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2003基本知识和工作表的建立与编辑一、学时:2学时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EXCEL2003基本知识:启动、退出方法、窗口组成及基本概念(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
2、掌握EXCEL2003工作表的建立和编辑方法。
3、掌握EXCEL2003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4、掌握EXCEL2003工作表的格式化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讲解EXCEL2003工作表的建立、编辑和格式化方法以及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2、难点是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四、本课与其他课程或已学的基础知识的联系:结合WORD2000学习,有很多操作方法是类似的。
可以触类旁通。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机房。
六、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具体安排:1、回顾: WORD2000表格制作和处理方法,提出WORD的优势是处理文本,数据处理不是很方便,所以微软专门提供了EXCEL这样的电子表格处理软件来处理数据,有很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
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2、新内容学习:第一节EXCEL2003基本知识EXCEL2003是OFFICE2000中的主要成员之一,是集文字、数据、图形、图表及其它多媒体对象于一体的电子表格软件。
它的核心功能是表格处理,同时还能进行统计计算、图表处理和数据分析以及WEB和病毒检查功能等。
由于EXCEL具有十分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强大的计算功能,因而深受广大办公、财务和统计人员的青睐,成为最受欢迎、最流行的电子表格软件。
一、启动、退出方法:1、启动:常用的几种方法:(1)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2)开始-程序-Microsoft excel(3)双击任何一个EXCEL文件(4)开始-运行-输入“excel”可执行文件。
2、退出:(1)单击右上角“关闭”按钮。
(2)“文件”-退出(3)单击控制菜单-关闭(4)双击控制菜单(5)ALT+F4二、窗口组成:见书P145三、基本概念(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工作簿:是计算和储存数据的文件。
一个工作簿就是一个EXCEL文件,其扩展名为“.XLS”。
EXCEL启动后,自动打开一个被命名为“Book1”的工作簿。
工作表:也称作电子表格。
一个工作簿可以包含多个工作表(EXCEL2003最多可创建255个工作表),这样可使一个文件中包含多种类型的相关信息,用户可以将若干相关工作表组成一个工作簿,操作时不必打开多个文件,而直接在同一个文件的不同工作表中方便地切换。
默认情况下,EXCEL的一个工作簿中有3个工作表,名称分别为Sheet1、Sheet2、Sheet3,当前工作表为Sheet1,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增减工作表和选择工作表。
单元格:是组成工作表的最小单位。
EXCEL的工作表由65536行、256列组成,每一行列交叉处即为一单元格,有65536×256个。
列名用字母及字母组合A~Z,AA~AZ,BA~BZ,……,IA~IV表示,行名用自然数1~65536表示。
每个单元格用它所在的列名和行名来引用,如:A6、D20等。
每个单元格可容纳32000个字符。
第二节EXCEL2003工作表的建立和编辑方法一、建立、保存和打开工作簿:1、新建工作簿:启动后:自动打开一个名为Book1的空白工作簿,包含Sheet1、Sheet2、Sheet3三张空白工作表。
建立新的工作簿: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默认模板“文件”-“新建”-“常用”标签“电子表格模板”(发票、费用报表、采购单…)2、打开工作簿:“文件”-打开或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3、打开最近编辑过的工作簿:“文件”菜单底部4、保存工作簿:“文件”-保存或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5、关闭工作簿:(若要关闭所有打开的工作簿,按Shift 的同时单击“文件|关闭所有文件”)二、选定工作区域:对工作表的操作实际是对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的操作。
1、单元格的选取:用鼠标、键盘或直接在单元格名称框中输入或在“编辑”-定位2、整行整列的选取:(1)单击行号或列标(2)连续几行或几列:沿行号或列标拖动或选第一行,按Shift,选最后一行。
(3)不连续的选取:按Ctrl。
3、单元格区域的选取:连续区域:拖动鼠标或点第一单元格,再Shift,再最后一单元格。
不连续区域:按Ctrl。
4、整个工作表的选取:点击“全选”按扭(左上角列标和行号交叉处的灰色矩形块)三、数据输入:在工作表中可输入两种数据――常量和公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公式以等号(=)开头。
常量类型有三类:文本型、数值型和日期时间型。
常量的输入方法:输入时不仅可直接从键盘输入还可自动输入,并且可检查其正确性。
