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隔热绝热材料性能检测导热系数检测方法1.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1.1.1 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保温、隔热、绝热材料导热系数的检测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保温、隔热、绝热材料干燥匀质试件导热2·K/W)的测定,且所系数(被测试件的热阻应大于0.1 m测定的结果均为在给定平均温度和温差下试件的导热系数。
1.1.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
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132 绝热材料名词术语GB 10294-198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B 10295-198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GB 10296-198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圆管法GB 10297-1988 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热线法护热平板法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GB 3399-19821.2 仪器设备1.2.1 量具应符合GB6342规定。
1.2.2 导热系数仪导热系数仪根据测试原理不同可分为分为防护热板式导热系数仪、热流计式导热系数仪等。
防护热板式导热系数仪示意图见图1.1,热流计式导热系数仪示意图见图1.2。
置装件试a双 b 单试件装置 1.1 防护热板式导热系数仪示意图图a单热流计不对称布置b 双热流计对称布置式件c 双试装置热流计式导热系数仪示意图图1.2检测程序1.3导热系数检测程EPS)1.3.1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序GB 10294-1988GB 或按测数热板EPS导系的定。
GB 10294-1988规定进行;仲裁方法时执行10295-1988.1.3.1.1 状态调节样品应去掉表皮并自生产之日起在自然条件下放置28d后进测试。
样品按GB/T 2918-1998中23/50二级环境条件进行,在温度(23±2)℃,相对湿度45%~55%的条件下进行16 h状态调节。
1.3.1.2厚度测量试件厚度应为25±1mm。
当仪器没有自动测厚功能时,建议在装置里、在实际的测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试件厚度。
当测试采用双试件时,试件厚度应为两个试件的平均值。
测量试件厚度的准确度应优于±5%。
1.3.1.3测试温度的选择冷热板温差15~20℃,平均温度(25±2)℃。
1.3.1.4试件安装安装试件前,确保试件表面干燥清洁。
将试件放入试件腔内,通过夹紧装置将试件夹紧,施加的压力一般不大于2.5kPa。
1.3.1.5 环境条件当检测设备对周边环境条件有所要求时,实验室应通过空调或其他方式将实验室环境达到相关要求。
1.3.1.6测试过程设置相关的试验参数(冷、热板温度、过渡时间、测量,开启检测装置,进行试验。
当试验进入稳定状态间隔等).后,进行数据采样,试验结束。
1.3.2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导热系数检测程序XPS板导热系数的测定按GB 10294-1988或GB10295-1988规定进行;仲裁方法时执行GB 10294-1988。
1 状态调节样品应自生产之日起在自然条件下放置90d后进测试。
样品按GB/T 2918-1998中23/50二级环境条件进行。
2厚度测量当仪器没有自动测厚功能时,建议在装置里、在实际的测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试件厚度。
当测试采用双试件时,试件厚度应为两个试件的平均值。
测量试件厚度的准确度应优于±5%。
3 测试温度的选择测定平均温度为:(10士2)℃和(25士2)℃,试验温差为15℃~25℃。
4试件安装安装试件前,确保试件表面干燥清洁。
将试件放入试件腔内,通过夹紧装置将试件夹紧,施加的压力一般不大于2.5kPa。
环境条件5当检测设备对周边环境条件有所要求时,实验室应通过空调或其他方式将实验室环境达到相关要求。
6测试过程设置相关的试验参数(冷、热板温度、过渡时间、测量间隔等),开启检测装置,进行试验。
当试验进入稳定状态后,进行数据采样,试验结束。
1.3.3 喷涂聚氨酯硬泡体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检测程序喷涂聚氨酯导热系数的检测按GB 10294-1988规定进行。
1 状态调节现场喷涂的样品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72h后进测试。
2厚度测量当仪器没有自动测厚功能时,建议在装置里、在实际的测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试件厚度。
当测试采用双试件时,试件厚度应为两个试件的平均值。
测量试件厚度的准确度应优于±5%。
3测试温度的选择测定平均温度为:23士2℃。
4试件安装安装试件前,确保试件表面干燥清洁。
将试件放入试件.腔内,通过夹紧装置将试件夹紧,施加的压力一般不大于2.5kPa。
5 环境条件当检测设备对周边环境条件有所要求时,实验室应通过空调或其他方式将实验室环境达到相关要求。
