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综合测评管理办法(试行)文研〔2010〕2号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着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决定精神,逐步建立起以科研工作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实现研究生教育与科研工作的更紧密结合,使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要求,落实到导师与研究生的利益关切上,从而充分调动广大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为配合学校全面推行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的相关工作,根据暨研〔2009〕115号“暨南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奖学金评定及管理办法(试行)”、暨研〔2009〕116号“暨南大学关于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决定”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机构:1、学院综合测评领导小组由学院及系、所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人员、研究生工作秘书组成(文件另发)2、各专业点学科组综合测评领导小组由研究生所在学科组导师代表组成(文件另发)二、评选程序:1、先由研究生根据本人一年来的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自评并打分。
2、业务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开题报告和科研工作情况)由所在学科组评分,测评成绩最后在各专业点内公布。
3、最后由学院综合测评领导小组汇总各专业点学生的测评成绩并进行终评,同时按照各学科专业分别进行排名,以学校下达给学院各专业的奖学金A、B、C、D、各档名额布告相应的等级(奖学金等级见暨研〔2009〕115号“暨南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奖学金评定及管理办法(试行)”)。
4、公布综合测评成绩的一周内,接受学生的相互监督,提出合理的意见,如发现问题,及时向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相关老师反映。
5、终评成绩张贴五天后,如无异议,学院将把评定的结果报学校研究生部审核执行。
三、时间安排:1、个人自评时间:每年7月20日止2、研究生综合测评领导小组考核时间:每年8月15日止3、终评时间:每年8月25日止四、评分原则:1、综合测评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课程成绩的打分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
学生不得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取消评选资格。
2、任何同学如果对评审过程持有不同意见,可向各级评定领导小组反映,但要有真凭实据。
3、为简化程序,激活机制,综合测评按照学校文件精神,并参考了在前期征询意见稿中大部分学生的修改意见,采取“刚性改革+柔性操作”为原则,所有参评的学生思想综合素质全部为60分及格起评,加分办法参照第五条的评分细则与标准执行(其它不在第五条规定的范围内的暂不考虑加分)。
4、综合测评总计分办法及学生科研情况计分办法均按照暨研〔2009〕115号“暨南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奖学金评定及管理办法(试行)”的评分和测评标准执行。
5、综合测评的成绩只作为评定学生获得奖学金的依据,而奖学金的名额及等级均按照学校下达给学院各专业的指标分配而定,学院只负责学生资格的审定与成绩的排序。
6、考虑到中文及历史两大学科的学生人数及不同专业特点,综合测评成绩按各专业进行单独排名,并根据学校下达的指标,以排名的先后顺序对应相应的奖学金等级。
7、奖学金的类别、等级及额度均按照暨研〔2009〕115号“暨南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奖学金评定及管理办法(试行)”所公布的标准执行。
奖学金评定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评定一次,二、三年级研究生未填写《综合测评表》的,视为接受D档奖学金。
8、为简化程序,第三学年博士生的奖学金评定工作,拟采用毕业论文答辩的方式,先由本人从学习态度、专业兴趣、科研潜力、特长等方面进行10~15分钟的陈述,提问答辩交叉进行,然后由所在专业学科组测评领导小组进行考核并排定名次。
五、评分细则与标准(按照学校测评标准):1、第一学年按照学校下达的各等级研究生奖学金指标,以学生入学综合成绩(初试及复试)排名评出。
2、第二学年硕士研究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公式:S=0.1S1+0.1S2+0.6S3+0.2S4 (1)3、第三学年,第2学年开课的硕士生按公式(2)进行综合测评成绩的计分评定:S=0.1S1 + 0.1S2+ 0.2S3+ 0.6S4 (2)第2学年无课程成绩的硕士生按公式(3)计分评定:S = 0.1S1+ 0.3S2+ 0.6S4 (3)其中:〔S1——思想综合素质,满分100分。
S2——业务综合能力,满分100分;S3——上一学年学位课与非学位课成绩加权平均分;S4——上一学年科研成果情况(发表论文、编著、科研成果、科研奖项、发明专利等(见附件1)。
〕A、学科成绩为上一学年学位课与非学位课成绩加权平均分。
[学科成绩=(∑上一年单科成绩×学分/上一年总学分) ×0.6]B、参评论文、著作、教材须是研究生本人入学后至参评之前(即每年的9月~次年的8月)期间正式发表或出版的,与本人所学专业相关,且未用于往年份评奖的学术研究成果。
(用稿通知无效)C、所有参评的论文、著作、教材等科研成果最终以计分的形式体现,只对有正式发行的(有刊号)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计分,并要求作者身份注明有“暨南大学”字样,没有注明的一律不加分。
D、为鼓励同学们潜心学术研究,提高学术论文质量,参照学校社科处有关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分类原则,把学术刊物分为A1、A2、A3、B、C五档。
如属在期刊目录分类中找不到档次的学术论文,由学生所在专业学科组测评领导小组讨论决定。
E、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达到一定字数要求。
权威期刊只要内容属于学术论文的无字数的限制,其它档刊物每篇须4千字以上。
F、专著类第一作者300分、第二作者200分、第三作者100分,并以此递减。
教材类200分。
〔凡写有“××著”字样的视为专著,写有“编著”、“编”、“编译”、“译”等字样的均列入教材类计分。
多人合著(编)的按所写章节占全书比重计分〕G、获得省级以上优秀(先进)荣誉称号者,包括省优秀团员、省优秀团干、南粤优秀研究生者直接定位A级奖学金。
