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编号:AN-QP-HT282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cedures Or Steps Formulated T o 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Daily Production, WhichMust Be Followed By Relevant Personnel When Operating Equipment Or Handling Business, Are Usually Systematic Documents, Which Are The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Of Operators.编辑: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掘进工操作规程通用范本掘进工操作规程通用范本使用指引: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保证本部门的日常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有效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操作设备或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通常为系统性的文件,是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一、开工前守则(一)规程的学习和考试1、凡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学习该项工程的作业规程或施工措施,要学懂弄通。
熟悉工程的规格质量、施工方法、安全措施和避灾路线。
2、参加施工作业规程或施工措施学习的每个人员,都要在该作业规程或措施的学习贯彻记录表内签字或盖章。
3、参加施工的每个干部和工人,对其工作地点的作业规程或措施学习后,还要参加考试,经评卷及格者才能参加施工。
不及格者要补考及格后方可参加施工。
(二)开工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4、开工前准备好所用的工具。
并检查这些工具是否完好。
5、检查工作范围内的顶板支架是否完好。
如发现支架损坏等不安全因素,要先处理好后再做其它工作。
6、检查工作面的通风情况。
风筒口距工作面的距离是否超过规定,检查瓦斯、温度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如超过规定,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汇报调度室,采取措施处理。
7、检查工作面控顶距是否超过作业规程规定。
如超过规定,应立即采取临时支护。
8、有中、腰线的巷道,开工前必须先看中、腰线和工程质量。
中、腰线如有问题,及时进行校正。
如质量不合格,要返工处理好再掘进。
9、开工前要检查机电设备。
如凿岩机、风钻、装岩机、小绞车、水泵等。
试运转是否正常,有问题立即进行处理。
10、新拉门的架棚巷道,在拉门前必须先将拉门前后的其它棚子进行加固,方可进行架设抬棚。
11、准备好所使用的支护材料及放炮器材。
12、在上、下山拉门时,信号装置必须提前设好。
(三)顶板管理1、每班开工前及放炮后进入工作面,首先要进行找顶工作,认真执行好“一定三找”工作,将松动岩石清除掉。
2、找顶人员要站在安全地点,并要保证退路畅通。
3、找顶工作应从完整支护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
上山掘进工作面则由帮顶较好的一侧开始进行找顶,先顶部及迎头后两帮依次进行。
顶板较高,用长撬棍进行找顶,找顶时要防止矸石顺杆而下。
4、找顶人员必须由带班队长或组长亲自进行。
一人找顶,一人监护,监护人要站在找顶人的侧面。
