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后
绵竹市广济学校魏启弘
对于赫伯特﹒斯宾塞,有人说,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锋,也有人说在现代教育史上,他是一座纪念碑。
读完《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我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愧疚。
这愧疚,是对我的孩子而言。
时光不会倒转,我的孩子已经十九岁了,可我在过去的十九年里,怎么不去读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呢?
继而,我能做的是,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书名,给了我的朋友,建议他们空了的时候也去读读,特别是那些孩子还小的朋友。
我希望能从中弥补一点我的过失。
下面,我还是想谈谈读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后的些许感想,抑或叫读后感吧。
书的第八章《如何培养孩子自助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讲到“帮孩子形成自助能力和习惯”时,赫伯特﹒斯宾塞从这几个方面给出了建议:(1)让兴趣帮助孩子自我教育。
(2)帮孩子准备必要的自我教育的工具;(3)让孩子参加一些兴趣小组或儿童协会;(4)让孩子自己拟定一个计划;(5)从一定程度的生活自理开始;(6)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与生活有关的事。
这当中,就第一点,他还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工具、材料、书籍,仅此而已;把从兴趣到成果的过程完整地交给他自己,遇到困难时,适当给予鼓励;把他的兴趣变成对家庭有用的东西,让他感到他的兴趣和劳动的价
值;有机会让他自己讲解;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希望他自己去找到答案;对他因兴趣而产生的成果,作出阶段性的评价,让他看到评价的变化,他会很重视这种评价,并从变化中思考怎样获得好评价的方法;如果你想让孩子的兴趣保持下去,就不要随时随地地满足他,相反,你想让这种兴趣消失,就不断满足,他很快会觉得无趣。
这又说到“兴趣”上来了。
关于“兴趣”在教育中的作用,那是人人都可以叙述一番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爱因斯坦说的,也是谈论“兴趣”一次时引用最多的。
赫伯特﹒斯宾塞也说:“没有什么比满足孩子的兴趣更有吸引力,也没有什么比兴趣更能让孩子忍受哪怕是吃苦受累。
”由此,我想到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这个问题。
或许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确实是我读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后想得最多的。
我想,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从师者本身来说,首先要有个人魅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者先行一步,要有深厚的感情、浓厚的兴趣、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视野、独到的见解。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善于采用精炼、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三,和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互尊互重,以爱为基础,以亲密、融洽的朋友关系为框架,以树立教师的威信为支柱。
再从教学技法上说,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强化兴趣意识。
如学习目的的教育、榜样教育、语文运用教育等。
其次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将听录音、讲故事、演小剧、对口令、找朋友、夺红
旗等方式引进课堂。
第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可以采取言语提示、参与活动等方式,提出或产生问题,借以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并产生进一步了解有关知识的要求。
第四,及时反馈,及时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
知道结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加强,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激起上进心,树立克服缺点的决心,继续前进。
及时评价利用刚刚留下鲜明的记忆表象,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自己学习的愿望;再配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主义感等等。
第五,开展多种活动,如比赛——普通话比赛、查字典比赛、智力比赛、书法比赛、作文比赛等,参观访问、春游秋游、运动会、办黑板报或手抄报、制作模型、收集图书等。
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事,是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
对其认识深刻,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朝这个方向更加努力。
读书,是一件好事。
而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样的好书,更是一件好事。
还是让我以书中的一段美好话语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吧:“如果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可以培养孩子的美感,又可以启发孩子的悟性;他既可以向孩子展示最伟大的事物的规律,又可以使孩子的身体得到休整;他的课堂白天、夜里、天晴、下雨,无处不在,而他从不索取一点报酬,也从来不会厌倦,他对所有的孩子都一视同仁,公正、宽容,他有父亲般的威严、理性、热情、粗犷,他又有母亲般的柔情、感性、温柔、细腻;他既可以给每一个孩子以品质、性格的
典范,又可以让每一个孩子的知性、感觉得到升华,人们是否愿意把孩子交给他呢?
这个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堪称伟大的老师是谁呢?他就是大自然。
他像上帝的禀赋一样,神秘、万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