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3年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课件 沪科版
2013年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课件 沪科版
4、从冰箱中拿出玻璃瓶后,发现瓶子外面“出汗”这 是( C ) A.水从瓶中渗出来的结果 C.液化现象 B.熔化现象 D.汽化现象
5、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看到门里冒出白气,这
是(
C
)
A、冰箱内的冰升华为水蒸气; B、冰箱内的冰熔化成水后,迅速汽化成水蒸气;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D、冰箱内的水蒸发成的水蒸气。
不是气体,它是水蒸 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大量的小水滴。
2、被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气烫伤,哪个更严重? 答: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气,由于温度相同,它
们的冷热程度也相同, 但由于水蒸气在液化时要放出大量
的热,同样多的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气比较,100℃的 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水时放出的热量是100℃的水降低1℃
三 霜与凝华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 成固态的过程。
怎样形成的?
霜的形成——凝华现象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说明凝华是吸热 还是放热?
物质凝华要 放热
。
练 习
1、对烧瓶中的固态碘微微加热,发现固态碘的体积逐渐 变 小 ,而烧瓶中充满紫色的碘的蒸汽,却没有看到 液体的碘,这种现象就是碘的 升华 ,过一会儿,又 看到烧瓶的内表面附着了一部分固态的碘,这是碘蒸气 的 凝华 现象。
实 验
结论:物质凝固要放热。晶体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不变。
3、物质凝固要放热。 4、晶体凝固的特点:晶体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不变。
注意: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非晶体无
熔点与凝固点。
5、晶体凝固的条件: ⑴、放热;⑵、达到凝固点。
练习
1: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海波凝固的图像是(
D)
2、.把0℃的水和0℃的冰同时拿进0℃的房间将会 (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 程
复习
我们已为固态叫凝固。
2、列举一些凝固现象的事例?
冰山的形成
思考:海波的熔点48℃,38 ℃的海波呈 固 态;54 ℃的
海波呈 液 态; 48℃的海波呈 固态 液态 或 固、液共存 态。 、
3、观察海波的凝固
C
)
B.早晨有浓雾 D.洒在地上的水干了
C
) D.汽化
1、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 小结:
2、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我们学到了什么?
1、什么是凝固? 2、物质凝固要放热。晶体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不变。 3、晶体凝固的条件:⑴、放热;⑵、达到凝固点。
4、什么是液化? 5、液化的条件:物质液化要放热。
时放出热量的539倍,所以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
烫伤严重很多。 3、利用降温的办法可以分离空气中的氧气、氮气、 二氧化 碳,已知它们的沸点分别是-183℃、-196℃、-78℃,当 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____________,其次 二氧化碳 是_____________,最后是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 氮气
2、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壁会变黑,这一变化中,组成灯丝 的物质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C ) A.汽化和凝华 C.升华和凝华 B.汽化和凝固 D.升华和凝固
3、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C.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4、下列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 A.熔化 B.升华 C.液化
A.冰将会熔解 C.水和冰都保持原状态 B.水将会结冰 D.无法判断。
C)
二 雾与液化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 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从水壶口喷出的水蒸气遇 到冷空气后,变成了白雾
常见的液化现象
露珠——液化
沸腾与液化实验
3、液化的条件:物质液化要放热。
练习
1、烧开水时,会看到壶嘴喷出很多的“白气”,请问这个 “白气”是气体吗?试加以说明。 答:当水沸腾时,形成大量的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 体,空气中的水蒸气我们是看不见的。 至于我们看到的“白气”
6、什么是凝华? 7、物质凝华要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