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上学期模块测试例题分析1104例1.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隔0.1s 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图2-2所示.测得小球在A 、B 、C 、D 各点相对于O 点的位移分别为OA =8.20cm 、OB =17.49cm 、OC =27.90cm 、OD =39.39cm ,则小球运动的加速度有多大?图2-2例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2-3所示.根据图象中的数据,请你尽可能详尽地描述它的运动.例3.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v -t 图线如图2-4所示,则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第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B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C .第4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D .第3s 末和第5s 末质点的位置相同例5.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 ,经过2s时间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m/s ,与初速度同向B .加速度大小为10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C .加速度大小为10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D .加速度大小为10m/s 2,平均速度为10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例6.矿井里的升降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s ,它的速度达到3m/s ;然后做匀速运动,经过6s ;再做匀减速运动,3s 后停止.求升降机上升的高度,并画出它的速度图象.例7.如图2-7所示,a 、b 、c 为三块相同的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来,恰好能射穿这三块木块.求子弹依次穿过这三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图2-4图2-6图2-7图2-3例8.汽车A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路过P点时,汽车B从P点开始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A车.求:(1)汽车B经过多长时间追上A车; (2)追上A车时,汽车B的速度;(3)追上A车前,汽车B与A车的最远距离。
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1.在下列所给的器材中,本实验所需的器材有______;为达到实验目的,还应增添______.①电磁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直流电源④细绳⑤纸带⑥小车⑦钩码⑧秒表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1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列步骤的代码填在横线中.____________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F.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合适的钩码G.断开电源,取出纸带.13.在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计数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舍去纸带上较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进行实验1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应接在低压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上,每隔______s打一次点(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2-10是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舍去前面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计时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______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s1=3cm、s2=7.5cm、s3=13.5cm,则小车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m/s,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图2-10自由落体运动15.小钢球自楼顶处由静止自由下落,经2s落到地面.若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楼顶距地面的高度为______m;小钢球落地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16.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前3s内下落的距离是第1s内下落距离的( )A.2倍B.3倍C.6倍D.9倍17.以下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在只有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不同的地点,自由落体加速度可能不同18.将自由落体运动分成位移相等的4段,物体通过最后1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2s,那么物体下落的第1段位移所用时间为( )A.0.5s B.1.7s C.8s D.7.5s必修一模块期中复习练习卷---1105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共56分)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零分。
1.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做质点处理的是( )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比赛中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D.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3.学习了时间和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蓝仔说,下午2点30分上课,2点30分是我们上课的时刻 B.红孩说,下午2点30分上课,2点30分是我们上课的时间C.紫珠说,下午2点30分上课,3点1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D.黑柱说,3点15分下课,3点1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4.某人从高为m 6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m 4处接住,则这段过程中( )A.小球的位移为m 2,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m 10B.小球的位移为m 10,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m 2C.小球的位移为m 2,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m 10D.小球的位移为m 10,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m 2 5.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为零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是矢量;路程描述曲线运动,是标量6.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t x -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s 2末质点的位置坐标为零,前s 2内位移为“—”,后s 2内位移为“+”,所以在s 2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B.s 2末质点的位置坐标为零,则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也为零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s /m 1.0,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D.质点在s 4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m 4.0,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7.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s 5=t 内速度从s /m 120=v 增加到s /m 18=v ,通过的位移是m 70=x ,则这个物体s 5内的平均速度是( )A.s /m 14B.s /m 15C.s /m 6D.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t x -图象,则关于该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0xB.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1t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9.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t v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甲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乙刚开始运动时以s /m 5的速度与甲物体同向运动C.物体乙在最初s 3内的位移是m 10D.物体乙在最初s 3内的路程是m 10 10.一立方体木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深水中(忽略空气和水的粘滞阻力),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时间(t v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O ~a 段木块的加速度大于a ~b 段的加速度B.b 时刻木块到达最深处C.c 时刻木块到达最深处D.d 时刻木块速度方向竖直向上11.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零秒,我国科学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刚离开地面后以初速度0v 、加速度a 做加速直线运动。
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t 时刻起加速度逐渐减小至零,则飞船从t 时刻开始(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高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1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s /m 5,s 1后速度的大小变为s /m 7,在这s 1内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该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该物体的速度可能先减小后增加C.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2s /m 2 D.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大于2s /5m 113.一辆农用“小四轮”拖拉机漏油,假如每隔s 1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拖拉机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一定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根据油滴的分布情况,可以求出车运动的位移和某两油滴之间的平均速度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一定在增大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共44分)非选择题部分共5个小题,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4分)6.图2-12是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通过打点计时器所得的一条纸带(A 、B 、C 、D 、E 、F 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测得各段长度为OA =6.05cm 、OB =13.18cm 、OC =21.40cm 、OD =30.70cm 、OE =41.10cm 、OF =52.58cm .(图2-12(1)根据这些数据,求出B 、C 、D 、E 等各点的速度,并填入表中(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有图可知,A 、B 两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s ,纸带做的是___________直线运动。
(3).A 、D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s /m ,C 、E 两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s /m 。
(第二问计算结果在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步骤及结果,用公式法求解)。
⑶通过作t v -图象可求出小车的初速度(即在计数点A 时的速度)大小约为_____s /m ,加速度 约为_______2s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