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绘本与游戏相随阅读与长智相生
作者:曹燕
来源:《教育》2017年第04期
摘要:能引导孩子喜欢读书,影响的是孩子的未来。
可3至6岁的幼儿,若长期静态的阅读难免显得枯燥乏味,很难长久维持浓厚的阅读兴趣。
这就需要将绘本阅读与游戏结合起来。
本文从巧用游戏策略和拓展区域游戏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让“绘本阅读”与“游戏”相随,进一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绘本游戏化区域;阅读;游戏
绘本不仅图文并茂,而且以画为主,画面精美,富有内涵,能给孩子美的熏陶,更能激活孩子的想象力,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然而,鉴于幼儿注意力低下的特点,长期静态的阅读可能会削弱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中都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我们尝试让绘本阅读教学课程游戏化,让“绘本阅读”与“游戏”相随,成为孩子阅读的一种状态与方式,从而进一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如何开展绘本阅读课程游戏化呢?
游戏中丰富绘本阅读
如何设计多元化的绘本游戏?我们成立了专题研讨组,定期开展交流,在学习、摸索、实践、反思中,渐渐找到了一些绘本游戏化的策略。
大胆猜想,推开绘本之窗猜想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形式,适度的猜想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又能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教学中,我们采用不同的切入点让幼儿进行想象猜测。
成功的封面设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的封面,是一个金灿灿的缺了一口的大饼。
老师先让孩子观察看到了什么,当说出大饼后,老师语言描述:这只大饼可是小猪花了很长时间才做好的,他刚做完就累得睡着了。
可等他醒来一看,却发现大饼被咬掉了。
猜猜是谁偷偷咬掉了呢?孩子们尽情猜测,什么答案都有。
随后老师留下悬念:到底谁猜对了呢?我们一起跟着小猪去破案吧!此时孩子们探究欲望高涨,个个兴致盎然地和老师一起走进了故事。
还可以引领孩子猜想情节,使绘本阅读由“顺序递进式”转向“开放交流式”。
如在教学《小猪变形记》中,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让幼儿猜想故事的情节。
“你看这回小猪找谁炫耀去了?(出示插图)他会跟大象如何炫耀自己?猜猜被大象识破之后,他就会变成谁?怎么变?”以此类推。
这种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寻求答案的游戏方式不仅能让孩子获得愉快的情绪,同时充分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