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字设计与创意

文字设计与创意


华文细黑
文鼎粗黑简
返回目录页
3、仿宋体的特点 虽然与老宋体有些相似,但横竖笔画几乎一致,笔画
两端 有毛笔起落的笔迹,竖画直而横画略向右上方上翘3°左右。
创艺简仿宋
华文仿宋
返回目录页
4、楷体的特点 是传统的楷书在印刷字体中的延续,它笔迹有力,粗细适
中,字划清楚,易读性很高。
华文楷体 此外,隶书、魏碑等书体现也都有成系统的印刷字体。
返回目录页
a. 运用统一的形态元素。
返回目录页
b. 在统一形态元素中加入另类不同的形态元素。
返回目录页
c. 拉长或缩短字体的笔画。
返回目录页
使用笔画减省练习的文字,完成笔画性变化文字设计 3组
规格:A4或16开纸制作,每组文字一张
目的:了解汉字笔画特征,开拓汉字设计方法与思路。
2、笔画共用 既然文字是线条的特殊构成形式,是一种视觉图形,那么,
返回目录页
六、 拉丁字母的基本字体
在拉丁字母确立为拉丁文化圈的书面传播基本工具后,字母的 书写形式则因不同的地域和条件而发生变化。
但,无论字体是书写、刻制、涂画,也无论形式如何简洁或精 细,都保存了字形的基本结构,使字母作为文字的一部分有效地起 着作用。
返回目录页
于公元114年镌刻在特拉雅努斯纪 功柱基座上的“碑铭体大写字母”,其 端庄优美的字体,被视为罗马碑铭的 典范而备受推崇。
在进行设计时,就可以从纯粹的构成角度,从抽象的线性视点, 来理性地看待这些笔画的同异,分析笔画之间相互的内在联系, 寻找它们可以共同利用的条件。
借用笔画与笔画之间,中文字与拉丁字之间存在的共性而巧 妙地加以组合。
返回目录页
返回目录页
使用笔画减省练习的文字,完成笔画共用结构进行文 字设计3组
(一) 汉字的基本字体
汉字的基本印刷字体发源于楷体,成熟于宋体,繁衍出仿宋、 黑体及现代的多种字体。
我国印刷行业曾长期从日本购入宋体和黑体字模,日本则引进 了中国的仿宋体和楷体活字,这种交流使两国印刷字体至今仍保持 相近的风貌。
就目前来说,常用的基本印刷字体大致有下面四种:
返回目录页
1、宋体的特点 横细竖粗,点如瓜子,撇 如
(三)装饰性变化
在文字笔划之外添加图形,或 者将笔画延伸并与图形接续,或在 笔画的实空间里填充图形,这都是 一种装饰性文字设计的方法。
由于添加的图形没有使文字的 原形改变,也不影响文字的阅读, 反而会因为这些装饰方法而丰富了 文字的内涵,因为可以通过添加的 图形,渲染和烘托文章的形态,直 接的或间接地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文 字内容。
使用笔画减省练习的文字,运用装饰性变化的设计方 法进行文字设计1组 规格:A4或16开纸制作,每组文字一张 目的:了解汉字笔画特征,开拓汉字设计方法与思路。 要求:创意独特,形式新颖,画面整洁,适当装裱。
• 18世纪法国和意大利设计师遵循 几何学法则用绘图仪器绘出与古罗马 体迥然有别的另类罗马体,被称为 “现代罗马体”。
返回目录页
常用的几种拉丁字体: 古罗马体: 新罗马体: 哥德体: 方衬线体: 无衬线体: 书写体:
返回目录页
第二章 中文文字创意设计
A B C D R G H WMQPSPA 希 美 好 熙 攘 你 我 他 家安师傅
• 到了4世纪出现了一种新书体—— 安色尔字体。
• 在欧洲8世纪末帝国的鼎盛时期, “加洛林小写体”作为标准的正文字 体得到推广。
返回目录页
中世纪中、晚期形成的织物般紧 密有序的哥特体结构特征的字体。成 为这个时期的代表字体。
• 垂直的竖笔画成为斜势,正O字成 为椭圆, “斜体” 成为文艺复兴时期 的意大利典型的字体。
刀,捺如扫。它在起笔、收笔和 笔画转折处吸收楷体的用笔特点, 形成修饰性“衬线”的笔型。
创艺简老宋
华文中宋
宋体
返回目录页
2、黑体的特点 又称“方体”,横竖等粗,笔
画方正。粗细一致,醒目、粗壮 的笔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黑体是受西方无衬线体的影响, 于20世纪初在日本诞生的印刷体。
创艺简粗黑
创艺繁超黑
规格:A4或16开纸制作,每组文字一张
目的:了解汉字笔画特征,开拓汉字设计方法与思路。
(二) 具象性变化
根据文字的内容意思,用具体的形象替代字体的某个部分 或某一笔画,这些形象可以是写实的或夸张的,但是一定要注 意到文字的识别性。
返回目录页
1、直接表现 运用具体的形象直接地表达出文字的含义。
返回目录页
变化的范围 外形变化 笔画变化 结构变化
外形变化 最适宜于正方形、长方形、扁方形、斜方形。 圆形、菱形、三角形违反方块字的特征,不易认识,谨 慎使用。
笔画变化
主要变化点、撇、捺、挑、勾副笔画; 主笔画横、竖变化少, 一般只在长、短、粗、细上作些变化。
结构变化
将部分笔画夸大、缩小、 移动位置、改变重心。 通过增、减、 繁、简的方法, 使字体美观统一。
汉字字形演化历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受命于天”
返回目录页
3、吉祥装饰字 在民间,人们同
样喜 欢将汉字装饰化,至今我 们仍能从民间的剪纸、挑 花、砖雕、陶瓷的图案中 看到诸如福、禄、寿、喜 等富有装饰风格 的汉字。
“冰消石头沉,云散太阳出”
返回目录页
“恭贺新年”
返回目录页
“福、禄、寿”
返回目录页
“五福临门”
返回目录页
1、飞白书 用扁平的竹笔书写,因点
画 中丝丝露白,故而称为“飞白”。 飞白书是硬笔书写的文字,又因 其笔画所具有的独特装饰风格, 而自成一体。
流行至今的民间花鸟字是飞白书 的延续。
“春满人间”
返回目录页
“鸟语花香”
返回目录页
“松林风飞 ”
返回目录页
2、鸟虫书 在春秋战国之际,一种极具趣味的字体突然兴起,构成了
唐 怀素自序帖
返回目录页
行书
行书兴起于东


