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课--金字塔下留个影

第8课--金字塔下留个影

第8课金字塔下留个影本课教学目标:1.知道埃及的地理位置,能在地图上准确指出埃及的位置、范围以及尼罗河的大致走向。

2.理解尼罗河对于埃及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正确态度。

3.知道埃及气候比较炎热干燥的自然特征,通过气候与居民生活关系的案例学习,进一步理解埃及气候对埃及人民生活的影响。

4.了解埃及古代文明在建筑、农业、文字、医学、数学等多方面的杰出贡献,学习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

第1课时一、课前准备1.每个小组一张世界地图。

2.李小佳的卡通图片。

3.制作多媒体演示课件。

二、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跟着唐僧去西游》,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金字塔下留个影》是第三单元“外面的世界怎么样”中的第二课。

学生在学习《跟着唐僧去西游》时,就是围绕地理位置、独特文化、生活习俗等来学习的,所以,复习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能够为这一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出示金字塔图片,大家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建筑物?你知道它在哪个国家?〖演示课件〗(设计意图:“猜一猜”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个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一个情感基础。

)3.揭题,想跟金字塔合影吗?4.学习这一课,你想学到哪些知识呢?(设计意图: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期待获得的知识,学生有话可说,也想说,同时还是教师鼓励学生说的好机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设计,巧妙地拨动了孩子心中的那根“情”弦。

)5.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

〖演示课件〗(二)创设情景,1.一位上海小朋友李小佳的父亲在埃及工作,她的父亲让她暑假去埃及旅游。

她一想到假期就要到埃及去,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而她对于埃及却一无所知。

〖演示课件〗2.李小佳想邀请一位同学与她同行,你愿意吗?作为她的旅伴,一路上还可以有商有量,相互照应。

今天,我们就开始选拔小旅伴。

你有信心当选吗?3.首先,你觉得在出行前该做好什么准备工作呢?〖演示课件〗(了解埃及位置、准备衣物、购买飞机票……)(设计意图:创设旅行情景,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在这样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感觉这不像是学习,而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自然,参与的积极性就高了。

)(三)交流合作,感知位置1.看来,要去埃及旅行,我们要做的事还不少,那么现在我们来重点探究埃及在哪里。

先来看世界地图。

上节课,我们在介绍印度时,大家已经学会了怎样看地图,从地图中获得知识,那么现在请你来看地图,你能在这张“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和印度的位置吗?那么,埃及呢?〖演示课件〗学生试着用语言表述埃及的地理位置。

(位于非洲东北部,小部分领土,就是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

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埃及的地理位置,一部分同学能够在地图上找到埃及。

)2.小佳去旅行要准备哪些东西呢?学生小组讨论,结合自己平时旅游实际说出自己的看法。

(一些厚薄不均的衣服,防温差变化;一些家乡食品,孝敬爸爸;药丸,防腹泻和感冒;一些生活用品,如防晒霜、照相机等)(设计意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自觉的、有意识的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于整个生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效果。

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这儿可以做很好的引导。

)3.暑假很快就来到了,李小佳旅行准备也就绪了。

小佳订好上海到埃及的往返机票,准备出发。

〖演示课件〗现在地图上有两架飞机都前往埃及,一架乘坐的是从欧洲转道而来的中国贸易考察团,一架是李小佳乘坐的航班,李小佳的父亲要去接机,那么他要接的是哪一架呢?(B飞机)两架飞机分别正飞越什么海域上空?(A 飞机正在飞越地中海,B飞机正在飞越红海。

)4.空间位置的拓展训练:除了乘坐飞机到埃及外,李小佳还可以怎样去埃及?如果李小佳从上海乘客轮到埃及探望父亲,沿途要经过哪些海洋? (小组看图并交流)(水路:太平洋、印度洋) 〖演示课件〗(设计意图:其实,到达一个目的地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原始的就是步行。

设计这一环节,目的就是拓展学生的思维。

至此,更多的同学熟悉了埃及的地理位置。

)(四)小组拼图,巩固新知1.刚才通过小组学习,我们同学都弄清楚了埃及的地理环境,那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小竞赛。

