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一)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一)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一)
(2011-11-01 12:57:19)
转载
▼ 标签:
语文教研组
集体备课
杂谈 分类: 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鳌江实验小学
间的对话,我们的理解就是:学生、教师平等交流,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共同进入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品味、感悟重点句段,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2、学会多元交流,多元对话。

体会童话的表达方法。

3、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难点:
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间的情谊“有所感染。

朗读感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本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疑问。

学会生字词。

抓四次对话深入品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课题。

1、播放小鸟给大树唱歌又给油灯唱歌的课件,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之后学生质疑。

(设计思想:在课堂上挖掘学生的兴奋点,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

使学生的精神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促使学生津津有味地深入阅读、品味、思考)二、初读课文,感知交流。

1、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读正确、通顺、流利。

(设计思想:“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基本方式。

带问题充分地读,使读更有目的性,给学生读的自主权,更有助于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的效率。


2、交流初读感悟、收获。

通过读书解决了什么问题?读懂了什么?
①学生介绍自己学会了生字词语,教师相机出示字词读一读。

②学生介绍读懂了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主要内容。

(如果学生说不好,可以引导从:什么时间?谁和谁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几个方面来概括主要内容。

)(交流初读感受,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解答读前提出的问题,提出再次读书遇到的新问题。

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情况对下一步教学预设做出及时的调整。


③引导学生理出故事的层次。

(四次对话:第一年,第二年树根?山谷工厂?村子油灯)
三、深入研读、细心品味。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重点研读四次对话,体会小鸟与树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小鸟寻访大树时的焦急的心情。

(1)引导学生读后三段,让学生自己提出关键问题。

师:同学们,小鸟和大树约定好,第二年再来唱歌,可是大树不见了,小鸟找啊找啊,找啊找啊,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请大家认真地读读后三段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第二年小鸟找不到大树,为什么一个劲地在寻找大树?
②为什么小鸟得知大树变成了火柴,火柴已经用完,还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接着又唱起了去年的歌?
引导学生梳理问题:
师: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不仅解决了读前的问题学会了字词,了解了主要内容,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解决了其中关键的一个问题,其他问题都能解决。

③学生带着问题再读后三段,然后交流。

(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是教师直接给问题,而是找准切入点,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深入研读,能最大限度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2)带着问题品读第一次对话:随着学生的的交流的深入,相机引导阅读文章一、二、三、四自然段。

体会小鸟和大树之间的情感。

让学生进入情境反复进行朗读。

品味重点词语:好朋友一定
(3)品读第二次对话:随着学生的继续交流,深入品读五、六、七、八、九自然段。

体会小鸟对大树的感情。

(4)重点品读第三次对话、第四次对话。

师:同学们,你说大树还在吗?鸟儿是怎么认为的?
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唱过歌给灯火听。

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引导学生自读思考:鸟儿盯着灯火看时候,它在想什么呢?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又在想什么呢?
出示:跳跃灯火、抒情音乐。

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感情朗读后三段。

四、作业:选择喜欢的动物、植物编童话故事,下节召开故事会。

分享:
8
喜欢
赠金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