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比数学用语
连比数学用语
1、连比例(连比法):两个量的比值,是由一个量与一个量的比得到的另一个量。
如: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长∶宽;学生的语文成绩与数学成绩的比=语文成绩÷数学成绩=1 ∶1。
2、连续比。
(连续法):连续出现在数学中的数字相同,这些数字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联系。
如: 6与12的连续比等于12。
3、数形结合法。
就是将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如: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时,可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左边加右边减,上面减下面加”,通过这样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感知,从而获得空间观念。
4、因式分解法。
指数学问题的求解时,把其中的某些未知项,用提取公因式的办法予以解决。
如:因式分解求解时可用短除法,已知被除数中含有字母a和b,且ab不为0时,可设a ÷b=x,由此解答。
3、连线法:两点或两条线段,不仅能表示具体的物体,还能代表抽象的关系。
如:角平分线的画法、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计算时,可借助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来求证。
4、列表法:利用表格的形式表示数量关系,使其一目了然。
如:在解应用题时,若各部分的名称不清楚,则可列表说明。
5、递推数列法。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使新授知识更系统化、条理化,可以采用数学课本中的列表法、比较法等,进行分析研究,化难为易,从而突破重点,突破难点。
如,一位数乘整十数或一位数乘整百数的口算乘法,可编写成表,按先乘
整十、整百的笔算,再乘一位数的顺序依次进行,这样做既简便又有规律。
5、连圆法:圆上任意一点都可以表示成以该点为圆心,以2厘米长为半径的圆弧。
这样就能表示许多几何图形。
如,用圆规画圆时,弧的圆心到两端的距离相等,所画的圆也相等。
根据这个特点,我们还可以画等圆、圆周率π、无限循环小数等,既美观又简捷。
6、转化法:有些数学问题不能直接用比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方法求解,可以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从其他方面去寻找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以便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并推广到类似的问题中去。
7、归纳法:一般是通过归纳整理,从而得到新的数学概念、公式和结论,并可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