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学习金字塔理论的运用

浅谈学习金字塔理论的运用

浅谈学习金字塔理论的运用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

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

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以语言学习为例,在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以上内容摘自百度百科)根据我粗浅的理解以及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我想谈谈个人对这个理论运用到小学语言教学实践及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等方面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探究。

以语言学习来说,大家经常首先想到的便是听觉输入(听讲),视觉输入(阅读),甚至是二者结合的输入(视听、演示),然后才可能有输出(讨论、实践、教授),最后学以致用。

所以,金字塔上层的效率极为低下的一些方式,实际上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建立在这些方式上的学习,才可能持续下去。

不论在老师的教学还是家庭辅导方面,我们都经常运用这些方法,只是侧重各不相同。

下面,我们根据金字塔的层级,一个一个地来看看这些学习方式在语言学习及复习中的运用。

一、听讲对于听觉型的学习者,听讲是重要的输入途径,甚至可以忽视视觉辅助工具的效用。

而语言学科由于其特殊性,所有学习者又都必须有听觉的输入,所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习者的听觉输入积累,比如老师直接给学员输入较多的语料,或通过语段录音、歌曲、歌谣等的播放,课堂语言活动等帮助输入。

而在家的学习,家长则可以帮助小学生或鼓励学生自己根据听力练习目的的不同,将这种输入分为精听和范听。

一般来说,我认为语感可以从听力和阅读两个方面来提升,而范听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除了我们平时所说的在做一些与其他学习无关的事,如洗脸刷牙等的时候听相关的录音之外,还可以更进一步的进行。

这里要纠正大家的一个误区,认为范听就是营造一个语言环境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范听还可以包括听懂语料的大部分单词,理解大概意思。

而精听则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让小学生先把录音内容从头至尾听一遍,再把听不懂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听。

若有些地方实在听不懂,也应尽量听清各个音节,然后再翻开书看一看,有些影响理解的生词可查一下词典。

接着再合上书从头至尾听,直到能够听懂全部内容为止。

如果能经常坚持这样的练习,一定能在听力上面有非常大的进步和保持较高的水平。

二、阅读阅读是对于视觉型的学习者非常有效的一种输入方式,大多数的学习者都是视觉型的,所以阅读也是获得普遍认可的一种学习方式。

对于视觉型的学习者来说,听讲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这也是为什么往往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借助颜色鲜艳的卡片、图画等辅助工具完成教学或者加深教学效果。

老师除了注重平时的教授更加可视化以外,还可以教授一些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语料,达到学习的输入最大化。

而在家的学习,家长可以鼓励小学生广泛阅读,并且不限于仅是语言文字的阅读,还可以引入一些绘本的阅读,尤其是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绘本可以更好的提高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其中故事或语句的涵义。

当然,阅读也分为精读和泛读,对于小学生来说,英语泛读的材料相对不是那么充分,我建议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课本进行泛读练习,比如在学习课文之前进行预习,了解大意。

中文的泛读材料则更加充足,可以是各种适合的杂志报刊等。

而精读相对选择的范围较大,可以选择难度适中的故事书、经典美文等。

要求同精听,需要能完全理解。

三、声音、图片这样一种结合前面两者的输入,可以说在当代的语言课堂是广泛涉及到,同时也充斥我们日常生活中。

但是怎么样更好的利用这样充沛的资源,应该是我们都共同关注的问题。

其实在教学的时候,英语老师们时常会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复习和巩固,比如新朗课程视听课,卡通片视听教学等。

而的语文老师则经常在作文课时,放映一些影片的片段,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让孩子来进行练笔或描述,都是非常好的这种方式的运用。

平时在家的时候,可以适当采用影片或卡通片等增强孩子的兴趣,但由于现在孩子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张,这样的练习可以放在寒、暑假等时间较充裕的情况下进行。

四、演示演示在这里我想主要指通过一些媒体进行知识的传递。

如讲到原始人钻木取火,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工具,将钻木取火的过程演示出来;讲到钟表工作的原理,我们可以用齿轮演示等等。

这也可以用百闻不如一见来描述其达到的效果。

老师在教授的时候,就可以多考虑这样的方式呈现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的东西具体化。

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低段1到3年级的孩子还全部处于具体思维阶段,而4-6年级才开始往抽象思维阶段转化,具体直观的东西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在家的学习,更多的涉及到的是后面的几种方式,强调体验式的学习。

