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课题:动画片的基本原理及制作流程授课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理解动画形成的原理;(2)掌握动画制作流程;教学重点动画流程图。
教学难点理解动画中的一些常用概念。
教学步骤及内容:1.动画形成的原理当我们的视觉器官,看到物象消失后,仍可暂时保留视觉的印象。
经科学家证实视觉印象在人的眼中大约可保持0.1秒钟之久。
因此如果两个视觉印象之间的间隔不超过0.1秒,那么前一个视觉印象尚未消失而后一个视觉印象已经产生,并与前一视觉印象融合在一起,这就是视觉残留现象。
由于我们的视觉具有这种特性,所以回转器中的画面才能活动起来。
举例:岩画野猪2.关于运动规律的一些基本概念动画片中的活动形象,不象其它影片那样,用胶片旁批栏: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旁批栏:橡皮做的,质地较软,里面又充足了气体,因此在受力后发生的形变明显,产生的弹力大,所以弹得很高,并可以连续弹跳多次;如果是实心的木棒,它受力后所发生的形变和产生的弹力都很小;如果是铅球,它的形变和弹力就更小,几乎难以感觉到了。
角色在跳跃的时候,动作的基本状态可以完全与皮球的弹跳规律吻合。
这是作为一个形体的弹跳性的体现。
在动作表演中存在着大量的弹性运动的运用。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弹性的特征是受力、变形、反弹恢复。
如果动作完成中具备这些特征,那动态就显得有弹性。
作业:小球弹跳的完整动画一套。
小结:在动画影片当中,因为艺术性和观赏性的需要把生活中各种物象夸大、强调,用较为形象的手法将这些现象表现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使动作更加的生动有趣,从而使动画片更具欣赏价值。
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旁批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它的惯性越小。
动画片在表现物体的惯性运动时,不能只是按照肉眼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进行简单的模拟。
应该根据这些规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动画片夸张变形的手法,取得更为强烈的效果。
例如:汽车快速行驶时,突然刹车,由于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以及车身继续向前惯性运动而造成的挤压力,会使轮胎变为椭圆形,变形比较明显;车身由于惯性,虽然也略微向前倾斜,但变形并不明显。
为了造成急刹车的强烈效果,我们在设计动画时,不仅要夸张表现轮胎变形的幅度,还要夸张表现车身变形的幅度,并且要让汽车向前滑行一小段距离,才完全停下来,恢复到正常状态。
又如:飞刀插入木板,刀的前端由于木板的阻力而突然停止,后端由于惯性仍然继续向前运动,因此造成挤压变形。
由于刀是钢制的,变形极不明显,但我们在表现这一动作时,也可以加以夸张。
动画角色在奔跑中突然停步,身体也会由于惯性向前倾斜,有时要顺势翻一个筋斗,有时要滑行一小段距离,才能完全停下来。
我们在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物体的惯性运动时,要掌握好动作的速度与节奏。
速度越快,惯性越大,夸张变形的幅度也越大。
作业:惯性运动的表现。
小结: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它是物体改变原有运动状态难易程度的表现。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课题:一般运动规律——曲线运动授课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理解弧形运动基本知识;(2)掌握弧形运动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理解弧形运动基本知识教学难点掌握弧形运动图的画法。
教学步骤及内容:曲线运动前言:当物体在运动中速度和方向改变时,当收到自身力的作用改变角度所传递力的时候,就会形成曲线运动。
它是区别于直线运动的一种运动规律,动画中的曲线运动能使人物、动物的动作以及自然形态的运动曲线更为柔和、圆滑、优美、和谐,更富有旋律感。
有助于表现各种细长、舒缓、柔软及富有韧性和弹性物体的质感。
曲线运动有3种形态:1.弧线运动抛物线属于弧线运动:如打篮球、排球、乒乓球时,球的运动。
旁批栏:旁批栏:抛物线运动只是弧形运动中的一种,请看一下上图中的人体,除非他不动,只要一动,弧形运动覆盖全身,真可谓大圈套小圈。
一摇头、一摆手、一抬腿、一跨步······下图1就是人的脚在行走中,离地时产生了弧形轨迹的例子,下图2是表现一个人体在惯性摆动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力的作用,使其运动轨迹呈弧形的曲线运动状态。
图1图2作业:弧形运动图的临摹小结: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呈弧形的抛物线曲线运动。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课题:波形运动授课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理解波形运动基本知识;(2)掌握波形运动图的画法;教学重点掌握波形运动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波形运动图形变效果图。
教学步骤及内容:人们在跑步运动中自然形成的弧形起伏运动线,红色为头顶曲线轨迹、蓝色为肘部曲线轨迹、绿色为拳头曲线轨迹、粉红色为右脚曲线轨迹、黄色为左脚曲线轨迹。
波浪形波形运动规律:凡质地柔软的物体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受力点从一端向另一端推移,就会产生波形的曲线运动状态。
