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全程质量控制与检查刘豪
【摘要】项目生产过程中,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与检查可以保证项目的最终成果质量和工期,同时也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和节省生产成本。
%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production, implementing total quality control and inspection can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final results of projects and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but also improves the labor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saves the cost of production.
【期刊名称】《价值工程》
【年(卷),期】2014(000)001
【总页数】2页(P75-76)
【关键词】质量;全程;检查
【作者】刘豪
【作者单位】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测绘大队,乌鲁木齐8300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2
0 引言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
平的客观需要;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保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质量,在项目生产的全过程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与检查。
1 质量控制检查的方法
1.1 质量检查
1.1.1 外业检查
①由调查和确权人员自行对所调查成果的正确性和资料的完整性进行自查或互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补正;不清楚或模糊的问题到实地进行重新核实。
②组成专门的阶段检查小组对外业调查成果、权属界线的划定、资料成果的完整性进行100%检查,由各调查人员对检查的错误进行核实和更改,更改完成后交由内业人员进行下一工序工作。
1.1.2 内业检查
①将外业检查合格后的工作底图交由内业工作人员进行修改与调整,修改与调整完后由内业工作人员对内业成果进行自查或互查,对发现的错误直接标注出来并形成相应的过程检查记录,由内业工作人员本人进行修改。
②将内业修改好的数据交由内业项目组检查人员,由内业项目组检查人员根据外调成果对内业数据成果进行100%检查,利用软件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库进行检查,把检查出的错误直接标注出来并形成相应的过程检查记录,属外业调查人员的错误由外业调查人员重新调查,属内业工作人员的错误由内业工作人员补正,补正完后由检查人员进行复核,并签字确认。
③对正确的成果资料所形成的各种图件、数据库等资料,由内业项目组检查人员对其进行100%检查并形成相应的过程检查记录,对检查出的问题由内业工作人员进行更改,更改完成后交由内业项目组检查人员进行复核并签字确认。
1.1.3 县级检查由莎车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
从任务完成情况、权属调查成果、地籍调查成果、土地登记成果、文件资料、成果信息化等六方面入手,对成果的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进行了全面检查。
并形成县级自查报告。
1.2 全程质量跟踪检查从项目启动到结束过程中将邀请自治区及地州质量检查组
对调查成果、资料等进行以下内容的全面检查:
①成果内容;②线状地物数据采集和接边精度;③地类图斑、地类界线;④境界线、权属界线;⑤输出的表格;⑥相关资料。
2 进度控制
本项目要求自双方签订合同之日起,2012年底完成全县公告图公示工作,2013
年1月31日之前完成登记发证工作。
可以说项目规模较大,复杂程度较高,时间较为紧张。
因此在编制项目进度计划时采用了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
根据项目要求,项目的主要开发计划和进度要求如表1。
表1 总体进度计划表任务编号任务名称任务开始时间任务结束时间123456789工作准备实地调查内业处理外业复核图形库建设公告图公示业务库建设及整理执行登记流程,发证项目质量保障2012-9-1 2012-9-15 2012-9-20 2012-9-15 2012-11-1 2012-11-15 2012-12-15 2013-1-1 2012-9-1 2012-9-15 2012-12-10 2012-12-15 2012-12-15 2012-12-15 2012-12-31 2013-1-31 2013-1-31 2013-1-31
项目计划从付诸实施开始,便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调整之中,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使项目不能按照计划轨道进行而出现偏差。
若发现实施过程偏离了计划,就要找出原因并采取行动,使项目回到计划的轨道上来。
简单地说,进度控制就是比较实际状态和计划之间的差异,并依据差异做出必要的调整,以使项目向有利于目标达成的方向发展。
项目进度控制的原则如下:
①动态控制原则。
进度按计划进行时,实际符合计划,计划的实现就有保证,否则就会产生偏差。
此时应采取措施,尽量使项目按调整后的计划继续进行。
但在新的因素干扰下,又有可能产生新的偏差,需继续控制,进度控制就是采用这种动态循环的控制方法。
②系统原则。
为实现项目的进度控制,首先应编制项目的各种计划,包括进度和资源计划等。
计划的对象由大到小,计划的内容从粗到细,形成了项目的计划系统。
项目涉及到各个相关主体、各类不同人员,需要建立组织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实施组织系统。
为了保证项目进度,自上而下都应设有专门的职能部门或人员负责项目的检查、统计、分析及调整等工作。
当然,不同的人员负有不同的进度控制责任,分工协作,形成一个纵横相连的项目进度控制系统。
所以无论是控制对象,还是控制主体,无论是进度计划,还是控制活动,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进度控制实际上就是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系统问题。
③封闭循环原则。
项目进度控制的全过程是一种循环性的例行活动,其中包括编制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比较与分析、确定调整措施和修改计划。
从而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进度控制过程就是这种封闭循环中不断运行的过程。
④信息原则。
信息是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项目的进度计划信息从上到下传递到项目实施相关人员,以使计划得以贯彻落实;项目的实际进度信息则自下而上回馈到各有关部门和人员,以供分析并做出决策和调整,使进度计划仍能符合预定工期目标。
为此需要建立信息系统,以便不断地传递和回馈信息,所以项目进度控制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递和回馈的过程。
⑤弹性原则。
项目一般工期长且影响因素多,这就要求计划编制人员能根据统计经验估计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出现的可能性,并在确定进度目标时分析目标的风险,从而使进度计划留有余地。
在控制项目进度时,可以利用这些弹性缩短工作的持续时间,或改变工作之间的搭接关系,以使项目最终能实现工期目标。
⑥网络计划技术原则。
网络计划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编制进度计划,而且可以用于计划的优化、管理和控制。
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科学且有效的进度管理方法,是项目进度控制,特别是复杂项目进度控制的完整计划管理和分析计算的理论基础。
3 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除进行1.1中叙述的各类检查的同时,国土资源厅地籍处、地区国土资源局及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地区国土资源规划院的同志分批次对该项目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
3.1 外业检查结果外业检查发现外调存在共性问题。
①个别行政界线界址类别、界址位置漏调查标注。
②个别宗地权属界址线界址类别、界址位置漏调查标注。
③个别漏调国有建设用地。
如通信基站等。
④个别行政界线缺签字盖章。
⑤个别权属划分错误。
检查发现的以上问题,经过外业人员仔细核实,都进行了及时整改,整改完成后才能交付内业建库制图。
3.2 内业检查结果
①个别行政界线、权属界线调整错误。
②个别宗地划分错误。
③个别线状地物扣除错误。
④个别宗地号编制错误。
⑤界址点标注不符合相关权属规定的要求,个别拐点未设置界址点。
⑥个别图面注记、面积标注错误。
对以上检查发现的问题,具体负责人通过对图形和库的检查,逐一做了整改。
3.3 县级检查完成全部确权登记工作后,组织人员对任务完成情况、权属调查成果、土地登记成果、文件资料、成果信息化等五方面进行100%检查,并以乡(镇)为单位填写自查自检验收报告单,编写县级自查报告。
4 结束语
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与检查,可以使每一道工序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可以使下工序与上工序很好的衔接,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
在整个过程中为作
业人员树立了强烈的质量意识,为以后的作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S].
[2]TD/T 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S].
[3]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57号).
[4]自治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及宗地代码编制技术细则(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