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员赛前如何调整

运动员赛前如何调整

田径运动员如何进行赛前调整
众所周知,赛前调整是比赛之前,必须要做好的工作,是运动训练的内容之一。

良好,有效地赛前调整是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有力保证。

赛前调整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把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心理状态调节到最佳水平去比赛。

然而,赛前调整的方法却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对理论较差特别是没有训练经验的教练员是一个不容易的问题。

2、讨论与分析
2、1赛前调整的生理机制
赛前调整的目的就是恢复。

前苏联首席体育专家马特维耶夫说“没有恢复就没有持续的训练”。

赛前调整的生理机制实际上就是人体能源物质由消耗阶段到超量恢复状态的转变过程。

人体能源物质的消耗在运动训练中表现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体能源物质的消耗阶段;第二阶段是能源物质的恢复阶段;;第三阶段是能源物质的超量恢复。

平时的每一次训练课后到第二次训练课时一般都能达到正常的能源物质水平。

一个训练周期是由多次训练课组成,那么,这个训练周期结束后,经过调整进而达到超量恢复水平,超量恢复完成之日也就是比赛进行最佳之时。

所有调整训练的安排应依此而定。

2、2赛前调整的时间
赛前调整的时间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

一般不能超过7天。

优秀田径运动员(如国家队,省队)的调整以5—7天为宜;而中学生田径运动员因其运动训练的强度和量远远不如专业运动员,因此,调整的时间3—5天就足够了。

这个调整时间的前提是必须进行至少一个小周期(比如一个月)的较大强度的训练。

实际上,超量恢复的形成也只能是在大运动量之后,小运动量谈不上超量恢复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指出,不同项目的运动员其调整时间也不一样。

长跑运动员调整时间较长,一般最少3天以上,而中跑、跳跃、投掷、短跑、球类运动员则3天就足够。

2、3赛前调整的内容
赛前调整并不意味着休息、不训练,而是一种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相对较小的训练。

这个期间的训练一般以柔韧性练习、游戏、专项技术的模仿练习为主,以完整练习技术的练习为辅,切忌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

如果比赛之前运动量过大,体内能源物质消耗过大,会引起审题的疲劳,进而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度,影响成绩的超常发挥。

进行较低强度训练的目的是使神经、肌肉处于一定的兴奋状态,而不是高度兴奋状态(这个状态应调整在比赛时),小运动量的目的是减小疲劳,促进超量恢复的出现。

总之,赛前调整训练是以柔韧练习和技术练习为主,应避免过度训练。

2、4赛前状态调整
赛前状态调整是比赛前运动员在心理和生理上表现的一些现象。

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肺通气量增加、心慌气短、小便频繁等。

这些都是运动员比赛之前心理紧张的表现。

教练员应及时了解每个运动员的赛前状态情况,首先做好思想工作,以鼓励安慰为主。

切不可将过多的有关比赛的信息透漏给学生,如:哪里的队员100米跑多快,说一定要拿冠军等。

这些话无形之中都会给运动员带来思想压力。

其次,抓好赛前调整训练,在技术上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三,比赛前应在物质方面做好准备,临比赛前一天一定要检查好自己的随身所带物品(如钉鞋等),避免比赛时慌神,影响成绩的发挥。

第四,比赛前为了让运动员得到积极的放松,可以让运动员听听音乐。

比赛前,听听慢节奏的,抒情一点的音乐,有时候可以促进睡眠,而到了比赛前一个多小时,做准备活动的时候,就听快节奏的,有利于把自己的神经系统调动起来,让自己更兴奋的音乐。

2、5赛前调整中的饮食
赛前调整期一般以主糖饮食为主,同时还应注意食物的酸碱平衡。

酸性食品摄入过多(如肉类),体内PH值趋于酸性就会影响成绩的高水平发挥,而应使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合理搭配,
尽量使体内PH值略趋碱性,这样有利于人体的运动。

食物的来源可以是面包、米饭、麦片粥、鸡蛋、瘦肉等。

新鲜的蔬菜水果大多是碱性食品不能少。

可以每天分2次喝2.5%的蔗糖水,蜂蜜500ml,最好的办法是每天喝2次5%葡萄糖溶液。

这样有利于体内肌糖原、肝糖原的大量储存,也有利于促进超量恢复。

饮料可以喝点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健力宝、红牛等。

注意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

因为脂肪摄入过多,在调整期容易形成皮下脂肪,影响体重和体型,而在一般情况下(长跑以下项目)脂肪是不参与供能的。

另外,还可每天服用维生素c
300mg,维生素e少量。

这2种维生素可以促进疲劳的恢复。

3、结论
3、1赛前调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使运动员达到超量恢复,这是一种科学的训练不是休息。

3、2赛前调整的时间、内容及运动量必须合理安排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一般时间不能超过90分钟,以柔韧练习和技术练习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