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查房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查房

精神科 护理安全管理
前言
精神病人,特别是重性精神病人由于受症状的支 配,其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常处在幻觉、妄想之 中,加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有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及镇 静作用,导致某些行为不能自控、不计后果或因患者 感觉迟钝,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安全事件。 护理安全事故不仅给病人及家属带来痛苦,也对 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工作人员的自信心带来危机。 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把护理安全 管理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才能确保护理质量 的提高。
药物因素:
镇静药、降压药、抗精神病药、降糖药…..
其他因素
环境拥挤、地面滑、光线不足……
精神病人自杀下4-5个危险因素,就应该认为该个体 处于自杀的高危时期
自杀危险因素评估
项目 自杀家族史 自杀未遂史 自杀计划 丧失事件如:亲人去死、 离婚、分居 庭因损失、个人虐待、暴 力或个人遭受性虐待失去 稳定 精神病史 显示一种或多种深刻的情 感特征,如愤怒、攻击性、 孤独、内疚、敌意、悲观、 失望 是 否 项目 药物和酒精滥用史 近期有躯体和心理创伤 独居并与他人失去联系 抑郁症或因抑郁住院 安排个人财产或后事 是 否
绝望和无助感 特别的行为或情绪特征,如 冷漠、退缩、隔离、易激惹、 恐慌、焦虑或社交、饮食、 睡眠工作习惯的改变
注:4-5分为高危,需要进行及时的危机干预
精神病人的暴力危险评估表
项目
暴力历史 攻击行为:直接、间接、言语 情绪:敌意、易激惹、怨恨、怀疑
无证据 0分 部分证据 1分 明确证据 2分
精神症状:妄想、命令性幻觉、其他幻觉、
(六)创造有利于患者的安全环境
(七)细化、规范化治疗室、急救物品的管理 (八)加强护理人员安全素质教育
精神科常见危险评估
精神科 风险
精神病人跌 倒危险评估
精神病人自 杀危险评估
精神病人冲 动危险评估
风险评估流程
建立病人风险评估和干预流 程,将精神病人的风险管理 纳入护理工作流程
出院评估 住院评估
护理风险发生后的后果?
患者、家属造成痛苦;
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受影响
工作人员的自信心带来危机
二、精神科常见的护理风险
请问精神科护理中存在哪些风险?
风险因素
自杀、自伤:跳楼、服药自杀、自缢….
逃跑:
噎食: 冲动、他伤:
跌倒:
三、精神科护理风险原因分析
(一)精神疾病的特殊性:
护理部及科室加强新护士、年轻护士、护工的 培训,并注重培训效果。 加强医护之间、护护之间、护患之间的沟通, 得到相互支持和理解。 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优质病房和半封闭病房 的热水瓶、手机充电器等集中管理,并购买保 温桶放在固定位置,解决病人饮水问题。 建议医院能否将病房现有地面进行改造,同时 清洁工时刻保持地面干燥,防止病人滑倒摔跤。 对于素质差、履教不改的护理工作人员,正式 工待岗培训,聘用人员给予辞退。
兴奋躁动 入院方式:被动(哄骗)、强迫(约束)
治疗态度:被动、不合作
自知力:部分、完全缺失 酒、药物依赖:酒依赖、药物依赖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 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
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
环境因素。因地面光滑,有水更滑,致使病人 跌倒;加之病人多、病床拥挤,病人间易出现 争吵、打架现象。 低年资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专科 知识、基本常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固。工作 流程不熟悉、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发生的 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判断,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 生,特别是护工素质差造成伤害病人事件。
受精神症状影响 无自知力:
认知判断能力下降:
原因分析
(二)环境因素
门窗的牢固性
可能的各种危险情境或物
原因分析
(三)人员因素 安全意识不足
人员安排不合理:
对危险的认识不够和评估不准确
没有把握住关键点:
需要关注的重点病人 危险时间段
环境中的危险情况
病人危险行为
入院评估
筛选出高风险 的病人 为家属和社区 护理提供信息
根据评分调整 干预措施
精神病人跌倒危险评估
病人跌倒危险因素 生理因素
平衡失调和步态不稳 视力减退 感觉系统功能障碍 骨骼和关节退性性病变 导致意识丧失的疾病 骨关节疾病 其他慢性疾病
疾病因素: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精神状态缺失 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
护士长管理力度不够,每天忙于日常事务,对 年轻护士培训不够,病人的健康教育也不到位。 护理部督导力度不大,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 疏于管理,新上岗护士培训不到位。 优质病房危险物品的管理不严。
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 认真学习护理核心制度,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 度,发放口服药要做到“三查八对”,要二人 以上看病人口服下肚,且护士长除特殊情况外 必须参与发药。科室应组织本科护理人员学习 各项工作流程及标准,因为只有人人掌握了流 程和标准才能正确执行。 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 化,对“四防”病人、特殊病人按要求分开房 间管理,严格执行巡视制度。严格做好交接班 (口头交班、书面交班、床头交班)
原因分析
(四)制度因素 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检查或安全检查不到位 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未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
护理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和监督不力
机构不健全 监控不力
四、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护理安全管理机制 (二)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常规化和规范化 (三)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过程,并 现场操作流程 (四)确立高危环节、高危对象、加强预见性措施 (五)抓关键、去薄弱、确保安全质量
护士长加强管理,做好对病人的病情评估,责 1班护士第一时间评估新入院病人,报告护士 长和责任组长再次评估病人,并做好相应的护 理措施。带出病人检查一定要1:1或1:2的 工作人员,必要时保卫科协助。 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 果,防止跌倒、他伤、自伤等。 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护士安全防范意识。 对特殊病人、特殊治疗、特殊用药一定要有安 全警示,可在重点交班本、病室黑板上重点加 以提醒。
学习目的
发现精神病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提出精神科护理风险的应对策略 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内容
一、护理风险的定义与后果 二、精神科常见的护理风险 三、护理风险原因分析
四、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护理风险
什么是护理风险?
是指医院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
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包括护理意外、自杀、 出走、跳楼、跌倒、自伤、噎食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