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
间的一种字体,它的
书写速度比楷书快,
但又不像草书那样难
以辨识,兼有楷书字
形易识、草书书写快
捷之长。
晋 王羲之兰亭序
返回目录页
二、 文字设计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文字设计是平面视觉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文 字的形象进行艺术处理,以增强文字的传播效果。
因 此 汉 字 字 体 设 计 更要注意形意结合, 传递文字内涵。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实例欣赏
文字与文字设计 中文文字创意设计 字体的绘写 文字设计的方法
第一章 文字与文字设计
返回目录页
一、汉字的演变 篆书:
它包括商周的甲骨文、金文、 春秋战国文字、秦小篆。早期的文 字是甲骨文和金文(即钟鼎文)。 后来还出现了籀{zhou}文和石鼓文。以
返回目录页
楷书
又称“真书”“正
书”、“正
楷”。
楷是法式之意。楷书


于西汉,魏晋以后盛行。楷书
是隶书的定型化,它把隶书
的波势挑法变得平稳,把隶
书的慢弯变成了硬勾,把隶
书的平直方正变成了长方
形,成为直到现在都十分通
行的字体。
唐 颜真卿颜勤礼碑
返回目录页
草书: 草书是为了适应 快
速书写的要求而出现的。 草书作为一种字体而正 式具有其名,还是东汉 章帝时的事。章草保持 有隶书的笔势,比隶书 简易,有些点画有所省 略。
类 字样,包括在手写体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并保留手书风格的字体。
返回目录页
返回目录页
印刷体是文字设计的基础,而文字设计则是印刷体的发展,它们 构成了文字设计的主要内容。
返回目录页
因此, 书法——艺术门类的一种
印刷体——科学技术的体现
艺术活动
书法
文字设计
印刷体 技术进步
返回目录页
五、 字体的绘写
返回目录页
书法创作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活动,它有着自身的艺术规律。我 们所说的文字设计,与书法艺术不是一回事,但两者又有着一定的 联系。文字设计要重视吸收书法艺术的成果,以丰富文字设计的内 容,提高文字设计的艺术效果。
返回目录页
四、 文字设计与印刷体
就字体而言,作为“手书体”对应的概念,“印刷体”特指以几何线 型组成的字样。同时又用“活字印刷字体”泛称印刷排版系统中的各
上 早期文字通称大篆。秦始皇统一中 国以后,所统一的文字,称为小篆。
清 邓石如所书小篆
商 甲骨文(局部)
返回目录页
隶书: 隶书的出现,是为了
加快 书写的速度。是汉字一种比较 简便易于书写的字体。它出现 于秦代,大量使用于汉代。隶 书将篆书的笔画减少,将圆匀 的线条截断,化圆为方,变弧 线为直线。
唐 石门颂
规格:A4或16开纸制作,每种方法一张
目的:了解汉字笔画,熟悉汉字造型,为下一步设计 打好基础!
二、汉字创意设计
基础部分 基本字体 装饰 变化 加工
创意字体 自由变化 灵活组织 丰富想象
变化的准则 从内容出发; 容易辨认; 统一完整。 只有贴紧框架四边 整个字形才会显得饱满
(一)抽象性变化
汉字————笔画较多,结构复杂,外形单一 拉丁字母————笔画较少,结构简单,外形富于变化
一、汉字笔画减省
1、去掉部分笔画 2、去掉部分结构 3、共用笔画、结构 4、偷梁换柱 5、图地共用
推荐使用自己的姓名进行笔画减省的练习(2—3个字 为1组),每种方法完成练习3组,笔画减省之后注意 找出该组文字的条理化的笔画造型
文字设计与创意
Font Design
文字设计就是按视觉设计规律, 遵循一定的文字塑造规格和设计原则 对文字加以整体的精心安排,创造性 地塑造具有清晰、完美的视觉形象的 文字,使之既能传情达意,又能表现 出使人赏心悦目的美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