6测试过程设置相关的试验参数(冷、热板温度、过渡时间、测量间隔等),开启检测装置,进行试验。
当试验进入稳定状态后,进行数据采样,试验结束。
1.3.4 建筑物隔热用硬质聚氨醋泡沫塑料导热系数检测程序硬质聚氨醋泡沫塑料导热系数的测定按GB10294-1988或GB 3399-1982规定进行。
1 状态调节试样应在温度(23±2)℃,相对湿度45%~55%的环境中进行至少48h状态调节,要求进行陈化的试验,48 h的状态调节期可以包含在28天陈化期中。
2厚度测量当仪器没有自动测厚功能时,建议在装置里、在实际的测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试件厚度。
当测试采用双试件时,试件厚度应为两个试件的平均值。
测量试件厚度的准确度应优%。
5±于3测试温度的选择试验温差取15℃~20℃。
4试件安装安装试件前,确保试件表面干燥清洁。
将试件放入试件腔内,通过夹紧装置将试件夹紧,施加的压力一般不大于2.5kPa。
5 环境条件当检测设备对周边环境条件有所要求时,实验室应通过空调或其他方式将实验室环境达到相关要求。
6测试过程设置相关的试验参数(冷、热板温度、过渡时间、测量间隔等),开启检测装置,进行试验。
当试验进入稳定状态后,进行数据采样,试验结束。
1.3.5 柔性泡沫橡塑绝缘制品导热系数检测程序橡塑海绵导热系数的测定按GB 10294-1988进行,也可按GB 10295-1988或GB 10296-1988或GB 10297-1988进行;仲裁时执行GB 10294-1988。
1 状态调节样品的状态调节按GB/T 2918-1998进行。
厚度测量2.当仪器没有自动测厚功能时,建议在装置里、在实际的测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试件厚度。
当测试采用双试件时,试件厚度应为两个试件的平均值。
测量试件厚度的准确度应优于±5%。
3测试温度的选择测定平均温度分别为-20℃、0℃、40℃。
4试件安装试件安装前,在冷板角(或边)与防护单元的角(或边)之间垫入小截面的低导热系数的支柱以限制试件的压缩。
在确保试件表面干燥清洁情况下,将试件放入试件腔内,通过夹紧装置将试件夹紧,施加的压力一般不大于2.5kPa。
5 环境条件当检测设备对周边环境条件有所要求时,实验室应通过空调或其他方式将实验室环境达到相关要求。
6测试过程设置相关的试验参数(冷、热板温度、过渡时间、测量间隔等),开启检测装置,进行试验。
当试验进入稳定状态后,进行数据采样,试验结束。
1.3.6绝热用岩棉、矿渣棉检测程序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导热系数的测定按GB 10294-1988进行;仲裁GB 10296-1988或GB 10295-1988进行,也可按.时执行GB 10294-1988。
1 状态调节样品的状态调节按GB/T 5480.1的规定进行。
2厚度测量当仪器没有自动测厚功能时,建议在装置里、在实际的测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试件厚度。
当测试采用双试件时,试件厚度应为两个试件的平均值。
测量试件厚度的准确度应优于±5%。
3测试温度的选择测定平均温度分别为70~75℃。
4试件安装试件安装前,在冷板角(或边)与防护单元的角(或边)之间垫入小截面的低导热系数的支柱以限制试件的压缩。
在确保试件表面干燥清洁情况下,将试件放入试件腔内,通过夹紧装置将试件夹紧,施加的压力一般不大于2.5kPa。
5 环境条件当检测设备对周边环境条件有所要求时,实验室应通过空调或其他方式将实验室环境达到相关要求。
6测试过程设置相关的试验参数(冷、热板温度、过渡时间、测量间隔等),开启检测装置,进行试验。
当试验进入稳定状态后,进行数据采样,试验结束。
.1.3.7 其他材料导热系数检测程序其他保温、隔热、绝热材料导热系数检测程序可参照上述方法或其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进行。
1.4 检测结果计算与表示1.1.1 防护热板法防护热板法中导热系数按式1.1计算。
?Q?d??)T-A (T21)1.1 …………………(式中:其值等—加热单元计量部分的平均热流量,Q—W于平均发热功率,;d m—试件平均厚度,;——KT试件热面温度平均值,;—1—试件冷面温度平均值,K;T —22。
)2,mA —计量面积(双试件装置需乘以—注2:当双试件装置时,导热系数为两块试件的平均?值。
热流计法1.1.2.热流计法中导热系数按式1.2计算。
?d???fe?T-T21…………………(1.2)式中:f2·V);热流传感器的标定系数,W/(m ——e —热流传感器的输出,V;——试件热面温度平均值,KT;—1—试件冷面温度平均值,KT;—2d —试件平均厚度(双试件为两试件厚度的平—均值),m。
f?ef?ef?e:当采用单试件双热流传感器对称布置时,注32211 = 0.5(+ );注4:当采用双试件装置时,导热系数为两块试件?的平均值。
1.1.3 原始数据记录1 样品名称及规格型号;2 试件的制备过程;试件的状态调节;34 检测装置的型式及运行情况;5 测试条件下试件的厚度及夹持压力;6 数据采集:达到稳定条件后试件的平均温差、平均温度、热流密度的采样值;7 数据整理:结果的计算及表示;8 检测时间、检测人员、审核人。
1.6检测报告内容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 委托和生产单位;2样品名称、规格、制备方法、状态调节的情况;3 检测依据、检测设备、检测项目、检测类别和检测时间,以及报告日期;4检测参数:测定时试件的厚度、夹持压力、平均温差、平均温度、热流密度;5检测结果:试件的导热系数;6测试人、审核人及负责人签名;7检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