获得校、院级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一等奖的加5分,二等奖加3分。
H、担任校、院研究生会干部满一年并考核合格者,主席团加3分,部长加2分,副部长加1分。
担任班长、党支部书记者满一年并考核合格者,加2分。
未满一年工作年限者不加分。
I、获得各类比赛获奖者:国家级一、二、三等奖以上的加10分,荣誉称号的加6分。
(国家权威机构组织的文体学术活动,获奖者加分,参与未获奖者不加分)。
省市级一、二、三等奖以上的加5分、荣誉称号的3分(省市级权威机构组织的文体学术活动,获奖者加分,参与未获奖者不加分)校院级一、二、三等奖以上的加3分,荣誉称号的2分(如校运会、教学比武大赛、研究生杯足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辩论赛、文明宿舍评比、等),参加学院一级品牌活动的,如语言艺术欣赏晚会、诗歌节等表演。
红诗红歌会的可以加1分。
获得多项荣誉的学生可累计加分。
如“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设计大赛、团省委或团中央或者教育部组织的各项征文、书画大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等,可按照获奖等级加分。
J、参加社会实践加分项:参加国家级志愿服务的,满足相应的志愿时可加6分,如奥运会志愿者等;参加省市一级志愿服务的,满足相应的志愿时,加4分,如亚运会、亚残运会等。
参加校院一级志愿服务队的,满服务时数,可以加2分,如历史景点志愿讲解员服务队,warm touch 服务队等。
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及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课按照等级及获奖情况加分。
如在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的,获得相关部门表彰的,荣誉称号可以累加。
国家级加5分,省市级加3分,校院级加2分。
个人参加的校外实习不加分。
K、获得各种科研奖励的计分办法见附件1表3。
(若奖项不分等级的,按相应级别二等加分)L、各种加分的计算周期均为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8月。
六、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学位、定向、委培、与外单位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或档案不在学校的研究生不参加奖学金的评定)在上一学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或违反暨研〔2009〕115号“暨南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奖学金评定及管理办法(试行)”第三章第八条的其中一条者),次学年不得申请高等级的奖学金,自动列入D等奖学金1、在提交的申请资料上,提供不实信息或隐瞒不利信息者。
2、明显学术行为不端、考试作弊或因违规违纪行为而受院级以上处分的。
3、参加非法组织及活动的。
4、学位课考试成绩低于70分、非学位课考试成绩低于60分而需重修或补考者,研究项目或计划无法完成的。
5、中期考核不通过的(诸如学位课平均成绩低于75分的)。
6、导师对研究生考核评价不合格者,或本人未能履行其当年助研、助教或助管责任者。
7、社区表现不良的。
8、无故不按时报到注册者。
9、超过本专业规定的学习年限者,或因本人健康或其他原因提出休学的10、无故不参加校、院、系规定的集体活动者。
七、考虑到各专业点实际情况的不同,本细则只是指导性的文件。
各学科组或专业点可结合本专业实际,参考学校、学院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测评评分细则。
八、本细则适应于2009年及以后入学的全日制研究生的奖学金的评定。
九、本细则由文学院研究生与文科基地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十、其它未尽事宜,参照“暨南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奖学金评定及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执行。
十一、本细则从公布之日起实行。
暨南大学文学院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三日附件1:科研附加分计算方案表一、研究生发表论文计分表(分/篇)刊物类别专著A1 A2 A3 B C 作者顺序分值(1,2)300,200 100,50 70,30 50,10 30,0 10,0 注:1、论文分类按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分类原则;2、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的按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确定;3、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按特殊论文计分。
直升A档奖学金。
4、不属以上5档的论文,交由所在学科组测评领导小组讨论决定。
表二、研究生论文索引计分表(分/篇)检索种类SSCI,A&HCI,ISR第一作者分值10注:SSCI为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为艺术与人文科学索引;ISR为科学评论索引。
表三、研究生科研成果计分表级别分值完成人顺序国家级省部级地市厅级一等二等一等二等三等一等二、三等1 1000 500 150 100 70 50 302 800 300 100 70 50 30 103 500 200 70 50 30 10 04 300 100 50 30 0 0 05 200 70 30 0 0 0 0 6及以后100 50 0 0 0 0 0附件2:文学院200 年度――200 年度研究生综合测评表(试用表)姓名学号类别(博士、硕士)年级政治面貌性别专业导师姓名原奖学金等级联系电话填表日期年月日暨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与文科基地管理办公室制政治思想品德行为表现积分表表1基本分60分本人一年来的自我鉴定(包括组织思想品德、学习态度、专业兴趣、科研潜力、特长)本人签名:年月日附加分封顶40分获各类优秀(先进)荣誉称号者(可累加计分)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院级其它备注合计基本分+附加分=最后得分:业务综合能力积分表表2学科组综合测评领导小组对该生一年来科研潜力、学习态度、专业兴趣、特长等的意见及评语(包括开题报告及中期考核意见):签名:年月日评分(总分满分为100分):学业表现积分表表3一、课程成绩学位课成绩非学位课成绩加权平均分本专业内排名教务员签名二、科研成果1、发表论文(请附复印件)编号文章名称发表刊物及时间刊物级别第几作者字数分值备注合计论文检索统计2、专著|教材(请附复印件)编号著作名称发表时间著作种类(专著|教材)第几作者字数分值备注三、奖项及荣誉(请附奖状及证书复印件)奖项获奖时间奖项级别分值备注四、最终测评成绩:奖学金综合测评最后得分在本专业排名学院审核意见负责人签名(公章)年月日学校研究生部审核意见负责人签名(公章)年月日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