看书本64页的“小竞赛”,左边的小图表示的是埃及疆域轮廓,请把埃及的疆域轮廓描绘在透明纸上,再用剪刀剪下来,写上“埃及”,然后把它贴到非洲地图中的相应位置上。

看谁做得又快又好!2.在非洲政区轮廓图中适当的位置填出埃及所濒临的海洋名称。

〖演示课件〗3.在埃及境内找到尼罗河,乘船顺尼罗河而下会来到什么海洋?〖演示课件〗(设计意图:知道埃及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是本课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但如果教师简单地对照地图进行讲解,目标绝对无法达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应当使学生自主地在情景中和互动中形成知识。

因此,教师通过“三部曲“来完成这一个知识点的教学。

这儿设计了有趣而富有知识的FLASH,再通过填图游戏进行测试反馈,教师也能及时获取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的信息发现薄弱环节,再有针对性地指导。

)(五)教师总结,引出下文李小佳经过十几小时的飞行终于来到了非洲埃及,见到了她朝思暮想的爸爸,那在非洲,她的爸爸会带她到哪里游玩了呢?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这一课时的课件制作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教师用书提供的光盘,其中的三个动画,即李小佳的父亲应该接哪架飞机,乘客轮到埃及的路线,贴埃及轮廓图的小竞赛。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组织多一些的学生来互动,因为答对或答错,课件中会有表扬和鼓励。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1.探究的欲望也许是与生俱来的。

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到答案。

让学生切实尝试到研究学习的快乐。

2.在读图环节中,教师不能急着告诉学生埃及在什么地方,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只是在倾听、在肯定、在点拨,切忌包办。

3.在整个课堂中,学生想的、说的、贴的都是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表现,所以,教师应该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

第2课时一、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尼罗河的资料和埃及风光图片。

2.教师收集有关尼罗河的风光照片及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识尼罗河1.上节课,在我们的帮助下,李小佳到了埃及,见到了她的爸爸。

爸爸看见小佳非常高兴,想利用这个暑假带小佳在埃及好好游览一番。

如果让你选,你想去哪里呢?〖演示课件〗(尼罗河、金字塔、狮身人面像……)2.今天这节课我们先跟着李小佳的爸爸和小佳去尼罗河观光。

好吗?(设计意图:继续上节课的旅行谈话,既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了解,更是为了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3.我们知道世界上很多民族的生息繁衍几乎都离不开河流的哺育,我们中国有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黄河和长江,而埃及则有尼罗河,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

”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看看书中的一段话。

〖演示课件〗4.交流:你有什么收获?(没有了尼罗河,埃及沙漠面积就更大了。

)(二)共享资料,走近尼罗河1.尼罗河----埃及的母亲河,师生感情充沛地诵读课文中的诗句:尼罗河----埃及的母亲河。

〖演示课件〗(设计意图:让学生饱含深情地诵读这首优美的诗歌,感受尼罗河的无私与宏大的母亲般的情怀。

渗透尊敬自然、爱护自然的教育。

)2.这样一条与埃及人民息息相关的河流究竟是怎样一条河流呢?小组借助资料讨论。

认识尼罗河。

〖演示课件〗(对于材料中关于尼罗河的长度和发源地等知识并不需要强行记忆。

)3.小组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结果,进行整理。

(尼罗河的概况,尼罗河的作用)(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讨论资料,整理资料,其实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

)(三)放映录像,感知尼罗河〖演示课件〗(学生在初步了解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后,教师设计一段录像,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活动中,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来感知尼罗河,可以说,能够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尼罗河较全面的认识。

)(四)借笔抒怀,赞美尼罗河〖演示课件〗1.动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有声有色的全面感知后,学生心中总会有一些感受,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可以是一句发自肺腑的句子,也可以是简短的一首小诗。

这样,我们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品德,这种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种自然的融合,而不是强加于人的,是学生的心理体验。

)2.离开座位去与小伙伴分享自己的观后感。

(五)分辨照片,了解民居特点1.在埃及旅游是令人难忘的,因此李小佳拍了许多照片,你能在以下两张照片中辨别出哪张是埃及的吗?能够说出原因吗?〖演示课件〗2.小组交流讨论。

(1)教师给出提示:埃及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气温最高可达40℃。

(2)那么相应的建筑会有什么特点?完成书本上的填空:埃及屋顶的形状:窗子的大小:还有:在埃及拍摄的那一张照片是:判断的理由是(3)教师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