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性
1、致病性真菌感染:外源性真菌感染
♦浅部真菌—真菌的嗜角质性,产生角蛋白酶,水解角蛋白;皮肤局部繁殖时造成的机械刺激和代谢产物毒性作用,引起局部炎症和病变
♦各种皮肤癣病
♦深部真菌—吞噬细胞内繁殖,慢性肉芽肿或组织溃疡坏死
2、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内源性真菌感染
♦致病性弱,只有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引起感染
♦内源性真菌感染多见于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放射治疗或导管介入、手术等过程易于发生肿瘤、白血病、糖尿病、免疫缺陷病
♦如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等
3、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
过敏体质者,吸入菌丝或孢子引起哮喘、变态性皮炎、鼻炎、荨麻疹等。

♦如青霉菌、镰刀菌、曲霉菌、交链孢霉等
4、真菌性中毒症(mycotoxicosis)
粮食或饲料受潮霉变,摄入真菌或其产生的毒素后可引起急、慢性中毒称为真菌中毒症,可引起肝、肾、血液、神经系统损害。

♦如黄曲霉菌、杂色曲霉菌、岛青霉菌等。

5、真菌毒素与肿瘤
黄曲霉毒素是肝癌病因或促发病因的重要因素之一。

肝癌高发区的花生、玉米、粮油作物中,黄曲霉污染最高,黄曲霉毒素含量高;
该毒素毒性很强,有致癌性,其中B1 致癌作用最强;该毒素耐热,粮食被污染后,加热不能祛除。

赭曲霉产生黄褐毒素诱发动物肝肿瘤;镰刀菌T-2毒素诱发大鼠胃癌、胰腺癌、脑肿瘤;展青霉素引起局部肉瘤;曲霉菌诱导曲霉瘤等
二、免疫原性
天然免疫:皮肤粘膜屏障作用(皮脂腺分泌物杀菌);
正常菌群拮抗作用;
吞噬作用(促癣吞噬肽、转铁蛋白)获得性免疫:细胞免疫为主;特异性抗体(包括SIgA)阻止真菌转为
菌丝和发生粘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