竣工结算编制施工单位送审给甲方的主要是结算书,计算稿,开竣工报告,单位工程验收记录,图纸会审,变更联系单及签证。
从事造价行业的朋友们都知道,竣工结算是三算中最重要的一个计价过程。
笔者以多年的竣工结算编制经验,从概念、编制依据及组成资料、编制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所谓竣工结算,就是承包人在完成了承发包合同中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并在其工程验收合格后,在约定时间内提交给发包人的全部工程价款的计价文件。
当然,此文件的编制应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情况,并要履行合同条款的各种约定。
组成资料与编制依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编制依据包括以下内容:经审核备案的全套完整的竣工图纸;经审核备案的完整、成卷装订的竣工内业资料(含本工程合同内的所有变更、会审、洽商、核定及有经济效力的施工方案、组织设计、隐蔽资料等);经建设主管部门备案的承发包施工合同(含补充协议);发包人的招标文件;承包人的投标文件;与该合同内容有关的各种认证、报告、通知、监理指令等;与所编制的竣工结算有关的省地市下发的经济文件、材料价格信息等;由发包人批复确认的与竣工结算有关的其他文件。
以上编制依据即是承包人呈报竣工结算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竣工结算文件除上述资料外还要向发包人递交完整清晰的《工程竣工结算书》及《工程量计算书》。
竣工结算编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应由承包人的一个经济部门的各专业造价人员共同完成。
通常在竣工前一个月就应整理归档编制依据,并在整理过程中及时与施工项目部的各专业技术人员沟通商榷,如有疑点应立即解决。
在编制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编制人必须熟读施工合同和招、投标文件,逐条详细分析各条款的约定,以免编制工作走弯路或背道而驰。
2.在竣工结算编制过程中,各专业造价人员对上述编制依据中本专业的所有资料进行阅览、分析、计算、复核等工作。
尤其对变更、核定等修改部分的工程内容,细致地进行专业交叉咨询核对工作,并将所有问题汇总上报给经营负责人。
负责人应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分析下步工作如何进行。
3.在编制过程中,一定有一些资料需要补签(或是由于自己原因漏签,或是当时监理及甲方拒签,但承诺到结算时再签)。
此时,编制人一定要权衡再三,然后实施操作。
有很多工艺变更在当时看是增加造价,而整体看则不然。
造价人员要纵观全部的利弊关系,然后取舍。
4.当前很多省市区域的定额项目明显滞后,跟不上实际施工工艺的需求,使竣工结算工作开展十分困难。
好在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以来,在合同中可增加这样条款:“合同中若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价格的价款调整,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可按《××省消耗量定额》编制,主要材料由造价信息或发包人确认,管理费、利润依据《××省费用定额》确定;若《××省消耗量定额》也没有可参照的定额子目,承包人可依据新施工工艺实际发生的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自行编制,但需由发包人确认并经当地建设经济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在结算中进行使用。
”这就极大地预防了因竣工结算无定额而发生扯皮的现象。
5.关于合同约定外风险、施工索赔等问题的竣工结算编制。
在很多招标文件中,发包人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自身的风险,对工程风险作出种种规定,对承包人很不利。
但无论怎样,只要发包人在招投标中没有提供完整的资料,就可视为是工程风险以外的,当属索赔内容。
此项内容可作为一个暂定的竣工结算文件,编制人一定要把它完整地编制到竣工结算文件里,但一定要与主管领导说明,这部分中极有可能仅结算其中的一小部分。
6.承包人完成了上述竣工结算编制文件后,呈报给发包人时,要有《竣工结算交接书》,写明所有递交文件的名称、卷数、日期、正本还是复印件等。
一式两份,由双方交接人分别签字、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