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院感防控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院感防控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
剂。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
二、消毒与灭菌
(一)术语和定义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 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清洁剂: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 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
化的处理。
院感防控基础知识培训
提 纲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报告
二、消毒与灭菌 三、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四、职业暴露与个人防护 五、医疗废物管理
:
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
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病 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 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 属医院感染。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诊断: 1、表浅手术切口感染: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
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 2、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 内、有植入物(如人工瓣膜、人造血管、机械 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 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 的感染。 3、器官(或腔隙)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 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 (除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 或腔隙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回顾
宿州眼球事件: 时间:2005年12月11日
地点:安徽省宿州市立 医院 手术名称:白内障手术 院感事件:眼球医源性 感染 结果:9 名手术患者单 侧眼球摘除
新生儿感染事件回顾
时间:2009 年 地点: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 事件:5 例患儿因医院感染死亡
血液透析感染事件回顾
医源性感染: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造成的 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 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的医院感染病例的现 象。
下列情况均为医院感染: 1、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计算起,
超过其常规潜伏期而发生的感染。 2、没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在入院48小 时以后者。 3、病人发生的感染是上次住院期间获得的。 4、在原有医院感染的基础上又出现其他部位 新的感染(除外脓毒症的迁徙病灶)。 5、在已知病原体的原有感染部位又分离到新 的病原体(除外污染菌,复数菌或混合感 染),属另一次医院感染。 6、新生儿经产道获得的感染。
四是感染防控工作薄弱,诸多环节存在隐患。 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新生儿科在建筑布局、 工作流程、消毒隔离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新 生儿科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人流与物 流相互交叉;对部分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器具 采用了错误的消毒方法;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 进行手卫生;用于新生儿的肝素封管液无使用 时间标识等。据对部分医务人员的手、病房物 体表面、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和奶嘴、新生儿暖 箱注水口等进行检测,发现细菌超标严重。
2009 年 山西、安徽霍山、安庆、云南大理、江苏 盐城、连云港、徐州等一系列血液透析感染丙肝 事件
剖腹产感染事件回顾
一起医院感染事件启示……
时间: 2008 年 地点:西安交大一附院 事件:新生儿医院感染 结果: 8 名新生儿死亡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 儿科9名新生儿自9月3日起相继出现发热、 心率加快、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其中8 名新生儿于9月5日—15日间发生弥漫性血 管内凝血相继死亡,1名新生儿经医院治 疗好转。认为该事件为医院感染所致,是 一起严重医院感染事件。调查中发现该院 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医院管理工作松懈,医疗安全意 一是医院管理工作松懈,医疗安全意 识不强。该院对《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识不强。该院对《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及有关医院管理的规定执行不利,医院 及有关医院管理的规定执行不力,医院 管理工作松懈,在医疗安全保障方面存 管理工作松懈,在医疗安全保障方面存 在纰漏;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 在纰漏;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 全,没有全面落实诊疗技术规范和医院 全,没有全面落实诊疗技术规范和医院 感染管理的工作制度;部分医务人员工 感染管理的工作制度;部分医务人员工 作责任心不强,思想麻痹。 作责任心不强,思想麻痹。
二是忽视医院感染管理,未尽感染防控职责。 该院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不重视,未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医院 感染管理责任制,尚未建立独立的医院感染 管理部门并履行相应的职责。该院的感染控 制工作隶属于医务部,削弱了医院感染管理 的力度,加之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配置不足, 难以高质量完成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 管理、业务工作,难以保证对医院感染的重 点部门和环节实施监督检测、检查和指导。
(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 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是临床医师的责任和义 务,《执业医师法》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对此有明确规定。 能否及时诊断和报告反映临床医师的感染 诊断能力与水平。 1、医院感染病例确诊后于24小时之内报院 感办。
2、 发生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或5例以上疑
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应当于12小时内向 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 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发生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特 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 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 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临床科室发现上述(2、3)情况必须及 时报医务部、院感办。
三是缺失医院感染监测,瞒报医院感染 事件。该院没有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 法》的规定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 度,不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 感染暴发,更没有分析感染源、感染途 径,无法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 医院新生儿科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多起 感染和死亡病例,医院未予报告,存在 瞒报重大医院感染事件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