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人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孔雀舞是傣族代表性的舞蹈。
由于历代民间艺术人的精心创造,形成了各具特色,不同流派的孔雀舞。
傣族的许多村寨都有擅长于跳孔雀舞的人。
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它不只在重要热闹的民族节庆中单独表演,也常常融合在集体舞"嘎光"中。
孔雀舞具有维系民族团结的意义,其代表性使它成为傣族最有文化认同感的舞蹈。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傣族孔雀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孔雀作舞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
孔雀舞的内容,多为表现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晒翅、展翘、抖翘、亮翅、点水、蹬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
感情内在含蓄、舞蹈语汇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的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有三道弯舞姿造形,手形及手的动作也较多,同一个舞姿和步伐,不同的手形或手的动作,就有不同的美感和意境。
提到孔雀舞,就不得不提起,中国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和她的作品《雀之灵》。
在温婉的音乐当中,杨丽萍渐渐出现。
她的长裙洁白胜雪,服顺地贴着。
远远地,仿佛就是一只不食人间烟火的孔雀,高贵优雅的孔雀。
她用柔嫩的腰肢,灵活的手指,轻盈的双脚,舞出神秘的境界。
她的大眼,在向我们传递怎样的情感;她的嘴,一张一合,时而上扬时而下垂;她的发髻上的装饰,孤傲地站立着……炯炯有神的妙眼在眉目传情。
红润小巧的嘴在讲述悠
远的故事华丽高贵的发髻,在宣布美的神气。
一只孔雀,在高视阔步。
她时而侧身微颤,时而急速旋转,时而慢移轻挪,时而跳跃飞奔……
像一潭水,被石子一击,起了涟漪,一圈一圈荡漾开来。
左手指尖柔韧地蠕动,一阵一阵传递给右手指尖。
长指甲晶莹闪耀,美妙地悸动着。
起先是轻微的小浪,然后加强,最后在那刻释放了。
波动在柔美的动作中。
她细碎的舞步,忽而如流水般疾速,忽而如流云般慢挪,忽而如雨点般轻快,忽而如击石般坚健。
不管怎样的舞步,都给人以柔中带刚,刚中带柔的感觉。
不禁点头示意。
瞧哪,长裙飞起来了!瑰丽的美呀!一只真正的孔雀!一幅画,忽然间描上了色,会觉得惊讶吗?旋转,踩点,仰视,升华!所有的情感在交织中凝聚,又在
凝聚中膨胀,最后在膨胀中爆发!舞蹈的光芒笼罩了整个舞台。
她似乎舞得更投入了。
在翻飞中她选择了飞腾!
募地,音乐缓下来了,她的动作缓下来了。
她开屏阔步着。
那份自信,出于对己的信任。
她在踏步,她又加快了!
亦真亦假,似实似虚。
飞扬的活力在释放高傲的能量。
忘怀的舞者在尽情欢跃!
渐渐地,慢了,缓了,顿了,停了。
浓缩在光圈中,孔雀停止了华丽的舞蹈,静下来,立成了一尊高贵的雕像,却又真实地轻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