5、遇有大矸石或岩石离层,找不下来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6、敲帮问顶时,找顶人要戴手套,以防矸石掉落擦伤手。
顶、帮敲击发出“空空”的声音时,必须顺着裂隙、层理慢慢将其找掉。
7、按作业规程进行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二、打眼1、打眼前的准备①采用凿岩机打眼时,在打眼前必须检查风、水管是否完好,其连接头是否牢固,凿岩机零部件是否齐全,螺丝是否紧固,并注油进行试运转。
②检查钎子是否有弯曲现象,凿岩机钎子中通孔有无堵塞。
如钎子弯曲不直或中通孔堵塞不透气,应进行更换;③检查钎头刃角是否锋利,合金片是否缺损或脱落,钎头水孔有无堵塞,不合格钎头应进行更换;2、打眼工作面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打眼。
①工作面局扇停风,工作面风水管路停风或停水。
②工作面20米范围内瓦斯含量达1%时,或掘进工作面内,局部积聚瓦斯浓度达到2%时。
③工作面有未处理完的残、瞎炮。
④工作面安全存有隐患。
3、打眼前必须看好中、腰线,按作业规程中的爆破图表所规定的眼位、方向、深度进行打眼。
4、打眼时,应把凿岩机操纵阀开到轻运转位置,待眼位稳固并钻进20mm~30mm后,再把操纵手柄扳到中速运转位置钻进。
当钻进约50mm,且钻头不至于脱离眼口时,再全速钻进。
5、用风钻打眼过程中,要经常来回窜动钎子进行排粉。
特别是在松软煤(岩)层中打眼,更应增加排粉次数,防止发生卡钎现象。
6、用凿岩机打眼时,应先开水后开风。
打完眼后,应先关风后关水。
打眼过程中给水要均匀适当,防止水量过大或过小。
开眼工开完眼后,应及时撤到打眼工的后侧方,禁止在凿岩机前及钎子下面。
7、用凿岩机打眼时,在打眼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风、水管的联接头是否牢固,有无脱扣现象。
如接头不牢,应停钻处理好后再开钻。
8、打眼时,凿岩机、钎子与打眼方向要保持一致。
推动要均匀适当,打眼工,要躲开眼口方向,站在凿岩机侧面,两腿前后错开,脚蹬实底。
禁止骑气腿上打眼,防止断钎时扑倒伤人。
9、禁止将钎子当其它工具用。
若发现钎子变形弯曲,必须进行更换,否则不准使用。
10、钎头与钎子的连接要牢固。
在打眼过程中,若发现钎头合金片脱落时,必须及时更换,否则不得继续打眼。
11、打眼中,领钎人不准带手套,袖口必须扎紧,脖子上的毛巾头必须塞到工作服领口里面并扣好,防止钎子转动而扭卷伤人。
13、眼位过高时,必须搭设牢固的工作台,不准蹬在支架上打眼。
14、在倾角超过25度以上的上山工作面打眼,其后方要设遮档拦,以防人员滑下而发生人身事故。
15、在下山工作面打眼,应将底部浮煤、浮矸清理到实底。
每打一个眼,钎子拔出后,应及时插上木塞,以防岩粉将眼堵住。
如有积水应排净,禁止在水中打眼,以防打在残眼上。
16、在打眼过程中,如发现煤、岩层出水、瓦斯涌出等异常现象时,要停止打眼工作,并汇报矿调度室。
17、工作面装药时不得打眼,严禁打眼与装药同时作业。
18、处理瞎炮的炮眼,必须在与原炮眼相距不小于300mm的距离,并平行原炮眼方向,严禁与原炮眼斜交。
19、打完眼后,将打眼工具、设备撤出工作面,存放在安全地点。
将风、水绳盘放整齐。
20、打眼时要采取防尘措施。
凿岩机打眼一定要湿式打眼,凿岩机打眼要采取中心供水或侧式供水防尘,严禁打干眼。
三、支护(一)临时支护1、架棚巷道、锚喷、锚杆支护巷道都要使用前探支架。
新拉门处的掘进进尺够前探梁的长度时,就要使用前探支架。
2、支设前探支架,其操作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放炮前应将前探支架紧固,防止打倒棚子;②前探支架的长度和材料都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③放炮后首先找净工作面帮顶活石,整理放炮打歪斜的支架,并加固接顶;④松动前探梁的固定点,将外面一个固定点移到最前面的棚子上(锚杆上),向前窜动前探梁。
