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学习目标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春天”为主题来选编教学内容。
《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的基本目标,同时要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一,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学习目标1.认识54个生字;会写3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找春天》《古诗二首》。
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景以及课文所蕴含的主旨。
4.初步感知课文语言的优美,能积极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点1.认识54个生字;会写34个字。
复习、巩固常用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课时分配1.《古诗二首》………………………………………………………………………………………… 2课时2.《找春天》…………………………………………………………………………………………… 2课时3.《开满鲜花的小路》………………………………………………………………………………… 2课时4.《邓小平爷爷植树》………………………………………………………………………………… 2课时语文园地一……………………………………………………………………………………………… 2课时教法与学法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同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基本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古诗二首主备人:黎建复备人:总课时数: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2.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
(学生)1.组织学生自读古诗。
2.指导学生读古诗,纠正字音错误。
3.播放古诗配乐朗诵视频。
4.组织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5.指导学生巩固识记生字。
1.组织学生交流描写春天的诗句。
2.出示教师摘抄的咏春的诗句,领读。
第二课时主备人:黎建复备人:总课时数:2.找春天主备人:黎建复备人:总课时数:第二课时主备人:黎建复备人:总课时数:1.会写9个字,背诵课文。
2.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开满鲜花的小路主备人:黎建复备人:总课时数:第二课时主备人:黎建复备人:总课时数:4.邓小平爷爷植树主备人:黎建复备人:总课时数:第二课时主备人:黎建复备人:总课时数:口语交际主备人:黎建复备人:总课时数:四、课堂小结(用时:10分钟)经过了我们共同的讨论,我们初步的学会了如何通过沟通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我们沟通的过程中,请注意我们说话的语气,不要生硬,一定不要使用命令的语气说话。
说话语气要恰当,懂礼貌。
希望同学们都做一个懂礼貌,人人都喜欢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一主备人:黎建复备人:总课时数:课题语文园地一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10个生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2.积累词汇,体会词语的意思,学会在句子中使用合适的字词。
1.学生间交流学生字词心得,看谁说得好。
2.给出同样的一段话,让学生体会重音不同,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第二课时主备人:黎建复备人:总课时数: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学习目标教材简析本单元以“爱心”为主题选取了三篇文章,意在培养学生的爱心。
其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告诉我们要像雷锋叔叔一样乐于助人、奉献自己,《千人糕》让我们明白我们美好的生活是靠很多人团结协作共同创造的,《一匹出色的马》则通过一个生活小片段告诉我们要学会自主自立。
三篇课文都分别讲述了生活的道理。
本单元除了提高学生基础的语文功底,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的能力,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感情,学习文章传递的道理。
本组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二,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课题内容简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本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乐于奉献、乐于助人的泉水。
千人糕本课是一首儿童诗,赞美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雷锋叔叔,告诉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
一匹出色的马课文写小萨沙在父母的影响下,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了风雨飘摇的蔷薇花上,告诉我们要树立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学习目标1.认识55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4.引导学生明白道理,联系自己的体验谈感受。
学习重点1.认识5个生字,会写2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感情,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以及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分配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课时6.《千人糕》…………………………………………………………………… 2课时7.《一匹出色的马》 (2)课时语文园地二………………………………………………………………………… 2课时教法与学法本单元的学习要通过游戏、自主、竞赛等方法识生字,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引导学生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道理。
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本叙述能力。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主备人:黎建复备人:总课时数:1.搜集雷锋的生平资料。
(师生)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1.认识“曾”等13个生字;会写“锋”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搜集有关雷锋生平的资料。
(师生)2.准备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制作多媒体课件。
(老师)3.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1.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2.教师:前面几课我们学习到小鹿、泉水为别人带来了快乐,从而自己也感到快乐。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他因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
3.教师出示雷锋画像:看,他是谁?(板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掌握它们。
(2)想一想每一节诗所讲的主要内容。
(3)课文介绍了雷锋的哪事迹?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1)教师随意地抽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学生正音。
1.教师出示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
2.指名读,说偏旁,组词。
3.教师重点指导“冒”和“洒”的书写,“冒”上边写得略宽,下边“目”写得略窄,稍长。
“洒”右边是“西”,里边没有一横。
4.指导学生书写,评议。
总结,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第二课时主备人:黎建复备人:总课时数:1.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齐读课文。
2.卡片认读生字词:冒着雷锋需要年迈迷路足迹叔叔汗滴洒下泥泞。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美。
2.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呢?3.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诗句教学。
(1)他在小溪边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
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2节诗)②出示第2节诗,理解“迷路”的意思。
为什么要说迷路的孩子?③理解“泥泞”的意思,想象雷锋叔叔冒雨送小孩回家的情形。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2节诗。
(2)他在小路边背着年迈的大娘回家。
(板书:小路旁背大娘)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4节诗)②出示“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一句,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③出示“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一句,指名读。
④齐读第4节,想象雷锋叔叔背大娘的情形。
(3)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①你是从诗中哪一节知道的?(第5节诗)②出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板书:爱心)③齐读第5节。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的“小雷锋”。
1.读文后的学习伙伴的话,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由畅谈。
2.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3.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6.千人糕主备人:黎建复备人:总课时数:1.搜集有关食品、衣服、文具等物品的制作过程。
(师生)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
(教师)1.认识16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好、要、种、的、应、着”。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食品、衣服、文具等物品的制作过过程进而启发学生发现生活,培养观察能力。
1.搜集生活中的食品、衣服、文具等物品的制作过程。
(师生)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
(教师)1.启发谈话,说说对我们生活中的衣服食品的制作过程,引入课题。
2.出示小物品制作过程的图片或视频,指导学生观察、发现。
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用生字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2. 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3. 指导学生理清课文。
四、总结,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主备人:黎建复备人:总课时数: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
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导入新课。
教师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讲解。
(1)爸爸说的“千人糕”是一千个人做成的吗?它的真实意思是什么?(2)为什么孩子在最后说“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3)文章通过米糕的制作过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7.一匹出色的马主备人:黎建复备人:总课时数:1.搜集记述自己发现的不需要花钱买的玩具。
(师生)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
(教师)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多音字“发、看、还、舍、长、给、奔”。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想象能力。
1.搜集记述自己发现的不需要花钱买的玩具。
(师生)1.启发谈话,让学生说说自己发现的小玩具,引入课题。
2.出示玩具制作过程的图片或视频,指导学生观察、发现。
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用时:10分钟)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
3.检察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