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语法教学
林燕钿
2002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写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并且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新精神。
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要坚持以下几点:
1、面对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英语课程要面对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
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
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感受、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规律。
3、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创设语言环境,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形成语感;提倡“任务型”教学思想,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新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原则
注意语法课的趣味性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一个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
新课标里面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外语教师教学语法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参与,形式要不断变化,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实际运用中学语法
语法教学要与课标同步,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的语言环境。
自己练习,老师不能用大量现成的句子来代替学生思考。
语法教学一定要强调运
用、实践。
3、以归纳法为主,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
归纳法是让学习者先接触语言材料,通过输入大量真实的、有交际性的语言实例,使其形成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进而进行加工,最后再总结归纳出语法规则来。
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记忆、思维、综合能力,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是一致的。
但演绎法也不可完全摈弃,二者应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补充。
如在进行较难的语法教学时,总结出规则后再适当举例也是可取的。
新理念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1、通过口语活动学习语法知识
通过口语活动学习语法知识是指在语法教学中,教师针对所教语法项目,围绕某一语言形式,设计并组织学生开展以完成“任务”为中心的语言交流。
它使学生从对所学语法知识的机械操练适时地转向在交流过程中对语法知识的运用。
课堂上,教师可根据所教语法项目,结合相应的交际功能的话题,采用不同的口语活动。
1)“猜猜看”游戏
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收集信息,完成任务。
如以下这个活动可以采用来学习“There be”句型并练习一般现在时。
将班级中学生分成三到四个小组,每一小组中一个学生按其他同学的指示,一步一步画出某人的起居室。
然后,各组交换所画的图,分别描述自己所得到的图上的内容,并进一步猜测起居室主人各方面的情况,如主人的工作、性格、爱好等,这就进一步运用了“There be”句型,做到了适当重复并促进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描述屋主情况时,运用一般现在时并要完成另一任务,即通过描述成功地将图返还原作者,这就刺激了学生积极描述,听的同学积极猜测,在活动中练习了语法。
2)角色扮演
新课标话题项目表中的许多话题,如个人情况、兴趣与爱好、购物、旅游与交通等都能够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运用新、旧语言知识,自编对话,进行角色扮演并在对话中运用所学的交际用语。
3)信息差活动
信息差活动是指当交际一方有信息同时愿意提供信息,另一方又想获得信息时,双方进行的交际活动。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来获取信息,消除信息缺口,完成交际任务。
如在学习一般将来时的用法时,教师可设计以下信息差活动:教师给组内两名学生各一张含有不同信息的图表,让他们通过交际,获取各自所需信息,填补表中的空缺。
Tom’s favorite programmes for the next week (A)
Tom’s favorite programmes for the next week (B)
在该活动中,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必须相互提问、交换信息。
此时,他们会用到下列句型:
When will be the time for “Center Stage”?
On which channel will Tom watch “Weekly News”?
…
2、在阅读中加深对语法的了解
阅读活动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的过程,这与新课标中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是一致的。
同时,通过琢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语法现象,学生会加深对这些语法知识的印象,绝非语法条条所能替代。
在阅读中巩固加深语法知识通常是不自觉的,但是,有时遇到一些有意思的语法现象,停下来思考一下,联系学习过的语法知识,使之有所深化,也是在时间中学习语法的有效方法。
因此,教师应该将阅读作为一个长期坚持执行的“任务”布置给学生。
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规定每月必读书目或根据个人自己兴趣爱好自选若干本书进行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可以定期展示读书成果或装入学生档案袋。
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传统的语法教学提出了挑战,我们应改变以往以刺激为特征的语法学习方式,积极开展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实际运用语言学习语法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