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车型驱动桥后桥壳开裂分析
油污覆盖,但仍能观察到明显的疲劳辉纹,辉纹大小间距不等。 疲劳
扩展区所占面积较小,而在整个断口上瞬断区所占面积较大,瞬断
区大部分区域因磨损而现光亮。
2 断口微观观察
断口经超声波清洗,去除杂质及油渍后放在扫描电镜下进行
观察,确认微观形貌,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疲劳辉纹。 源区附件为
焊缝区, 该区域存在较为严重的磨损, 推断为后桥壳开裂后形
图 1 后桥壳整体结构图
图2 失效样件外观
观察断口形貌,发现断口表面较为平整,有少量的塑形变形,端
口上可观察到较为明显的疲劳源区和疲劳弧线,裂纹扩展方向为沿
后桥壳周向,瞬断区出现了严重的磨损,后桥壳源区起源于焊缝区
外表面一侧。 为进一步对断口进行观察,将断口放于显微镜下进行
观察,后桥壳源区起源于焊缝外表面一侧,为点源特征,源区被少量
加工缺陷特征。 金相组织分析表明,桥壳基体组织中含有带状颗粒
无偏析,但偏析程度较弱,对桥壳疲劳性能影响较小。 通过化学元
素分析,失效件的化学元素满足标准要求。
后桥壳工作过程中受力情况复杂,除了受弯矩的作用还承受
扭矩作用,其疲劳寿命不仅随冲击载荷的应力幅和应力循环次数
增大而减小,同时与所承受的应力平均值的大小密切相关,应力平
关键词:驱动桥后桥壳;钢板弹簧;开裂;断口分析
驱动桥后桥壳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但支撑着汽车的 重量,将载荷传递给车轮,还承受制动工况、驱动工况、横向工况、 纵向工况及上下跳工况产生的力或力矩, 并经悬架传递给车身或 车架。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道路条件的千变万化,桥壳受到车 轮与地面间产生的冲击载荷影响,可能引起桥壳变形或开裂,甚至 断裂,因此驱动桥后桥壳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同时其内部装 有减速器、差速器、车轮传动装置及齿轮油,不但可以保护上述零 部件受到外界的破坏, 还可以通过内部的齿轮油润滑零部件之间 的摩擦,降低零部件摩擦产生的温度,提高其寿命,所以合理的设 计制造驱动桥后桥壳是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和操作性的重要措 施,如驱动桥后桥壳失效,会影响整车操稳,甚至发生交通事故,威 胁生命。
科学实践
某车型驱动桥后桥壳开裂分析
张清华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某款车型在矿区山路行驶过程中,驱动桥后桥壳在钢板弹簧位置附近发生开裂,有齿轮油渗出,此失效后桥壳为钢板冲压件, 通过气体保护焊焊接而成,其主体为上下两半冲压件。 本文主要对失效件断口通过宏观观察、微观分析、金相检测,确定后桥壳开裂性质,分 析可能开裂的原因。
· 280 ·
行驶过程中受到较大应力作用,导致后桥壳失效。 针对焊缝处开裂
做如下处理:
①焊接完成后,对焊道进行去应力处理,如敲击焊道、传统的时
效处理、局部热处理等;
②增加焊丝的强度,提高自身的机械性能;
③优化焊接方式,收弧起弧位置避开应力集中或开裂位置。
参考文献: [1] 陈 传 尧.疲 劳 与 断 裂[M]. 武 汉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出 版 社 ,2001. [2] 刘 惟 信.汽 车 设 计 [M]. 北 京 :清 华 大 学 出 版 社 ,2001. [3] 刘 鸿 文.材 料 力 学 [M]. 北 京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1992. [4] 杨 学 桐.金 相 检 验 [M]. 上 海 :上 海 科 学 普 及 出 版 社 ,2003.
成。 疲劳辉纹附近的高倍形貌,该区域为疲劳扩展前期,可以看
到少量短小的疲劳辉纹,瞬断区主要以韧窝特征为主,并伴有磨
损特征。
3 金相分析
分别沿平行和垂直于断口的方向即沿桥壳的横向和纵向,制取
桥壳基体的金相试样,并进行组织形貌观察,主要为铁素体和颗粒
状物且存在带状颗粒物偏析。
4 化学元素分析
去除失效件表面保护层,从失效件本体上取样进行化学元素分
析,分析结构如表 1:
表1
元素( %)
C
S
Si
Mn
P
要求
≤0.21 ≤0.035 ≤0.3 ≤1.5 ≤0.035
失效件
0.16
0.006
0.11 1.18
0.007
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失效后桥壳所用材料化学元素满足标准要
求。 5 分析结论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后桥壳开裂断口表面可见明显的疲劳辉
纹,疲劳条带特征,表明此开裂为疲劳开裂,疲劳源区起源于焊缝,
均值越大,其疲劳寿命越短。 失效汽车行驶在矿区地带大增加,造成后桥壳出现破
坏。
综上,后桥壳工作过程受到较大的应力作用,在易于萌生裂纹,
工作应力较大的焊缝区域产生裂纹,裂纹产生后在变化载荷的作用
下逐渐扩展,最终导致桥壳疲劳开裂。
6 经验总结
后桥壳开裂位置位于焊缝处,且焊缝处易产生应力集中,汽车
某款车型在矿区行驶过程中,驱动桥后桥壳开裂,对失效件进 行分析,结果如下:
1 宏观观察 驱动桥后桥壳外观及开裂位置见图 1, 桥壳的开裂位置在桥壳 背面,位于钢板弹簧支座附件,与车辆前进方向相反,沿桥壳周向分 布,后桥壳表面为电泳黑漆处理,开裂区域附件未见撞击、磕碰等异 常损伤。 在后桥壳上截取失效位置,外观见图 2。
桥壳在进行气体保护焊焊接时,焊缝处的金属在冷却时会收缩,往
往在焊缝内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在较大的外力作用下容易醒焊缝
边缘发生开裂。
断口的观察结果表明,后桥壳开裂断口成疲劳开裂特征,间距
大小不等的疲劳辉纹表明开裂过程经历了受力大小不等的多个阶
段,裂纹源位于焊道处,为点源特征,裂纹源附件未见气孔、夹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