫生,进餐及便后要洗手。
不要喝水管里生水,同学们每天早到校必须自带凉开水。
二、交流、汇报调查结果。
1、小组内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调查结果,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3、学生边说边展示自己的画,或师出示图片。
三、讨论如何爱惜粮食。
1、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
2、全班交流。
3、读儿歌《爱惜粮食》。
喷香的米饭哪里来?白白的大米煮出来。
白白的大米哪里来?金黄的谷子碾出来?金黄的谷子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一粒大米一滴汗,爱惜粮食理应该。
四、设计警示语、制作宣传画:
小组讨论如何制作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为主题的警示语和宣传画。
五、唱一唱:歌曲《我是一粒米》。
六、活动延伸:
1、鼓励学生画一画并张贴宣传画,在学校宣传栏里或村里进行宣传。
2、制定一份爱惜粮食的计划书。
3、与家长合作,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表现,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爱惜粮食。
2 父母的疼爱以恰当方式孝顺父母
执教教师:xxx
教材分析:
主题是“我的成长与家庭”相关的内容标准是:“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
活动意图:
1、以人为本,回归生活。
以“生活德育论”为指导,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一般来说,五年级的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但不太清楚父母究竟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多少心血。
同时,有的学生习惯了父母的疼爱,不知道珍惜和感激。
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疼爱,珍惜并以实际行动感激父母的疼爱之心。
2、以文体活动课的方式,再加以创造再生。
作为教学的范式,同时又给教者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和余地。
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遵循了文体活动课安排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亲情诉说”的环节。
3、重过程体验和内心感悟。
要求课堂教学要由过去的“重文本传授和知识灌输”转向“重过程体验和内心感悟”。
本课教学,通过多个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从细微的、点滴的日常生活中去体会父母的爱,并懂得心存感激。
2、从小学会关心父母。
课前准备
学生每人收集一个难忘亲情故事,带上照片等相关物品。
教学过程
一.谈父母的故事。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今年多大了?什么时候生日?爸爸妈妈为你过过生日吗?开心吗?
2、操作体验:从出生到现在,你跟父母一起生活了多少天?请拿出笔来算一算,好吗?
11×365=4015天10×365=3650天
(1)四千多个日子,我们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父母就像我们的守护神一样,呵护着我
们的成长。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故事书,记录着许多爱的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去回想吧(出示板书:父母的疼爱)
(2)老师请大家准备一个父母的故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故事先在小组中讲给同学听。
(教师巡视后)谁愿意第一个上来讲?
(3)学生述说故事,有的还可以拿出照片和玩具等小物品(先小组,再代表大学交流)
3、小结过渡:同学们我们每个家庭就像一棵大树,这棵树有许多故事,从你们的故事中,老师知道了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么多的故事,每一个都那么朴素、感人,说也说不完。
这些故事都可以化作一个字,你们说是什么呢?(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体现在每天每时每刻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一个充满爱意的眼
神,一件暖暖的毛衣,一块干净的毛巾,一杯清凉的饮料这些是多么平淡的小事,但正是这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交织成了一张张细密的亲情网。
让学生仔细回忆,搜索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从这些小事中寻找父母的疼爱,“幸福回忆、感受亲情”孩子们通过讲亲情故事,交流“亲情见证物”,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
二、爱有多少斤?
1.多美的家庭树呀,一片片树叶都浸透着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像萍果树上结满了“亲情果”,想不想采摘一个尝一尝?每一个“亲情果”,亲情果就落地,提出以下问题
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为你做的饭菜有多少斤?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每天接你上学,走了多少路?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每天站在校门口等你放学,时间有多长?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对你说“上课要认真”说了多少遍?
2、这些问题,大家都没回答出来。
为什么呢?
3、是啊,曾经有人问,父母的爱到底有多少斤?你们说呢?
4、是的,父母的爱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比山还高,比水还深,实在无法计算。
同学们你们可曾发现——:父母的爱是一顿可口的饭菜,父母的爱是一声重复的话语,父母的爱是一段静静的等候,父母的爱是一个小小的眼神,父母的爱是一滴伤心的泪水,父母的爱是一回无声的责打,父母的爱是一个轻轻的吻,父母的爱是一把遮雨的伞。
整堂课教师没有对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灌输,只是品尝“亲情果”,计算一系列的亲情问题,交流“爱有多少斤”,感受、体验父母伟大而无私的爱,并得到报答父母,孝敬父母的真情感悟。
这很好地体现了
三、说出我们的爱
1、同学们,我们就在这爱的包围中,一天天长大起来。
此时此刻,大家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呢?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地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好吗?(所有同学都慢慢地闭上眼睛)
四、爱需要行动。
1、从刚才大家的表情让老师感动,我们都很爱自己的父母,这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来表达,可是,爱却需要行动,你们用什么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呢?
2、学生自由发言(如果一时说不上,可以先对小组同学讲)
3、我们并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平常的一点一滴,恰恰可以表达最真挚动人的爱!同学们,我为你们感到高兴,感到骄傲。
如果你的父母听到后也会和我一样高兴。
在此,我想把两张贺卡转送给你们的父母,能帮老师完成这个心愿吗?
4、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无以回报,惟有一生心存感激。
老师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小小举动,每天都让爸爸妈妈感到开心,感到欣慰,感到骄傲,让他们觉得天天都是母亲节,天天都是父亲节,好吗?
(开展活动,引导正确的亲情观。
旨在引导学生自我反省,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即爱是相互的,父母爱我们,我们也需要关心父母。
这也为学生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进一步转化为道德行为作好铺垫。
)
五、课外延伸
请你回家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可以给爸爸,帮妈妈,也可以做简单的家务事等。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从属于自己的世界去用眼睛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