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部分专业单独招生考试说明(数学)Ⅰ、考试性质中国矿大单独招生考试是由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以及职业高中的优秀应届毕业生(简称“三校生”)和煤炭企业优秀青年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我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关于考试内容的知识要求作如下说明:对考试内容的知识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了解:对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识别它;理解:对概念和规律达到理性的认识,能自述、解释和举例说明;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一、集合与逻辑用语 1.理解集合及表示法; 2.理解集合之间的关系; 3.掌握集合的运算; 4.了解命题及命题联结词; 5.理解充要条件。
二、不等式1.了解不等式的性质; 2.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掌握形如)0(0><++bax dcx 的分式不等式的解法;4.掌握绝对值不等式)(c c b ax ><+的解法。
三、函数1.了解映射的定义; 2.理解函数定义及记号; 3.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4.理解函数的增量及其应用; 5.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 6.了解反函数的定义;7.掌握简单函数的反函数的求法; 8.了解互为反函数的图象间的关系。
四、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了解n 次根式; 2.理解分数指数幂;3.理解有理数幂的运算性质; 4.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 5.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6.理解对数的定义(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的记号);7.了解两个恒等式:b a N N a baa ==log ,log ; 8.了解积、商、幂的对数; 9.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 10.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五、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理解角的概念的推广及弧度制; 2.理解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3.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4.掌握特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值,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5.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cot tan ,acos asin a tan ,1a cos a sin 22=⋅==+αα 6.掌握)sin(a -、)cos(a -、)tan(a -的简化公式;7.掌握)2/sin(a -π、)2/cos(a -π、)2/tan(a -π的简化公式; 8.掌握)sin(πk a +、)cos(πk a +、)tan(πk a +的简化公式; 9.掌握两角和的正弦、余弦的加法定理; 10.了解两角和正切的加法定理; 11.了解二倍角公式;12.掌握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3.了解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4.了解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5.掌握正弦型函数的图象及其应用; 16.掌握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区间内的角度。
六、数列1.了解数列的概念; 2.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3.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等差中项; 4.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公式; 5.掌握等差数列的简单应用; 6.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7.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等比中项;8.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9.掌握等比数列的简单应用。
