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山东省实验中学 王桂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资源型城市转型 发展特色工业
昔日白银
今日白银(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
山东省实验中学 王桂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资源型城市转型 发展特色工业
随着白银矿城资源型经济转型和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的迅 速崛起,过去的“中国铜城”正在变成今天的“西部科技新城”。
(3) 各类热电站的废热水排入水域时,影响和破
生态系统 。 坏整个水生_________
二、煤炭、石油的开发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
1.实行矿区土地的复垦:其模式主要有深层塌
基建 用 陷区水产养殖、煤矸石充填塌陷区营造 _____
造林 等。 地、粉煤灰充填覆土______
2.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3.建立循环型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 —产品—再生资源 ”的循环流程,特征是 “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 低 消 耗 、 ___ 高 利 用 、 ____ 低 污 染 , “ ______ 减量化 、 ___ 再循环 ”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原则。 再利用 ______、_______ 4.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特色产业 三、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的影响 1.促进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改变 技术和科学 的进步。 2.促进___________ 3.造成_________ 生活方式 的改变。
青岛黄岛 大连新港
国家经济安全;抵御油价剧烈波动,保 护我国的石油安全。
2、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主 要考虑什么区位因素?
海运便利,靠近消费市场
舟山岙山 宁波镇海
中国面对石油危机,应对措施
• 一 拓宽石油进口渠道。
• 二.加强战略石油储备。
• 三.加强资源勘探,增加储量。
• 四.开发寻找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A.破坏地表植被及基层土壤
C
B.矿坑废水是造成附近水资源污染的污染源 C.与地下开采相比,对大气的粉尘污染轻 D.矿区回填,恢复地表生态的成本高,难度大
例2
读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式,回答问题。
(1)黄土高原很多地区都能够建设露天煤 矿的原因是什么? 当地的煤矿资源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 (2) 露天煤矿易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 有哪些? 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 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 下渗,污染水源。 (3)露天矿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是什么? 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 防止洪水冲毁矿区。
【课堂探究】 石油资源危机与应对措施
石油储备(天)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防止突发事件导致石油供应中断,保障 1 2 3 4 美国 日本 德国 中国
1、我国建立石油战略储 备系统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目前中国石化企业 的石油库存量只能维持 20天, 远远低于世界平均100多天的 库存水平。 面对石油危机,应如何应对?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系统
山东省实验中学 王桂林
造成生活方式的改变
山东省实验中学 王桂林
造成生活方式的改变
造成生活方式的改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资源短缺会引发地区冲突和战争
20 世纪的四次中东战争,基本都是以石油为背
景,为控制和夺取石油资源而发生的。
山东省实验中学 王桂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机 构 活 动
执行理事会由所有成员国委员会的代表组成,负责处理重 要事务。1985年中国成为执行理事会成员。 每3年召开一次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来自能源及相关学 科的世界著名人士,多达5 000余人。这些会议是世界能源界最重要 的能源研讨会,会议结论成为世界能源界决策的依据。
山东省实验中学 王桂林
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改变
A
)
2.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措施有( ) ①提高经济效益,开发富矿、丢弃贫矿 ②发展技术、降低利用矿物的品位 ③发挥重点优势,只采主矿、丢弃伴生矿 ④增加矿产资源的类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D
3.关于循环经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 经济,是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 B.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 C.循环经济特征是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 D.循环经济模式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4.我国在环保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的比重从1990年的76.2%降至2007 年的67%。下列关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控制难 B.至2007年,我国已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由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在全球变暖问题中我国应负主要 责任 D.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的比重最大
第二节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基础知识梳理
一、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1.煤炭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土层 和_____ 植被 。 (1)直接破坏地表_____ 土地 。 (2)废弃物大量占用_____ (3)污染土地、水域和大气。 2.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水源 。 大气和_____ (1)煤炭在堆存、装卸过程中会污染____ (2)石油运输过程中,油船外排的洗舱水会污染 _____ 海洋污染 。 海洋 ,油船原油外泄会造成严重的_________
• 五.节约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煤炭、石油的开发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
• 实行矿区土地的复垦(三种模式)
• 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 建立循环型经济模式 •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特色产业
山东省实验中学 王桂林
实行矿区土地的复垦
安徽淮北历史上煤炭过度开采,土地大多沦为煤矿塌陷地段,可耕种 土地极少。该村农民因地制宜,利用煤矿塌陷湖发展水产养殖。
剥离表土及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地下采空区,导 致地面塌陷;堆放矿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
(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
造成当地大气污染加重。
针对训练 1.下图为我国某一露天开采煤矿图,被开采煤矿附近的 潭水变成含硫很重的“黄绿色”,一潭死水散发着浓重 的臭味,一些以煤为燃料的化工厂在矿区周围广布,附 近老百姓对化工厂的粉尘污染是苦不堪言。针对材料中 煤矿的露天开采说法错误的是( )
三、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的影响
促进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改变 促进技术和科学的进步 造成生活方式的改变 引发地区冲突和战争
山东省实验中学 王桂林
1.下列煤炭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采煤导致地下采空区地面塌陷 B.堆积如山的煤矸石自燃 C.煤炭运输中的粉尘污染 D.火电站造成的空气污染
例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元宝山煤田为内蒙古东部主要煤田,储量丰富,煤种为 褐煤,含硫低。现有生产矿可采储量3.1亿吨。 材料2: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 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 输出焦炭。 (1)分析元宝山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针对训练 2.针对煤化工厂造成的粉尘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优化当地用煤结构 ②禁止以煤作燃料 ③提高煤炭 的利用率 ④将燃煤后的产物如粉煤灰等“变废为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课堂探究】Leabharlann 中国石油资源危机与应对措施
1990——2000年我国石油的生产和消费
图中有一个特殊年份,试描述该年份前后我国石油的生产和消 费变化状况 特殊年份是1993年,我国石油由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且 进口量逐年增多,对国外石油依赖加强,出现石油危机。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一、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加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利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二、煤炭、石油的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
实行矿区土地的复垦 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建立循环型经济模式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特色产业
石油期货
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
2006年全球原油需求量比2005年增加1.2%。 2007年全球原油需求量比2006年增长1.8%。 2007年至2011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将年均增长2%。
石油期货
亚洲的石油需求将在2011年超过北美洲。
山东省实验中学 王桂林
促进技术和科学的进步
光纤
铜缆
目前,速率为 20Gbit/s的光纤通信设备已经实用化,这相当于一根 光纤可以同时传输约26万路话音信号。
D
A
5.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煤炭 、________ 铝矿 、________ 铁矿 等资源优势, (1)山西省结合本区________ 煤炭 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 围绕________ 煤炭开采→焦化→ 化工→产品 产业链是________________ 。
煤的形成与开采
煤的形成与开采
对比煤的形成与
开采过程,理解非可
再生资源的定义。
中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比较
(1)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等 常规能源为主,煤炭所占比重最 大。虽然中国煤炭储量巨大,但 大量使用煤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 问题。近年来中国石油消耗量增 长很快,进口量加大。 (2)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 煤炭等常规能源为主,且石油所 占比重最大,这种能源构成不合 点拨 理,因为常规能源不仅数量有限, 还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同时现存 为了改变世界对常规能源的依赖和过度开采,应大力开发新能 的能源结构对常规能源的过分依 赖,特别是油价的不稳定,严重 源,加大新能源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水电,推广使 影响着世界经济体系的稳定。 用清洁能源,如水电、核电等。