其窜动探出的长度,从新的固定点算起,不得超过规程规定;⑤前探梁的固定方式和位置、根数都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⑥前探梁必须刹紧背牢。
(二)永久支护1)、架棚支护1、对于平巷、倾斜巷道、交岔点、弯道处棚子,必须按照局部支护的施工大样图所对每架棚的具体要求进行架设。
2、支棚要及时,棚子距工作面不能超过作业规程或施工措施中所规定的最大控顶距。
如放炮后最大控顶距超过规定而又无法正规支架时,要进行临时支护。
架设临时支架必须按照作业规程和施工措施所规定的临时支架形式和要求进行。
3、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支棚前要对顶、帮围岩认真检查,并找净帮顶活石、危石,对一时无法排除或找不下来的松动岩石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控制好,只有认为安全时,才能进行支护工作。
4、架棚前必须备齐备好所用的支架材料、工具以及需要搭设脚手架的材料等,并要仔细检查材料的规格,材质是否符合规定。
对不符合规定的材料和不能保证安全的工具一律不准使用。
5、架棚前要首先看好中、腰线,前探挑棚梁时,量好棚距、棚梁两端间拉线绳、挂半圆调平。
按作业规程要求,将腿窝扒够深度并清出实底。
给棚腿时,棚腿与棚梁接口处必须严密吻合,给好棚卡子、皮垫及拉杆,无问题后方可背顶背帮。
刹帮顶要按设计规定位置及数量要求刹紧背实。
6、在倾斜巷道内架棚时,要按作业规程中规定的迎山角架设。
其两帮必须有防止棚子向下方倾斜的可靠措施。
2)、锚杆支护1、打眼前要敲帮问顶。
找掉危石,发现顶板不好,必须支设护身点柱,然后再打锚杆眼;2、根据设计要求,检查巷道规格,然后再定眼位,并作出标记;3、锚杆眼的方向与岩层面或主要裂隙面要成较大角布置。
如果岩层层面与裂隙面不明显时,应尽量垂直巷道轮廓线布置。
高度不大的巷道,其顶部锚杆眼要使用套钎(短、中、长)的方法打眼;4、锚杆眼的直径、深度、间距、排距及布置形式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施工;5、要用压风将眼内岩粉和积水吹干净。
6、安装前必须检查锚杆眼的眼位、眼径、眼深、巷道规格、锚杆部件等。
如发现有不符合设计规定的,要进行处理。
7、锚杆的外露长度要符合设计规定。
8、严禁撬弯杆体,禁止在托盘上垫木头、石块或多加托板。
9、托盘要与巷边围岩表面接触严实。
3)、喷射混凝土支护1、检查巷道掘进规格、质量,并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2、巷道两帮基底必须清理干净,并要达到设计深度。
3、初喷前首先敲帮问顶,找净活石。
初喷和复喷前,必须用风水冲刷岩壁,当围岩不宜见水时,可单独以压风吹净岩壁浮尘。
4、作业开始时,喷射机应先给风,再开喷浆机,然后给水,最后给料。
结束时先停料,待料用完后停喷浆机,最后关闭风、水阀门。
并将喷射机斗加盖,防护好。
5、向喷射机中加料,要过筛,要保持连续和均匀。
喷射机正常运转时,料斗内要保持足够的存料。
6、复喷前在拱顶、拱肩、拱基线等处每隔10米打点拉线并在拱基线上挂垂线,严格拉线复喷,以保证喷厚和平整度。
7、对影响喷浆的障碍物必须拆除,如不能拆除的必须加以保护。
8、高度大于3米的巷道或硐室工程,要搭设工作平台。
喷射时,喷头距岩面不得超过1米。
9、喷射作业中发现堵管时,采取敲击法输运料。
如用高压风吹时,其压风不准超过0.4MPa。
同时要放直输料管,按住喷头,喷头前方严禁站人。
正常作业时喷头不准对人。
如果喷浆机发生故障,严禁带电处理,送电前要与有关人员联系好。
10、喷射机与喷射手之间不能直接联系时,应配备专用的联络信号。
11、喷射手应配2人,1人持枪喷射,1人辅助照明并负责联络、观察顶及喷射情况,以保证安全和喷射质量。
12、对喷射机具和风、水、电管线,进行全面检查,并试运转,若发现橡胶结合板磨损,压紧螺丝杆失灵,喷头出水不正常等,要及时处理。
13、带好防尘口罩、手套、眼镜或其它保护面具。
14、做好回弹物的回收利用。
15、停机前要吹净喷浆机内余料,停机后必须将喷浆机及周围清理干净,管路要盘放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