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成语吗?以下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1安步当车这个典故原载《战国策.齐策》。
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颜蜀的人,很有才能,不愿做官,宁愿隐居在家。
有一天,齐宣王召见他并用十分傲慢的.口气说:"蜀,过来!。
"蜀站立不动,也叫道:"王,过来,"齐宣王大怒,高声喝道:"到底是国君高贵还是文士高贵?"蜀笑道:"当然是文士高贵,国君有什么高贵的。
"颜蜀讲了一个例子:"从前秦国攻打齐国,路经鲁国,为了保护名士柳下季的坟墓,秦国号令全军:谁要毁坏坟墓五十步以内的草木,立即处死。
进入宋国时又下令:谁要杀了齐王,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千镒。
可见,一个活着的国王还不抵一个死去名士之墓。
"齐宣王无话可话,表示十分钦佩,接着便改换笑脸请颜蜀收他为弟子,劝颜蜀住到宫里,每餐都有肉吃,出门有车坐,荣华富贵享受不尽。
颜蜀回答道:"我不要荣华富贵,宁愿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娱!"意思是说:吃不起肉,可以晚一些吃饭,肚子饿了,饭自然就香;步行只要走得安稳,就好比坐车;只要不犯罪,清白正直就是高贵,不当官,可以自在自乐。
这个典故旧时表示文人安于贫苦生活费的清高思想。
现在只用其字面意义,形容不乘车而从容步行的乐趣。
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2安如泰山这个典故见于《文选.枚乘》。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分封了一些同姓诸侯王。
其目的是想以血缘关系作为政治支柱,加强西汉王朝的统治。
但结果适得其反,诸侯拥有地盘,又有征收赋税、铸造钱币和任免相、太傅等以下官吏的权力,加之有的恃亲骄横、贪得无厌,野心膨胀,对中央政权形成了严重威胁。
在分封的.诸侯王中,刘邦的侄子刘濞被封为吴王。
他"招天下亡命",冶铜铸钱,占城五十多处。
并宣布吴国不收农民的赋税,引诱西汉政府直辖区的农民到吴国谋生,在势力与野心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刘濞准备谋反。
这时吴王手下的一个郎中(官名)枚乘上书劝阻。
书中说:"你(想谋反)的想法是很危险的,难于实现。
但如果改变想法则易于反掌,安如泰山。
但吴王刘濞不听枚乘的劝千。
枚乘便投奔了梁孝王。
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事物的稳固、牢靠,不可动摇。
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3安然无恙这个典故源于《国策.齐策》。
战国时,齐王派使臣出访赵国。
赵威后接见了这位使臣,一见面,赵威后便问:"今年你们齐国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齐国的使臣一听心里很不高兴,就对赵威后说:"我是奉齐王之命来贵国的,现在你先我年成,再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国君,这不是先贱后贵,贵贱倒置吗?"赵威后听了连连摇头:"不!如果没有好年成,老百姓就过不上好日子,如果没有老百姓,哪里还有什么国君?我不这样问你,难道让我舍本问末,本末倒置吗?" 现通常用此典故,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
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4爱屋及乌这个典故出自《尚书大传.大战》。
殷商末代的纣王是个残忍无道的昏君。
当时的西部诸侯之头领姬昌,因反对纣王被囚禁。
出狱后,姬昌回到周的都城岐山,称周文王,要推翻商朝。
他聘请姜尚(姜太公)为军师,开始扩军备战,并迁都丰邑(今陕西省)。
不久,周文王去逝,其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
他联络几个诸侯,出兵伐纣。
大军渡过黄河,直逼商朝京城朝歌。
商纣王早已失尽人心,朝歌很快被攻克,纣王自杀。
纣王虽死,敌人并未完全肃清。
周武王召见姜太公,请教如何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否使局面安定下来。