最常见的就是飘动的红旗所呈现的波浪形运动形态了。
风向旁批栏:旁批栏:在画波浪形曲线运动的动画时,应当明确了解关键动态原画所规定的运动主向(这里指旗子被风力所推动的方向),明确主动力的力点(起动点从旗杆出发)与被动力(被带动的点)的相互关系。
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应该注意它主动力的位置,分析运动进程中哪个部位是产生主动力的所在,哪个部位是受主动力作用后被带动的运动。
曲线运动动画的基本要领是:看清运动的方向,顺序向前推进。
物体在曲线运动进程中如无特殊原因,它的运动规律必然是朝着一个方向、顺序而进的。
这是由于力的作用不断延续,直到力的消失。
作业:红旗飘动的动画一套小结:比较柔软的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其运动路线呈波形,称为波形曲线运动。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课题:S型曲线运动授课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理解s型运动基本知识;(2)掌握s型运动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掌握s型运动问题。
教学难点重点:理解s型运动图形变效果图教学步骤及内容:“S”形曲线运动规律:常表现柔软又有韧性的物体,主动力在一个点上,依靠自身或外部(风的)主动力的作用,使力量从一端过渡到另一端,它所产生的运动路线和运动形态,呈“S”形曲线状态。
左下图是狮子的尾巴,属于有生命的物体,它受自身控制,尾巴根部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通过尾关节逐渐传递过渡,产生S型曲线运动。
右图是一组完整的小草的S型运动,主动力是风,反作用力是它的韧劲(不断反弹回来)。
旁批栏:旁批栏:下面的两棵植物,一棵来自土壤,但植物的柔软度不如前面的小草力是通过某种媒介,从一端逐渐过渡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力的传递。
对于有生命的物体来说,(飞鸟的翅膀为例)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通过关节进行传递,传递过程是由力的始发点(肩关节)向身体的其他部位(翅膀末梢)过渡;而无生命物体则是通过自身的属性(软硬质感)来传递受到的外力,传递过程是由受力点向末端过渡。
作业:1.草的运动动画2.狮子尾巴的运动动画小结:不管表现哪种力,必须与物体的属性想匹配,切不可随意处之。
应该注意的是要用力学知识去表现物体的属性,同事物体的属性又决定了它受力后的运动状态。
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旁批栏:2.预期动作动作一般分为预期动作和主要动作。
预期动作是动作的准备阶段的动作,它能将主要动作变得更加有力。
在动画角色做出预备动作时,观众能够以此推测出其随后将要发生的的行为。
预备动作的规则是“欲左先右,欲前先后” ,如下图中的左图:在角色设计中,“预备动作”和“缓冲动作”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
“预备——进行——缓冲”是动画片角色设计中特有的过程,预备和冲缓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
例如:一只小狗将要冲向镜头,先设计一个向后动作为预备动作,然后画一两张向前的动作,再加上少许速度流线或一股灰尘,观众就要感觉角色已经快要冲出镜头了,一般这类动画一般占12格。
作业:小狗冲出画面的镜头小结:原画设计往往会设计一些预备动作,让观众预知将有事情发生,让观众产生一种期待感,这样会避免因动作过快而观众又没有注意到关健性的动作而影响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旁批栏:3.跟随与重迭跟随和重迭是一种重要的动画表现技法,它使动画角色的各个动作彼此间产生影响,融混,重迭。
移动中的物体或各个部分不会一直同步移动,有些部分先行移动,有些部分随后跟进,并和先行移动的部分重迭的夸张表演。
跟随和重迭往往和压缩和伸展结合在一起运用,能够生动地表现动画角色的情趣和真实感。
4.慢进与慢出动作的平滑开始和结束是通过放慢开始和结束动作的速度,加快中间动作的速度来实现。
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运动,多呈一个抛物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
作业:夸张的动画表现小结:在计算机动画软件中,所有的动作类型都被设定为各种数值,物体的运动轨迹体现为可控的路径(Path),每一个关键帧(Key frame)在动线上会形成一个事件刻度(Control Point),这个刻度与动线所形成的切线种类,会直接影响到事件的开始与结束的速度。
计算机动画软件就是以此来实现动作慢进和慢出的效果。
课名:动画运动规律教师:王鹏威班级:编写时间:旁批栏:3.时间控制与量感运动是动画的本质,而节奏与时间是影响动画运动的主要因素。
除了动作的种类影响到时间的长短外,角色的个性刻画也需要“时间控制”来配合表演。
量感是赋予角色生命力与说服力的关键,如何表现出物体应有的质感属性?动作的节奏会影响量感,如果物体的动作(速度)和我们预期上的视觉经验有出入时,将会产生不协调的感觉。
在电脑动画的制作上,修改动作发生的时间是相当容易的一件事,可以通过各种控制手段,对 Key Frame 做出相当精准的调整,而预视(Preview)的功能能够比传统方式更快地观察出动画在时间土所发生的问题,以便及时修改。
4.演出(布局)演出(布局)在场景中,角色所要叙述的故事情节,都需要以清楚的画面表演来完成。
场景的气氛或高潮的强度,都要带进画面中角色的位置和行动中去。
一个情绪往往分拆为多个小动作来表达,每一个小动作都必须交代清楚。
简单、概括、完整是这个原理的要求标准,同一时间内不能发生太过复杂的动作,否则观众会失去观赏的焦点。
好的动画来自好的设计,每一个动作、镜头的位置都必须精心设计,并具有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