七、向量1.理解向量的定义、长度及单位向量;2.理解相等向量、负向量;3.理解共线向量;4.掌握向量的加法;5.掌握向量的减法;6.掌握向量的数乘运算;7.理解向量的数量积和运算法则;8.理解坐标轴上的单位向量和向量的坐标;9.掌握向量的直角坐标计算;10.掌握两个向量共线的条件;11.掌握两个向量垂直的条件;12.掌握平移公式,中点公式;13.掌握两点间的距离;14.理解正弦定理及其应用;15.理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八、解析几何1.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和直线方程;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斜率和截距;3.掌握已知两点坐标求斜率;4.理解直线的斜截式方程;5.理解直线的点斜式方程;6.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7.掌握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8.掌握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9.理解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10.理解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11.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12.了解两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13.了解曲线与方程;14.了解由轨迹求曲线方程;15.掌握圆的标准方程;16.理解确定圆方程的条件;17.了解圆方程的简单应用;18.理解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19.了解椭圆的性质和图象;20.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21.了解双曲线的性质和图象;22.了解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23.了解等轴双曲线;24.理解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25.了解抛物线的性质和图象;26.理解坐标轴平移公式;27.理解坐标轴平移公式的应用。
九、立体几何1.了解平面的平行四边形表示;2.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即公理和推论);3.了解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4.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5.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6.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7.掌握三垂线定理。
十、排列与组合1.理解分类计数原理;2.理解分步计数原理;3.了解排列定义;4.理解排列种数计算公式;5.了解组合公式;6.理解组合种数计算公式;7.了解组合的性质;8.了解二项式定理。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题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
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Ⅳ、样卷及参考答案样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正确答案选出填入相应的括号内,共120分。
1.已知合集{}d c b a U ,,,= {}d c a M ,,= {}d b N ,=那么( =N )M u I ( ) A .{}d B .{}b C .{}d b , D .{}c a , 2.不等式0)2)(1(≥--x x 的解集是( ) A .{}12≤≤-x x B .{}12<<-x x C .{}12≥-≤x x x 或 D .{}12>-<x x x 或 3.12cos12sinππ的值等于( )A .41B .43C .21 D .234.已知4321,,,a a a a 成等差数列,且41,a a 是方程02522=+-x x两根,则32a a +等于( )A .-1B .1C .25D .25- 5.函数)176(log 221+-=x x y 有( )A .最大值-3B .最小值-3C .最大值3D .最小值36.如果命题“q p ∨”是假命题,那么 ( ) A . A .命题“⌝p ”与命题“⌝q ”的真值不同 B .“⌝p ”与“⌝q ”中至少有一个是假命题 C .命题“q ”与“⌝p ”同真假 D .命题(⌝p )∧(⌝q )是真命题 7.函数11-=x y 的定义域为 ( )A .[)+∞,1B .),1(+∞C .)1,(-∞D .]1,(-∞ 8.直线0323=-+y x 与直线016=++my x 平行,则m 值为 ( ) A .2 B .-2 C .-4 D .49.P 为直线01043=-+y x 上的点,O 为坐标原点,则OP 的最小值为 ( ) A .2 B .310 C .25D .1010.抛物线x y 42=的准线方程为 ( )A .2=xB .2-=xC .1=xD .1-=x11.己知)2,3()1,3(-=-=b a ρρ,那么b b a ρρρ⋅+)(的值为 ( )A .-1B .1C .-2D .212.设有不同直线c b a ,,和不同平面α、β,给出下面命题①若b a b a //,//,//则αα②若c a c b b a //,//,//则③若b a b a ,,,则内在内在βα是异面直线,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0B .1C .2D .313.从4台甲型和5台乙型电视机中任意取出3台,其中至少要有甲型与乙型各1台,则不同的取法有 ( )A .140种 B.84种 C. 70种 D.35种14.若的根为则方程x x f xx x f =-=)4(1)( ( ) A .21 B.21- C. 2 D.-215.在正方体ABCD —1111D C B A 中,直线1AC 与BD 所成的角为 ( ) A .ο30 B .ο45A DC .ο60 D ο90. B C A 1 D 1B 1C 1第Ⅱ卷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9分,把答案直接写在题中横线上,共54分。