姜太公答道:"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之鸟;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就是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他屋顶上的乌鸦也喜欢;如果不爱那个人,就连他住处的墙壁也讨厌。
姜太公的主张是要把敌对分子彻底消灭。
后来,这个典故常被人们用作描述因为深爱某人,连带也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这种现象。
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5安乐窝这个典故出自《宋史.列传.道学一.邵雍》。
邵雍字尧夫。
初到洛阳的时候,住在四面透风的破房子里。
富弼、司马光和吕公著等各位贤人,被罢官以后也住在洛阳。
平时他们很敬重邵雍,经常跟邵雍来往,而且为邵雍买了园田与住宅。
到了农时,邵就自己去园田耕种与收割,但收获下来的粮菜,只够一个人的吃用和换取必备的衣裳。
为表示"安贫乐道,不求荣华富贵",邵雍把自己的住处叫作"安乐窝"。
早晨起来,点好香坐着休息,到了傍晚,自己便斟上三、四杯酒喝下,稍微有一点酒意就行了,但从不喝醉。
兴趣来了,他就吟成诗章,然后又放声朗诵。
每到春天和秋天,邵雍就到洛阳城里去游玩。
刮风下雨是不出门的。
出去的时候,就坐一辆小车,让一个人拉着,心里想到哪儿,就到哪儿。
官宦人家的人一听出他的车音,就争着出门等候迎接。
这些人家的小孩子与奴仆,也喜欢他来,互相说:"我们家的先生来了。
"他们就不再称呼邵雍的姓名了。
他在这些人家,有时竟一连住上两宿方肯离去。
有一些好多事的人,便在自己家里仿照邵雍的"安乐窝",盖一处房舍,等邵雍来了住,他们把这房子称作邵雍的"行窝"。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安逸舒适的生活。
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6按兵不动这个典故见于《吕氏春秋.召类》。
春秋时候,晋国的赵简子准备进攻卫国,令部下史默去卫国探听情况,规定一个月之内必须回来。
但是一直过了六个月他才返回来。
赵简子问史默:"你去卫国,怎么用了这么长的.时间?"史默回答:"想得到利益,却会召来祸害,你还没有观察出来吗?现在卫国有蘧伯玉做相国,史鳅辅佐,孔子也在那里做客,子贡又在国君的面前谋划大事,国君很能听取他们的意见,可见卫国国君的助手多是很有才能的人。
"赵简之一听这话,就打消了进攻卫国的念头,命令部队原地待命。
现一般用此典故说明在军事上由于某种原因,而不采取进攻或抵抗的行动。
也用来比喻对眼前事物抱着观望的态度,而拿不出办法来。
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7阿娇失宠这个典故出自《昭明文选》卷十六《赋.长门赋》。
汉武帝刘彻的妻子陈阿娇非常得宠,被立为皇后。
但后来陈皇后一直未生下独生子,她又嫉妒别的宫妃得宠,便暗中搞媚术和"巫盎"(用巫术诅咒的办法)害人所以被汉武帝废弃,逼令住在长门宫中。
她悲苦愁闷,想恢复过去皇后的地位。
听说蜀郡成都人司马相如,是妙笔生花的大作家,就奉献一百斤黄金给司马相如和他妻子卓文君,请他们买酒喝。
托司马相如为她写一篇能解脱苦闷生活的文章。
司马相如就写成了《长门赋》,呈献给汉武帝,劝导他不记旧怨,重新和好。
由此,陈皇后又得到汉武帝的宠爱。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有美无人赏、有才无人用的冷落境遇。
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8暗中摸索这个典故源于于唐.刘束的《隋唐佳话》。
唐朝时,大臣许敬宗为人非常自傲轻慢,凡属他见过的客人,尽管经人介绍,也常常忘记很快,如果再见面如同生人一样。
有的.人就讥讽他记性太差了。
许敬宗则回答说:"像你这样的人,我当然很难记住。
但是假如碰到像南朝的何逊、刘季绰、沈约、谢兆等著名学者,我即使在黑暗中摸索,也能辨认出来。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没有师傅或门径,独自探索知识或技术的掌握与创造。
小学生必读成语故事9按图索骥这个典故载于《汉书.梅福传》。
在春秋时代秦国,有个相马专家叫伯乐,原名孙阳。
他善于识千里马并写了一本《相马经》。
伯乐的.儿子死读《相马经》,按照书中所说的马的样子去寻找骐骥良马。
有一天,在看见一只大蟾蜍,他便高兴地对伯乐说:"爸爸,这是一匹良马,眼睛和额头跟你书上描述的差不多,就是蹄子不大一样。
"伯乐知其子之愚,转怒为笑地说:"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无法驾驭)。
" 这个典故比喻做事情拘泥教条,不能理论结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