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比较选举制度
选举过程(3)选民投票
• 各国投票制度有差别。多党制国家如德、 瑞士、北欧国家议会选举多采用比例代 表制投票,选民只需要一轮投票;两党 制国家如英美议会选举实行相对多数制, 也是一轮投票制;一些国家如法国的总 统选举实行多数两轮投票制。
选举过程(4)选票计算三种计算方法:
• 多数当选制:按的票数多少决定多者获胜。又 有3种,即简单多数制(一轮选举制)、绝对多 数制(二轮选举制)、特别多数制。 • 比例代表制:根据参加竞选的政党得票数在选 票总数中所占份额分配议席。一般按照“当选 基数”分配议席。当选基数=选区有效选票总数 /选区应选代表数。剩余席位和选票处理办法有: 整体比例代表制、局部比例代表制(有最大余 数法和最大均数法)。 • 混合代表制:一部分议员以多数制当选,另一 部分议员以比例代表制当选。具体做法有两种: 两次投票、双票制。
公布答案:最大残数法
党别 首次分得 余票数 席位数 (各党得 票数/选举 基数) 2 1 0 0 12400 9200 13600 12800 再次分得 席位数 总计分得席位数
A B C D
0 0 1 1
2 1 1 1
公布答案:最大均数法(将商从大到小排列到席 位数,第m个即为选举基数) A B C
两种基本选举制度:SMDP与PR
• 多数民主国家采用的典型选举制度是 “单名选区相对多数或者过半数制” , single-member district plurality or majority system • 共识民主国家则主要采用比例代表制PR 。 每个国家似乎都留恋自己的选举制度。
英国的FPTP ,看复印材料
选举制度:理论与原则
• 理论 :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 、代议 制民主理论 • 原则:普遍选举权原则;平等选举权原 则;直接选举原则;秘密投票原则
普选权
• • • • • • • • • • 实现障碍: 财产限制; 受教育程度; 种族; 性别; 年龄; 居住时间; 宗教; 职业的限制。
普选权实现的意义
各党得票数 各党得票数/1 各党得票数/2
各党得票数/3 各党得票数/4 各党得票数/5
D
60400 60400a 30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c
20133d 15100 12080 3
33200 33200b 16600e
11066 8300 6640 2
13600 13600 6800
4533 3400 2720 0
选举制度:涵义与地位
• 地位 是民主政治的基石,民主只可能通过选举制度实 现。因为当代民主 • 1只能以代议制民主的形式实现,而代议机关的产生只 有通过完善的选举才能真正反映民众的意愿。 • 2只有通过公民的广泛参与才能得到保证,选举是公民 广泛参与政治的最好方式。 • 3只有在民众的支持下才能得到维持,选举制度所反映 的民众支持程度,为政权机关权威的合法性创造了基 础。Legitimacy • 作用 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社会-稳定发展、公民-提 高政治素质
国籍
居住时间 1个月——5年。3-6月居多 德澳1月;冰岛挪威5年;英3月;法 比6月 选民年龄趋向年轻化,一般18周岁保 守派倾向提高、开明派倾向降低 下议院25岁以上(法23,美意25) 上议院30岁以上(美30法35意40) 总统35岁以上(美35德法40意50)
年龄
受教育程度
普遍取消葡萄牙规定不识字者无选举 权但文盲如能纳税则有选举权 加拿大选举官员不享有选举权;美国 一些州规定现役军人或国民警卫队成 员不可参加 严格限制(德英规定常任文官不得 参加竞选议员议员不得兼任行政官 员)
职业
选举过程(1)
• 完整的选举程序 :制定选举方案 —划分 选区 — 分配应选名额 — 选民登记 — 审查 选民资格 — 组织提名候选人 — 确定正式 候选人 — 制定选票 — 组织投票 — 计票 — — 确认选举结果 — 宣布当选人 — 归档统 计——结束选举 • 其中,选民登记、选民投票、选票计算、 确认结果较重要
• 资产阶级通过操纵选区划分,选择投票制 和选票计算方法操纵选举,使普遍,平等的 选举原则得不到真正贯彻.
选举组织与选区划分
• 选区划分 一般按照“地域代表制” 原则,即以 地理或行政区划来划分选区,强调根据人口的变 更不断改划选区,以保持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量 的准确性。 • 还有“职业代表制”,主要还只是一种引人注目 的理论。 • 单名制选区 又称小选区,即一个选区只选举产生 1名代表或议员的选区划分制度。英法美加 • 复名制选区 又称多名制选区或大选区,指在一个 选区要选举产生2名以上的代表或议员的选区划分 制度。意大利
• 20 世纪 50 年代的经典表述 : 实现简单多数代表 制强烈支持两党制,一般会产生一个强20世纪 50 年代的经典表述 : 实现简单多数代表制强烈 支持两党制,一般会产生一个强有力的果断政 府 , 而比例代表制则支持多党制可能产生一个 不太稳定的联合政府 .60 年代以后有人质疑这 一说法 , 认为比例代表制不是多党制的原因而 是结果.——燕继荣202 •
12800 12800 6400
4266 3200 2560 0
各党席位票数 /16600
选举保障
• 组织保障 中央选举机关、地方选举机关、 选区229 • 经费保障 • 司法保障 选举诉讼、当选诉讼
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两种观点
• 选举制度影响政党制度的三大规律:一轮投票多 数选举制趋向形成两党制;两轮投票多数选举制 趋向形成结构松散的多党制;比例选举制趋向形 成组织严密独立稳定的多党制。——迪韦尔热
两种投票制度
• 看英文材料 ,了解英国议会选举及美国 总统选举中SP制度及其优缺点
选举方式与选举类型
• 选举方式 :公开选举和秘密选举;直接 选举和间接选举;竞选。 • 选举类型 :大选、中期选举、特别选举、 总统选举、议会选举、地方选举。
选民资格与候选人资格
限制条件 财产 选民 到20世纪60年代取消 本国国籍 候选人 保证金制度 本国国籍加附加条件
选举过程(2)选民登记
• 两种方式: • 职权主义式:由政府官员对合乎选民条 件的公民进行调查和造册登记,给编制 在册人员发放选举证以便按时参加选举。 • 申告主义式: 由公民本人主动向负责选 举的官员申请登记,官员审查合乎选民 条件者予以登记入册,发给选民资格证 书以便其按时投票。(澳大利亚实行)
比较选举制度
• • • • • • • • • 本章内容 8个问题 选举制度涵义与地位 选举制度的理论与原则 选举的组织与选区划分 选举方式与选举类型 选民资格与候选人提名权 选举过程 选举保障 选举与政党
选举制度:涵义与地位 • 涵义 公民按照特定的法律程 序选举国家代议机关的代表 或特定公职人员(国家元首, 高级法官等)的一种制度。
• 辩护理由 • 反对理由
一道题、二个问题
• 某选区应选5名议员,参加竞选有四个政党,得 票分别为 • A:60400 张 B:33200张 C13600张 D12800张 分别用最大残数法与最大均数法计算各党应得席 位。 • 1974年英国大选,保守党、工党得票分别为1192 万张和1166万张,分得议会席位却为296席和301 席,为什么?它实行的是何种选举制与怎样的记 票方法?美国历史上有3次得选票少者入主白宫, 为什么?
• 1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 议会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 2打破了君权神授的旧观念 ,彻底否定了以世袭 方式取得国家政权,为公共权力机关的产生,和 平,合理有序地转让提供了制度保障. • 3既确立了民意政治,也产生了责任政治. • 4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斗争的舞台.
普遍选举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