16.不等式的解集0312≥-+xx ____________. 17. 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公差不为0,且421,,a a a ,成等比数列则742421a a a a a a ++++-=__________18.一种产品的年产量原来是a 件,在今后m 年内计划使年产量平均每年比上一年增加%p 那么第m 年的产量应为_______________19.设=++++-+-+=)3()2()1()0()1()2(,221)(f f f f f f x f x求20.已知双曲线焦点坐标是(-3,0)和(3,0)离心率23=e 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21.Cos20°cos25°—sin25°cos70°=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本大题共126分 22.已知等差数列{},10,5,32==a a a n 求公差d 、13a 及前7项之和7s (21分)23.已知x x x x x f 22sin cos cos sin 2)(+-=(1)求)(x f 的最小正周期 (2)求)(x 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把)(x f 图象F 按向量)0,6(π-=a ρ平移得到图形F F ''求,的函数式 (21分)24.已知43321)(2--=x x x f (1)求这个函数图象的顶点和对称轴(2)已知841)21(-=f 不直接计算函数值,求)25(f 的值; (3)不直接计算函数值,试比较)415()41(f f 与-的大小(21分)25.如图PA ⊥平面ABCD ,底面ABCD 是正方形 (1)求证:PC ⊥BD (2)若3,2==PA AB 求点P 到BD 的距离 (20分)PA DB C2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已知AD ⊥AB ,∠D=135°,AB=10,AC=16,CD=28求(1)AD 、BC 的长(2)ΔABC 的面积S ΔABC (20分)27.椭圆)0(12222>>=+b a b y a x 的右焦点)0,(c F ,离心率为21,过F 作直线L 交椭圆于A 、B 两点,P 为线段AB 中点,O 为坐标原点,当ΔPFO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43时: (1) 求椭圆方程(2) 求直线L 的方程(23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BCACA6—10 DBDAD11—15 DBAAD二、填空题: 16、{3x 21|x π≤-} 17、13718、()mp 1a +19、223,()()()()()⎪⎪⎭⎫ ⎝⎛++++=+++++=+++=+------21222422222222222222212213f 2f 233322332=Θ 20、15y 4x 22=-21、22三、解答题:22解:{}为等差数列|a n Θ5510a a d 23=-=-=∴60511511d a 12d a a 2113=⨯+=+=+=又30555d 5a d 6a a 217=⨯==+=+=Θ0a 1=1057230072a a s 717=⨯+=⨯+=23解:()⎪⎭⎫⎝⎛-=⎪⎪⎭⎫ ⎝⎛-=-=4x 2sin 2x 2cod 22x 2sin 222x 2cos x 2sin x f π ① ππ==22T ; ② 2f =大,2f -=小③ ⎥⎦⎤⎢⎣⎡-⎪⎭⎫ ⎝⎛+=-46x 2sin 20y ππ即的表达式为`F 12x 2sin 2y ⎪⎭⎫ ⎝⎛+=π24解:421)3x (2143)99x 6x (21)x (f 22--=--+-=① )421,3(-顶点坐标,3x =对称轴:② 841)27(f )25(f 3x -===,所以对称轴为Θ③ 开口向上, , 又 对称轴 )x (f 3x 3415341=---φΘ )415(f )41(f φ-故 25解:① 连AC ,∵ABCD 是正方形,∴AC ⊥BD ,又 PA ⊥面ABCD ,故AC 是PC 的射影,∴PC⊥BD ,② 设 AC 交BD 于O ,连OP ,OA ⊥BD ,∴OP ⊥BD ,OP 为P 点到BD 的距离,在△POA 中,1)2()2(21AC 21OA 22=+==, 3PA =,︒=∠90PAO 2OA OP PO 22=+=∴,即.2BD p 的距离为点到26解:(1)、在△ADC 中,由正弦定理知:Dsin ACDAC sin CD =∠,︒=∠∴135sin 16DAC sin 28,21DAC sin =∠Θ,又︒=∠135ADC ,︒=∠︒=∠∴15ACD 30CAD ,,)(,138AD 135sin 1615sin AD -=∴︒=︒Θ ,由余弦定理:,又︒=∠∴⊥60ABC AB AD14BAC cos AC AB 2AC AB BC 22=∠⋅⋅-+=(2)、34023161021BAC sin AC AB 21S ABC =⨯⨯⨯=∠⋅⋅=∆ 27解:21a c e ==Θ41ac 22=∴c 2a =Θ2222c 3c a b =-=∴ c 3b =∴1c3y c 4x 2222=+椭圆:设过F 的直线L :y=k(x-c) 代入椭圆方程,得:()1c 3c x k c 4x 22222=-+()0c 12c k 4cx k 8x k 43222222=-+-+整理得:)1(()()()0021212,211y ,x P 2y y ,2x x p ,y x B ,y ,x A 即设⎪⎭⎫⎝⎛++2k 43ck 42x x x 2210+=+=2k 43kc3)c x (k y 00+-=-=222222220PFO c 83482c 3k 8k6c 3k 86k c3k 86k c 3c k 43kc 321c y 21S 43PFO =≤+=+=+=⋅+-=⋅=∴∆∆面积的最大值为 )2x (23y l 16y 8x 2c (2c 43c 323k k 8k 6222-±==+∴-==∴=±==方程为: 直线椭圆方程:舍去) 8时, ,即 当且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