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画树教案

国画树教案

教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课时 4

课题 落墨为树——山水画树叶画法 总课时 2 第2课时

背景分析 本单元和本门课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重点和难点分析三部分

教材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画的形式美》章节中第二课,属于 “造型.表型”领域,教材通过山水画赏析,让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出树叶点法特点,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方法完成一幅树为题的作品,结合学生特点,本课教材并不是一味的临摹古法,而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古人树叶画法及当代画家的画法,充分发挥学生艺术实践的主动性,大胆尝试与表现。自然而然地体会山水画的独特魅力,从而喜爱中国画艺术。

学生对中国画有初步的认识,笔墨功底较差,现在的学生喜好创新,依据这一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根据现象去发现,根据问题去探讨,强调感受、体验的学习方式,降低国画练习的难度。

重点:大胆尝试山水画中树叶画法的各种表现方法,体验创作的乐趣。

难点 :是用笔用墨和掌握适当的水分表现不同的浓淡墨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山水画的兴趣。

2、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尝试、观察、分析,初步掌握山水画树叶画法,并进行笔墨尝试训练。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好习惯,增强对中国山水画的理解和关注。

评价设计 (针对上述目标,设计评价任务)

1、 学生畅谈感想,先又各小组先自评,选出优秀作业展示在画框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根据风格,连接一组同学的画展示成横幅......

2、 教师评价 学与教活动设计 45分钟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三、发展阶段

四、学生练习阶段

五、讲评阶段

六、课后拓展阶段 检查上课用具,为上课做准备。

通过故事导入,感受中国画讲究概括,山水画中树叶画法也是从自然中概括而成

1、讲解故事“落墨为蝇”

2、学生实践:点的添画练习

众所周知,中国画特别讲究概括,意境,寥寥几笔就能画出一幅生动的形象。今天我们就来用点和一些基本型学习山水画中树叶画法(点题,板书)

总结: 山水画中树叶都依据自然概括而成。

1、欣赏山水画作品,体会树在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在山水画中树叶点法。(点都代表的是什么?)

倪瓒《六君子图》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掌握山水画树叶画法特点,发现在山水画中树叶画法可归纳成〈夹叶法〉和(点叶法),

再请同学们观察《六君子图》看看你能找到几种树叶的点法。

1、 山水画中点叶种类不一,依据树种不同用多种点法。(出示范图)

2、 我们发现在山水画中树叶画法可归纳成〈夹叶法〉和(点叶法)。

3、教师示范作画步骤

边讲边现场演示

(出示分步步骤图)

教师师小结:画叶有多种不同的手法,这三种手法就是最基本的技法特点。教师多出示几种点的组合方式开阔学生思维。

4、作业要求:创作一幅以树为题的国画作品

点叶法:圆点用处较广(花椒点) 远树用横点。

毛笔横卧藏锋点下。 夹叶法:用毛笔勾勒轮板书设计:

出示创作步骤图

定位:也叫布局。选定几棵树,安排在画纸的适当的位置上。

画叶:用笔蘸墨或色画叶,一种树一般用同一点法。

背景:远景注意变墨,色 变淡。

盖章:体会国画作品完整性。

注意事宜:

(1)学生注意笔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要用专用的抹布或吸水纸来吸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学生畅谈感想,先又各小组先自评,选出优秀作业展示在画框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根据风格,连接一组同学的话展示成横幅......

教师小结

出示欣赏现代大师作品,吸纳新的表现方式,开阔思维。提高审美。

吴冠中的《树》 林风眠的《秋》

板书设计: 课题:中国山水画——树叶画法

一 点在山水画的作用

二 树叶的点法:点叶法

夹叶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