输入结束后按回车键、Tab键或鼠标单击编辑栏的“√”按钮均可确认输入。
按ESC或单击编辑栏的“×”按钮可取消输入。
1、三种类型的数据的输入:(1)文本输入:文本输入时向左对齐。
有些数字如电话号码、邮编常作字符处理,此时只需在输入数字前加上一个单引号,即当作字符左对齐。
当输入的文字长度超出单元格宽度时,如右边单元格无内容,则扩展到右边列;否则将截断显示。
(2)数值输入:数值包含0~9、+、-、E、e、$、/(分号)、%以及小数点和千分位符号(,)等特殊字符。
如:$50,000。
另外,Excel还支持分数的输入,如:12 3/4,在整数和分数之间应有一个空格,当分数小于1时,要写成0 3/4,不写0会被Excel识别为日期3月4日。
字符“¥”和“$”放在数字前会被解释为货币单位。
数值型数据在单元格中一律靠右对齐。
当输入数据太长时,Excel自动以科学计数法表示,如:3.45E+12;当单元格容纳不下一个格式化的数字时,就用若干个“#”代替。
Excel的数字精度为15位,当长度超过15位时,Excel会将多余的数字转换为0,如输入:1234512345123456时,在计算中以1234512345123450参加计算。
(3)日期时间数据输入:Excel内置了一些日期时间的格式,当输入数据与这些相匹配时,Excel将自动识别它们。
EXCEL2003已采用四位表示年份。
其常见日期时间格式为“mm/dd/yy”、“dd-mm-yy”、“hh:mm (AM/PM)”。
默认方式:右对齐。
输入日期时,可用斜杠(/)或减号(-)分割日期的年、月、日。
输入时间时,按××时:××分:××秒格式。
若按12小时制输入时间,则应在时间数字的末尾空一格,随后键入字母a或p,比如7:20 a(但显示为7:20 AM),缺少空格将被当作字符数据处理。
同时输入日期和时间,在中间用空格分隔。
如输入1999年1月3日下午4:30,则可输入:1999/1/3 16:30或99/1/3 4:30 p(但时间均显示为24小时制)。
[注]:若要输入当天的日期,可按快捷键Ctrl+;(分号)若要输入当前时间,可按快捷键Ctrl + Shift + :(冒号)或Ctrl + Shift + ;(分号)2、数据自动输入:如果输入有规律的数据,可使用Excel的数据自动输入功能,它可以方便快捷地输入等差、等比以及预定义的数据填充序列。
(1)自动填充自动填充是根据初始值决定以后的填充项,用鼠标拖曳初始值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即可完成自动填充。
自动填充可实现以下几种功能:●单个单元格内容为纯字符、纯数字或是公式,填充相当于数据复制。
●单个单元格内容为文字数字混合体,填充时文字不变,最右边的数字递增。
如初始值为A1,填充为A2,…●单个单元格内容为Excel预设的自动填充序列中一员,按预设序列填充。
如初始值为一月,自动填充为二月、三月、……●可通过“工具|选项|自定义序列”来添加新序列并储存起来供以后填充时使用。
●如果有连续单元格存在等差关系,则先选中该区域,再运用自动填充可自动输入其余的等差值,拖曳可由上往下或由左往右拖动,也可反方向进行。
(2)特别的自动填充:如果自动填充时,要考虑是否带格式或区域中是等差还是等比序列,则自动填充时按住鼠标右键,拖曳到填充的最后一个单元格释放,将出现“自动填充快捷菜单”,可进行各种选择。
(3)产生一个序列:步骤如下:●在单元格输入初值并回车;●用鼠标单击选中第1个单元格或要填充的区域,选择“编辑|填充|序列”。
3、输入有效数据:●可预先定义一个或多个单元格允许输入的数据类型、范围:选定单元格-“数据|有效性”●对已输入的数据可进行审核:选定数据-设置有效性-“工具|审核”-显示“审核”工具栏-单击“圈释无效数据”。
四、使用公式与函数:1、使用公式:公式以“=”或“+”开头。
(1)公式运算符:公式中可使用的运算符包括:数学运算符、比较运算符、文字运算符。
数学运算符:+、-、*、/、%、^等。
比较运算符:=、>、<、>=、<=、<>,其值为逻辑值:TRUE或FALSE文字运算符:&(连接)将两个文本连接,其操作数可是带引号的文字,也可是单元格地址。
运算的优先级:数学运算符>文字运算符>比较运算符。
数学运算符中:%>^>*、/>+、-比较运算符:优先级相同同级运算从左向右依次运算。
(2)公式输入:在编辑栏输入:选定单元格-输入“=”或“+”号和公式-回车或单击编辑栏中的“√”。
在单元格输入:双击单元格-输入“=”或“+”号和公式-回车或单击编辑栏中的“√”。
2、使用函数:函数的形式为:函数的名称(参数1,参数2,…)其中参数可是常量、单元格、区域、区域名、公式或其他函数。
(1)函数输入:有两种方法:一为粘贴函数;一为直接输入法。
粘贴函数输入法:单击“常用”工具栏的或“插入|函数”或单击编辑栏中“=”号按钮,出现“公式选项板”,再单击编辑栏左侧函数下拉列表框的向下箭头,进行选择。
[注]:在参数框中输入无把握的参数时可单击参数框右侧“折叠对话框”按钮,以暂时折叠对话框,方便选择单元格区域。
直接输入法:如果对函数名和参数都很清楚,可直接输入函数。
如“=average(a1:c2)”。
[注]:掌握常用几个函数的使用:sum average max min count(2)自动求和:3、单元格引用与公式的复制:单元格引用有三种方式: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
(1)相对引用:如A1、B5等。
方便公式的自动复制。
(2)绝对引用:在行列前均加上“$”符号,如$B$5、$AC$6。
不能进行公式的自动复制。
(3)混合引用:在行号或列号前加上“$”符号,如$A1,A$1。
三种引用输入时可互相转换:在公式中用鼠标或键盘选定引用单元格的部分,反复按F4键可进行引用间的转换。
转换的规律如下:A1-$A$1-A$1-$A1-A1引用同一工作簿的不同工作表中的单元格,需在工作表名与单元格引用之间加“!”。
如:Sheet2!B6+Sheet1!A44、区域命名:除了冒号表示方法以外,还可自己命名:“插入|名称|定义”五、数据编辑:1、数据修改:有三种方法:一是在编辑栏修改,二是直接在单元格单击修改,三是双击单元格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