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大师赵元任与他的“同音文”

国学大师赵元任与他的“同音文”

国学大师赵元任与他的“同音文”
赵元任(1892.11.3-1982.2.24),汉族,出生于江苏武进(今常州)。

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

赵元任先后任教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中国清华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美国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后长期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伯克利退休。

1981年被聘为北京大学荣誉教授。

赵元任博学多才,既是数学家,又是物理学家,还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

其在语言学方面的代表作有:《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话的文法》《国语留声片课本》等;在音乐方面的代表作有:《教我如何不想她》《海韵》《厦门大学校歌》等。

赵元任翻译的代表作有《爱丽丝梦游仙境》等。

赵元任对文言文的造诣可谓炉火纯青,他所创作的同音文,至今无人能敌。

“同音文”!顾名思义,也就是一篇文章里,所有的文字都发同一个音。

通篇文章只用一个音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非一般人能够企及。

作为一种文体,同音文虽然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它的确是一朵文学奇葩,绽放着别样的色彩,给严肃的文坛增加诙谐和趣味。

下面是两篇赵大师著名的同音文,不妨读读,看看是否能解其义?
一、《季姬击鸡记》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

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

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

白话文的意思是:季姬感到寂寞,罗集了一些鸡来养,是那种出自荆棘丛中的野鸡。

野鸡饿了叫叽叽,季姬就拿竹箕中的小米喂它们。

鸡吃饱了,跳到季姬的书箱上,季姬怕脏,忙叱赶鸡,鸡吓急了,就接着跳到几桌上,季姬更着急了,就借竹箕为赶鸡的工具,投击野鸡,竹箕的投速很快,却打中了几桌上的陶伎俑,那陶伎俑掉到地下,竟粉碎了。

季姬争眼一瞧,鸡躲在几桌下乱叫,季姬一怒之下,脱下木屐鞋来打鸡,把鸡打死了。

想着养鸡的经过,季姬激动起来,就写了这篇《季姬击鸡记》。

二、《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

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适市。

是时,适施氏适市。

施氏视是十狮,恃石矢势,使是十狮逝世。

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

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

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

试释是事。

译成白话文:石头屋子里,有一个姓施的诗人,喜欢狮子,发誓要吃十头狮子。

施先生经常去市场寻找狮子。

有一天十点钟的时候,他又来到了市场,刚好市场里也新到了十头狮子。

于是,施先生注视着这十头狮子,凭借着自己锋利的石头弓箭,杀死了这十头狮子。

施先生扛起狮子的尸体走回石头屋子。

石头屋子很潮湿,先生让仆人擦拭石头屋子。

擦好以后,先生开始尝试吃这十头狮子的尸体。

当他吃的时候,才识破这十头狮尸,并非真的狮尸,而是十头用石头做的狮子,请尝试解释这件事情。

有一些人试图模仿赵大师运用同音文,但是几乎没有什么成果。

倒是有一篇模仿《季姬击鸡记》的文章《饥鸡集矶记》,虽然没有创新,模仿得倒也神似,读来也挺有韵味。

《饥鸡集矶记》
原文:
唧唧鸡,鸡唧唧。

几鸡挤挤集矶脊。

机极疾,鸡饥极,鸡冀己技击及鲫。

机既济蓟畿,鸡计疾机激几鲫。

机疾极,鲫极悸,急急挤集矶级际。

继即鲫迹极寂寂,继即几鸡既饥,即唧唧。

译文:
叫着的鸡,鸡不停地叫。

几只鸡在拥挤的笼里找吃的。

运鸡的车子走得极快,鸡也饿极了,鸡的翅膀已经如同拼死一搏般坚硬如鱼鳞。

终于运鸡的车子到达了蓟,突然有几只鸡撞开了笼子所有的鸡都极快地想要冲下车来。

可是车子还在极快地走着,那几只翅膀已经硬朗的
鸡看见飞驰的轮子便害怕了,赶忙退了回去也不顾笼子里有多么拥挤。

最后笼子里安静了下来,鸡即使再饿,也只敢唧唧地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