五、小组讨论讨论的方式,不仅涉及到听力、口语的训练,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在的语言课堂中,让学生组成小组或者结成对子进行某些话题的讨论或练习是非常普遍的。

老师们在设计这些活动的时候,都充分考虑到了让孩子在前期充分输入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输出的成功率和知识的转化率。

所以课堂练习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而家长如果能在孩子回家后及时的提醒他进行巩固和复习,甚至还原课堂的场景,自行模拟几个角色进行讨论,除了对语言知识非常好的复习之外,还能够对孩子的思维有非常好的训练。

可以看到,知识经过这样的练习之后,2周后还能剩余50%的记忆量,是非常高的,同时这也是一种简便易实施的方式,不用耗费非常大的时间、精力成本和经济成本。

六、实践在语言学习中的实践,即将我们的语言运用起来。

但对于英语学习来说,由于缺乏或者很少这样的机会,实践是比较困难的。

经常有家长跟我聊到,孩子学习了非常久,课堂课下作业表现非常好,但是真正用的时候用不出来。

其实不是没有学到,而是孩子对于运用语言的环境非常生疏,不自信,临场的紧张导致了非常多的孩子是有话说不出,或者是怕说错干脆不说。

老师在课上是想尽了各种办法让孩子开口说,而班上有非常多水平相当的孩子,说错了也不怕,所以在课上当然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能说多少就说多少。

另外, VIP课程中设置的外教课,也是非常好的帮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心理障碍期,可以说与多名外教接触后,孩子们至少看见外教不怵,还能攀谈几句,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进步。

我班上一个女孩子,之前到户外活动的时候都非常胆怯的,现在能在社区的外国友人英语角里如鱼得水的尽情发挥,我相信,外教课功不可没。

而孩子们课后回到家,家里来个客人(不管是中国的外国的),一下子只有自己了,而且全部人的眼光都在自己身上,那不是谁都能马上转换的了的。

所以建议家长,如果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和飞跃,一定不要怕麻烦,一定要带孩子多去实践,或者平时鼓励孩子从简单的自己完全可以把控的展示开始,一步一步的进行,直到克服他的恐惧心理,直到孩子能从展示中获得快乐,同时也不知不觉的收获知识的巩固。

但实际上,这样的机会,除了家长耐心的帮助外,有很大一部分也取决于孩子的性格,并且这样的活动实施起来还需要足够的时间和比较专业的指导,虽然知识的留存率非常高,但能实际运用起来的机会却并不多。

七、教授教授给他人的方式,可以说是运用的升级。

我们知道,要能教给别人,首先一定是自己掌握的非常好,并且能非常娴熟的运用,然后才能选取合适的方式教给他人。

当然,这是对专业的教授人员的要求,对于学习中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以适当降低要求,但能达到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的老师经常会在课堂练习的时候,让班上的学生上台当小老师,孩子们一旦得到这样的任务,一定是欣喜万分的,一方面老师肯定了他的学习成果,一方面他也有了用武之地和展示的平台。

最后完成的效果是既让这个孩子输出巩固了,又让其他的孩子有与同学交流的机会,并监督其教学完成的情况,来测试其他孩子掌握的情况,可谓一举两得。

而家长们在家,也完全可以要求孩子们用小老师的身份,教你他所学的内容,道理同上。

如果孩子能讲的你也懂了,那就非常好了。

这种学习方式,转化率是最高的,达到了90%。

不过这样的方式同时也是比较费时的,目前我班上4-6年级的孩子,大多数都有反映学校的任务非常重,平时晚上上完课回家,可能就完全没有办法做作业和复习了。

那么希望家长能在下课回家的路上,让孩子回顾一下今天在或者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要求简要的讲给家长听,及时的回顾也是复习效率的保证,长期坚持,一定也会有非常大的进步。

谈了这么多,我觉得不论我们通过什么方式帮助孩子的学习,任何学生所取得的进步都离不开老师、学生、家长三方面共同的努力。

希望家长们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个三方互动中来,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指导和帮助,尤其需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以此对孩子的学习心理进行指导和帮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甚至是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句流传甚广的名言,教无定法,贵在变法。

我想说,学无定法,贵在坚持。

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启发,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见证我们生命中遇见的每个孩子迈向美好灿烂的明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