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参赛教案(《我有一个梦想》)
参赛教案(《我有一个梦想》)
三.德育目标
5.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教
学
重
点
联系时代背景,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由于学生不熟悉西方的宗教生活,不了解美国的社会制度,对美国的种族歧视、隔离政策全无感受,所以就难以理解作者反映的严酷事实,难以体会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而理解这点,才能理解他讲话的深远意义。所以把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查找相关资料,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并借此来全面赏析文本。
1、他有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2、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
3、怎样才能实现这个梦想?
4、他能否实现这个梦想?
第七小组
教学过程
共6页第4页
四、朗读课文
请第一组同学向同学们展示收集到的课文朗读音频和视频文件,初步体会演讲稿的魅力。同时要求同学们在倾听和观看后,模仿范读音频,朗读文章。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资料2:2001年4月7日,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19岁的黑人青年蒂莫西•托马斯遭遇一名白人警官的追捕。当托马斯试图逃跑时,白人警察竟开枪将他射杀致死。事后证实:手无寸铁的托马斯,当时并没有犯罪行为。然而,白人警察不仅未受处罚,反而得到奖励休假一个星期。(/71/46/news146034671.shtml)
通过校园网络的教学平台,给学生下达学习任务,以小组的方式,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完成课文的学习内容。大概需时30分钟。分组学习的模块和内容布置如下表:
教学过程
共6页第3页
学习任务分配表
模块内容
模块目标
主要任务
负责小组
朗读欣赏
通过朗读,初步了解文章。
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的课文朗读的音频和视频文件,并且要求学生对搜索的的内容进行筛选和编辑,准备分享给同学们,一起通过听觉与视觉,初步欣赏文章。
第二课时
一、背景介绍。
请第二组同学就收集到的资料,通过PPT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课文的背景资料。
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就开始掳掠非洲黑人,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持续了大约400余年。直到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但黑人的地位依然非常低下。南北战争以后,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奴隶终于在法律上获得自由。
(参考网址:/UserLog/UserLogComment.aspx?UserlogID=177210)
教学过程
共6页第5页
二、作者介绍:
请第三组同学就收集到的资料,通过PPT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课文的背景资料。
【马丁•路德•金(1929-1968)】
第一小组
背景介绍
为深入了解文章提供资料佐证。
通过互联网,查找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的前因后果,以及为什么举行游行集会等相关资料,并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简单的PPT课件,并准备在课堂上向全班做介绍。
第二小组
作者介绍
了解作者,以便更好的体会文章。
通过互联网,查找马丁·路德·金生平资料,包括他的活动的视频、图片等。同时要求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整理资料,准备在课堂上向全班作介绍。
教
学
难
点
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强烈的感情色彩。
本文是一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演讲词,使其具有如此语言特点的主要是排比句式的运用。我所带的班级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普遍存在着表达方面的困难,因此把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学习并应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表达能力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材背景分析
《我有一个梦想》是广东省技工学校语文教材中口语体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政治演讲词,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课文选取的译文,我个人认为是最好的翻译版本。文章情文并茂、语言流畅,那饱满的激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深深地感染着听众,引起人们的共鸣。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
3、教学模板的编排与制作:事先在教师机上做好任务模板,然后通过网络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呢学习交流。
教学过程
共6页第2页
第一课时
一、导入(资料分析导入)
资料1:前不久上高速后被一个警察跟着,(“碰巧”又是白人,)我只好停下来。“你知道我为什么跟你吗?”黑灯瞎火的,我有点怕他,谁敢保证警察就不性骚扰或强奸。“不知道。”“你上高速前转了U turn。”“不对,那是左转弯,不是U turn。”
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誉为近百年来八大最具有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
1929年,生于美国亚特兰大市,因从事黑人解放运动,而树敌众多,1968年4月18日,被种族主义者刺杀于田纳西州孟菲斯城。
黑人区的生活,使他感受了到人格的尊严和作为黑人的痛苦。面对丑恶的现实,金做一名立志于争取社会平等的牧师。反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他认为:黑人不应该被隔离,不应该受歧视,而应该像白人一样受到完全的尊重。反对暴力、杀戮和战争,主张以怨报德、以爱报恨。他认为:黑人自由公平平等权利可以通过和平革命获得。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黑人自由运动。美国政府规定:从1986年起,每年1月的第3个星期一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在马丁•路德•金等黑人民权运动领袖和广大黑人和白人朋友的努力下,1964年新《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新《选举权法案》规定所有黑人都享有选举权。
附:1、中文音频朗读文件下载:/page/07-05-13/23923.html
2、英文音频朗读文件下载:/s/11-09/s1370260.shtml
3、马丁·路德·金演讲实况:/programs/view/I9qmeZCyXs8/
学法分析
“教是为了不教”,学法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1、反复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搜索,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整理资料并发表见解。
3、指定演讲篇目,指导学生运用自己所理解到的知识感受,去进行一次演讲比赛。
课前准备
1、让学生随意组成7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
2、与电脑老师协商,以组为单位,编排好座位,方便课堂教学中互相讨论学习。
但100多年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仍然是下等公民,挣扎在社会的低层,生活贫困,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各级各类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
南方的诸多州,黑人不能在白人开的餐馆就餐,许多公共场所挂着“仅供白人使用”的牌子,甚至在公共汽车上黑人也只能坐在后车厢,车的中部虽然允许黑人坐,但有白人上车,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1955年12月,蒙哥马利市警察当局以违反公共汽车座位隔离条令为由,逮捕了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帕克斯夫人是一位黑人裁缝,在她下班回家的路上,由于未给一名白人乘车者让座而被捕。
学生情况分析
技校一年级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对于演讲体的文章也是比较陌生的,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演讲,所以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更多的可以向学生介绍演讲的一些相关知识和技巧。由于这是一篇历史政治性比较强的文章,而现在的学生的历史知识又是最缺乏的,所以上课的时候要多辅助一些历史背景资料,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主去了解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丰富历史材料,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课外的知识。
3、学生实战训练。由于学生水平有限,训练的重点内容不在于写演讲稿,而在于上台模仿演讲训练。
教法分析
本文是口语体的文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与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法与小组合作法。通过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地积累语言知识,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感情,领会演讲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对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讨论法,通过设计问题,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师补充点拨归纳。
第五小组
演讲稿的相关介绍
了解演讲稿的相关知识
通过互联网,了解演讲稿的特点,以及如何撰写演讲稿。此外还要收集古今中外著名的演讲稿,让同学们更多地领略演讲的魅力。
第六小组
文本分析
赏析文本,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黑人发起了浩大的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号召全市近5万名黑人对公交车公司进行长达1年的抵制,迫使法院判决取消运输工具上的座位隔离。这是美国南部黑人第一次以自己的力量取得斗争胜利,不仅揭开了持续10余年的美国民权运动的序幕,也使马丁·路德·金锻炼成民权运动的最杰出领袖。
1963年8月28日,25万人响应马丁·路德·金的号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游行,争取立法保障黑人的权利。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前的石阶上,对群众发表了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演说,他的这篇演说马上举世闻名,而且为美国法律和生活变革铺平了道路,成为使整个国家面目一新的珍贵的历史时刻之一。
提问:你看到上述两个例子,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明确:种族歧视!白人袒护同一种族的人,歧视有色人种。
美国是一个移民大国,种族歧视由来已久。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情形,你会如何去面对?你又采取什么方式来斗争呢?下面我们来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看看马丁·路德·金的做法。
二、课文解题
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
共6页第1页
科
目
语文
第二十五课:《我有一个梦想》
授课
日期
教学课时
2
授
课
方
式
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电脑网络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