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

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

实验六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
【实验目的】
1. 学会用热分析法测绘Sn—Bi二组分金属相图。

2. 了解纯物质的步冷曲线和混合物的步冷曲线的形状有何不同,其相变点的温度应如何确定。

3. 了解热电偶测量温度和进行热电偶校正的方法。

【基本要求】
(1)学会用热分析法测绘Sn-Bi二组分金属相图。

(2)掌握步冷曲线的绘制和利用。

【实验原理】
测绘金属相图常用的实验方法是热分析法,其原理是将一种金属或两种金属混合物熔融后,使之均匀冷却,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表示温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称为步冷曲线。

当熔融体系在均匀冷却过程中无相变化时,其温度将连续均匀下降得到一平滑的步冷曲线;当体系内发生相变时,则因体系产生的相变热与自然冷却时体系放出的热量相抵消,步冷曲线就会出现转折或水平线段,转折点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组成体系的相变温度。

利用步冷曲线所得到的一系列组成和所对应的相变温度数据,以横轴表示混合物的组成,纵轴上标出开始出现相变的温度,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可绘出相图。

二元简单低共熔体系的冷却曲线具有图2-5-1所示的形状。

用热分析法测绘相图时,被测体系必须时时处于或接近相平衡状态,因此必须保证冷却速度足够慢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此外,在冷却过程中,一个新的固相出现以前,常常发生过冷现象,轻微过冷则有利于测量相变温度;但严重过冷现象,却会使折点发生起伏,使相变温度的确定产生困难。

见图2-5-2。

遇此情况,可延长dc线与ab线相交,交点e即为转折点。

图6-1 根据步冷曲线绘制相图
图6-2 有过冷现象时的步冷曲线
【仪器试剂】
立式加热炉1台;保温炉1台;镍铬-镍硅热电偶1副;不锈钢样品管4个;250mL烧杯1个。

Sn(化学纯);Bi(化学纯);石腊油;石墨粉。

【实验步骤】
1. 样品配制
用感量0.1g的台称分别称取纯Sn、纯Bi各50g,另配制含锡20%、40%、60%、80%的铋锡混合物各50g,分别置于坩埚中,在样品上方各覆盖一层石墨粉。

2. 绘制步冷曲线
(1) 将热电偶及测量仪器如图2-5-3连接好。

(2) 将盛放样品的坩埚放入加热炉内加热(控制炉温不超过400℃)。

待样品熔化后停止加热,用玻璃棒将样品搅拌均匀,并在样品表面撒一层石墨粉,以防止样品氧化。

图6-3 步冷曲线测量装置
1.加热炉;
2.不锈钢管;
3.套管;
4.热电偶
(3) 将坩埚移至保温炉中冷却,此时热电偶的尖端应置于样品中央,以便反映
出体系的真实温度,
(4) 按定时健,时间间隔调为30或60秒,在指示音的提示下,即可每隔一定时间读取温度一次,待转折点和平台出现后,温度均匀下降约5分钟即可停止读数。

(5) 用上述方法绘制所有样品的步冷曲线。

(6) 用小烧杯装一定量的水,在电炉上加热,将热电偶插入水中绘制出水沸腾时的水平线。

【注意事项】
用电炉加热样品时,温度要适当,温度过高样品易氧化变质;温度过低或加热时间不够则样品没有完全熔化,步冷曲线转折点测不出。

热电偶热端应插到样品中心部位,在套管内注入少量的石腊油,将热电偶浸入油中,以改善其导热情况。

搅拌时要注意勿使热端离开样品,金属熔化后常使热电偶玻璃套管浮起,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测温点变动,必须注意。

在测定一样品时,可将另一待测样品放入加热炉内预热,以便节约时间,体系有两个转折点,必须待第二个转折点测完后方可停止实验,否则须重新测定。

电炉加热到设定温度后,注意将电炉电压调到零。

操做要小心烫伤。

【数据处理】
1. 根据记录的数据,以温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作出各组分的冷却曲线。

2. 找出各步冷曲线中拐点和平台对应的温度值。

3. 以温度为纵坐标,以物质组成为横坐标,绘出Sn—Bi金属相图。

【实验讨论】
1. 本实验成败的关键是步冷曲线上折变和水平线段是否明显。

步冷曲线上温度变化的速率取决于体系与环境间的温差、体系的热容量、体系的热传导率等因素,若体系析出固体放出的热量抵消散失热量的大部分,转折变化明显,否则就不明显。

故控制好样品的降温速度很重要,一般控制在6℃/min ~8℃/min,在冬季室温较低时,就需要给体系降温过程加以一定的电压(约20V左右)来减缓降温速率。

2. 本实验所用体系一般为Sn-Bi、Cd-Bi、Pb-Zn等低熔点金属体系,但它们的蒸气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因而要在样品上方覆盖石墨粉或石蜡油,防止样品的挥发和氧化。

石蜡油的沸点较低(大约为300℃),故电炉加热样品时注意不宜升温过高,特别是样品近熔化时所加电压不宜过大,以防止石蜡油的挥发和炭化。

(3)Bi-Sn相图是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互溶固-液体系相图。

这种体系由三个两相区和一条三相共存线。

但是两侧个有一个固溶区,以锡为只要成分的为α区,以Bi为主要成分的为β区。

一个相图的完整绘制,除了采用热分析法外,常需借助其它技术。

例如αβ相的存在和固溶区线的确定,可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方法以及化学分析法等。

【实验成败的关键】
(1)用电炉加热样品时,注意温度要适当,温度过高样品易氧化变质;温度过低或加热时间不够则样品没有全部融化,步冷曲线转折点测不出。

(2)热电偶热端应插到样品中心部位,在套管内注入少量的石蜡油,将热电偶浸入油中,以改善其导热情况。

搅拌时要注意勿使热端离开样品;金属熔化后常使热电偶玻璃套管浮起。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测温点变动,必须消除。

(3)在测定一样品时,可将另一待测样品放入加热炉内预热,以便节约时间。

合金有两个转折点,必须待第二个转折点测完后方可停止实验;否则,须重新测定。

【思考题】
1. 对于不同成分的混合物的步冷曲线,其水平段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 作相图还有哪些方法?
3. 作图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4. 做好步冷曲线的关键是什么?
5. 是否可以用升温曲线来做相图?
6. 为什么要缓慢冷却合金做步冷曲线?
7.为什么样品中严防进入杂质?如果进入杂质则步冷曲线会出现什么情况?
8.如果研究对象是未知体系,如何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